科学教育+劳动教育深度融合 提升学生综合实践探究能力

2024-06-20 16:44:41 - 中国教育新闻网

小学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有着紧密联系,皆有突出的探究性、实践性特征,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劳动素养的重要学科。小学科学教育融入劳动教育,不仅需要充分挖掘科学学科在劳动素养上的培育功能,更需要构建相关的课程体系、实施具体的教学策略以及研发配套的评价体系。深圳市宝安区弘雅小学通过开展项目式学习将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构建学科融合的全新模式,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大胆验证科学原理,理解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形成科学素养,从而提高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构建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课程体系

整体规划学校发展,探索科技与劳动教育融合路径。学校构建“一核两翼五维”育人体系,整体规划学校发展,探索以培养新时代“四雅”少年(雅言、雅行、雅品、雅趣)为核心,以“科技教育和劳动融合发展”和“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6—3—1综合素质评价”为两翼,构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的多元育人方式。学校将科技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掌握科技知识,同时培养劳动技能。通过校内外的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将科技与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通过举办科技节、劳动技能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劳动热情。

挖掘校园育人空间,搭建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平台。学校建立了1500平方米的科技化复合型劳动教育基地,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满足学生亲手实践和探究的发展需求。基地以优质可循环的生态环境和多样化生态景观资源为基础,配置步道、溪流、水车、鱼缸、旅人岛、耕读亭、养殖屋、气象台等丰富的互动体验场景,不仅有水稻种植、起垄土壤种植等传统的农业耕作体系,还加入了鱼菜共生、水培种植、沼泽地种植、彩虹杯二培种植、一米菜园种植、溪流生态种植等多种科技化复合型劳动课程资源,兼具生态性、多样性、观赏性、可持续性、探究性、实践性特点。

拓宽学科教育资源,开发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课程。科学资源的挖掘有助于劳动教育更鲜活、更具现代化。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课程让学生全方位感受新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不仅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培养其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学校发挥校内科技化复合型劳动教育基地资源优势,对标相应的课程标准,结合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劳动实践,开发了“田园阡陌课程”和“匠心筑梦课程”。“田园阡陌课程”融合种植与加工衍生品于一体。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去观察、记录柠檬的生长变化,并在制作柠檬蜜的过程中带领学生认识酸性物质与金属片结合而产生的电流,制作柠檬电池。“匠心筑梦课程”以小学四年级科学“水的压力”一课为例,呈现现代农业科技含量高的特点。学生在二培种植区感受虹吸系统中水的重力与压力变化,记录虹吸变化的过程,认识植物的结构特征,描绘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分析虹吸科学现象的原因以及水的压力对于植物生长的意义。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其体会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

探索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策略

实施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项目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基于项目的学习,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应用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遇‘稻’美好”项目式教学中,学生围绕水稻开展探究,通过调研生长环境、生长周期,参与播种、插秧、除草、除虫、收割、打谷等农作活动,观察记录水稻生长情况,以及不同位置水稻的产量与质量,结合生物学、生态学的知识,梳理种植的技巧,深化劳动中的学习发现,形成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这样的项目实践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关于水稻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开展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实验教学。在课堂上引入实验、制作、模型建构等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科学概念和劳动过程。科学实验的本质就是一种实践活动,需要严谨的求证态度和细致的操作技能。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对质量的追求,正是劳动习惯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当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到每一次精确操作带来的成就感时,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将这种态度应用到其他任何劳动中去。科学实验还蕴含着合作与分享的精神。在复杂的实验项目中,往往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也让他们明白在集体劳动中,每个人的贡献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实验结果的分享和讨论,让学生学会了将自己的劳动成果转化为他人的知识财富,进一步体会到劳动的社会价值。例如,学校设计“神奇的灌溉”一课,教师提出预设问题的同时,鼓励学生自发建构问题。通过调研劳动教育基地各区域分布,记录地势高低和水流路径,测量水质变化,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形成完整的研究意识和经验输出,在探究中理解“鱼菜共生”的秘密。再由教师带领学生归纳出结论:学校劳动教育基地是一个大型的鱼菜共生系统,鱼产生的排泄物流经沼泽地时,可以为蔬菜提供养分。而沼泽中的蔬菜则可以净化鱼池中的水,形成一种可持续的生态耕作系统,让鱼、蔬菜、微生物在同一环境中相互共生,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帮助学生形成低碳环保的生产理念。

开展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学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社会实践,将科学教育和劳动教育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学校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以此掌握科学知识,了解劳动和科学的价值。例如,学校规划与设计了“图书整理与收纳”的实践教学,学生走进图书馆成为“一日图书管理员”,接受相关专业和技能培训,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应用所学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体现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同时,拓宽实践场域,挖掘社会资源。开展校企合作,通过走进知名企业,了解国家科技创新成果,认识科技发展的重要性,感受工业科技创新带来的变革,了解技术创新背后的艰辛与坚持,不仅启迪智慧、开拓视野,同时在学生的心中埋下成为“国家栋梁”的信念。

搭建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文化育人平台。学校举办科学竞赛和劳动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提供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竞赛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们的目光。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还能通过实践操作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生活节、科技节是弘雅小学“六大节”中的重要内容。学校以活动为依托,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待解决的问题,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查阅资料,完成“发明创造”。例如,四年级学生在新闻中关注到聋哑人社会群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针对识别、转换、显示、语音播放、便于穿戴这几个特点,运用编程知识,组装、切割、缝纫等技能,设计了可以识别手语的机器,实现了聋哑人便捷地与普通人对话。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唤起了学生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科技强国的使命感,让学生获得“劳动创造成功,科技可以强国”的深刻感受。

建立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评价体系

为了有效推进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学校梳理并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不仅反映学生知识掌握、技能发展以及价值观形成,更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革新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之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的桥梁。

建立“6—3—1”评价体系。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后的复合化课程具有多样性和实践性,因此,学校以目标、实践、成果、评价的一致性为原则,设计动态复合化的评价体系。劳动学科围绕劳动知识与技能(60%)、劳动表现(30%)和劳动成果(10%)三个维度,开展指向劳动学科素养的评价。科学学科围绕科学知识与技能(60%)、科学实验(30%)和科学成果(10%)进行评价。将学生学习过程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的数据进行等级量化,记录进学生成长电子档案,进行完整评价。同时,学校建立评价量规,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表现和任务表现三个方面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

开发学生成长动力平台。学校整合智能体验设备、功能场馆、项目基地等组建学生成长动力平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评价全过程。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大胆实践,获得教师发放的素养券和弘卡,通过智联设备存入积分机,获取成长值及财富值,成长值数据为素养评价提供依据;而财富值可以转换为校园雅币,在“心愿超市”将学习成果转换为心愿商品,或在“校园银行”进行储值。形成“集弘卡→存积分→取雅币→购心愿→评素养”的闭环,使评价与课程学习、职业体验、主题活动、儿童游戏等相结合,寓评于乐,让学生参与评价、享受评价,基于评价自主进行自我规划,激发学习成长的内驱力。例如,学生将日常学习中获得的弘卡投入积分机获取相应的雅币,利用雅币在“心愿超市”购买“插秧课程体验券”,在插秧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科学种植的技能、锤炼劳动品质,进行任务表现评价。

课程与评价深度融合。根据课程内容从学校质量标准中提取相关的课堂言行和作业表现观测点,设计评价量规。借用“第三者观察法”通过素养券的发放,进行学生课堂言行表现的评价,并将其记录进学生的诊断性评价中,作为课后分析的素材。针对作业表现设计“基本指标: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具体指标:区分作业优良等级的依据”“拓展指标:作业个性化的表达”三个维度,设计作业评价的比例和权重。在平台发布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项目任务,并针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评价,汇总成“课堂+作业+任务”的深度课程评价。

实践发现,科学教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实践精神和科创精神,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劳动技能,助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

(作者曾东槐系深圳市宝安区弘雅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雅凡系学校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吴绍芬

原标题:科学教育+劳动教育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综合实践探究能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