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建大学①|回归以城市命名大学,佛山与佛山大学能否相互成就?

2024-06-20 19:49:00 - 21世纪经济报道

开栏语:近日,经教育部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同意设置深圳理工大学、肇庆医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同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名为佛山大学。瞄准教育强省建设,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广东近年来大规模新建大学,部分也已建成落地、开始招生。“再造一个新广东”需要怎样的大学?广东新一轮设立的大学有何特色?它们将与当地乃至区域经济如何同频互动?能否解决科研转化与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即日起,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陆续走进这批新大学,挖掘学校特色与亮点,探究广东高校建设的新逻辑。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赵晓晨实习生欧阳思帆佛山报道

2017年TVB出品的电视剧《溏心风暴3》中,剧中人物梁赞在被问及其毕业院校时回答“我是佛大的”。对方误以为他指的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大学,他却认真又自豪地纠正说:“在中国的,佛山大学”。

这个片段被制作成表情包在各个社交平台广为传播,网友们顺着网线摸到佛山却发现,彼时佛山并无“佛大”,只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剧中所说的佛山大学于1986年2月在佛山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创立,为专科层次,1995年和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高校。从此,佛山虽有本科高校,却只有“学院”而非“大学”。这也成为佛山多年以来的一块心病。

“城市与大学相互成就。一所知名大学,尤其是以城市直接命名的大学,对于彰显城市知名度和存在感,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国民经略创始人凯风表示,除了知名度,“大学”还意味着能更好匹配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求,为其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撑。

虽是GDP万亿级别的制造业大市,佛山却只有6所高等院校(不含校区),其中本科2所(公办和民办各1所),专科4所(均为公办)。同为GDP万亿级城市的南京有34所本科院校,青岛则有13所本科院校。另一份2017年发布的“中国最缺大学的十大城市”榜单中,佛山位居榜首,其2016年在校大学生仅为5万人,大学生密度在中国GDP35强城市中最低,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有专家指出,佛山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其城市发展水平和能级不相匹配,这可能成为制约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未来着眼,无论是城市形象提升,还是产业升级需要,佛山都迫切要有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大学”。今年5月29日,这份念想终于得到了回应。教育部发函,同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名为佛山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更名,传递出怎样的信号?展望未来,佛山又将如何与佛山大学相互成就?

湾区建大学①|回归以城市命名大学,佛山与佛山大学能否相互成就?

佛山大学,归来

6月20日上午,佛山大学仙溪校区正门上方,四个醒目的烫金大字已经取代了旧校名。为了这一天,佛山筹备多时。

从2015年以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名大学的消息一直不断。2016年,学校更名大学事项列入广东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三五”规划。2019年,学校更名大学事项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入校考察,并按照高校设置工作程序,于10月由省政府向教育部报请批准更名大学事项。

2021年,佛科院更名大学事项列入广东省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学校加快推进更名大学事宜,2023年4月和11月先后顺利通过广东省和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入校考察。2024年5月29日,教育部发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名为佛山大学,成为广东省内第4个以所在城市命名的高校。

湾区建大学①|回归以城市命名大学,佛山与佛山大学能否相互成就?

从“学院”迈向“大学”,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差异,却有众多高校追求这一目标。不完全统计显示,2020年-2023年,在教育部暂停批复高校更名的三年期间,有超过50所高校的更名计划已进入“省级通过”或“上报教育部”的阶段。

从“学院”更名为“大学”,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升级。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学院”和“大学”之间有着明确的层次划分。在硬件设施、办学规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科研等方面,“大学”的标准和要求都远高于“学院”。

比如,在办学规模上,“大学”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8000人以上,“学院”则为5000人以上。在学科与专业方面,“学院”应拥有1个以上的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大学”则需要3个以上的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师资队伍方面,划定“大学”当中的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一般须达到50%以上,“学院”专任教师则不低于30%。

湾区建大学①|回归以城市命名大学,佛山与佛山大学能否相互成就?

可以看出,这一升级,虽然不直接提升学校的级别,但它所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从社会认可度、品牌影响力,到吸引优秀师资和学生的能力,再到科研创新和学科建设的深度与广度,“大学”相较于“学院”都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起点。这也正是众多高校竞相追逐"大学"之名的重要原因。

高校更名后,首先在招生上就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少学院改名大学后,其生源数逐年攀升。特别是对于家长和高考生来说,有许多人往往会“以名识校”,普遍认为“大学”比“学院”更胜一筹。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采访时获悉,今年佛山大学本科招生总计划数为5040人(含预留计划),较去年增长13.56%,各类优势专业大幅扩招,其中医学类扩招比例超230%、工学类扩招比例超110%,另外,还新增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储能科学与工程以及知识产权这3个招生专业。

“佛大”能为佛山带来什么?

此次改名涉及两个关键词:以城市命名、大学。除了提升城市知名度、吸引力,它们还将共同作用于人才的培育和引入,进而哺育制造业。

制造业实力一直是佛山城市认可度的重要基石,反过来也对佛山制造业人才的培育和引入提出了较大的需求。2023年,佛山经营主体总量达157.6万户,规上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双双突破一万家。据佛山人社部门调查,佛山企业2024年春招需求约为16.06万人,其中,第二产业需求占比53%左右,超过半数。

对于佛山来说,建立一所以城市命名的顶尖大学,是弥补教育短板、推动教育与经济产业同步发展的关键一步。这意味着不能只是“新瓶装旧酒”。更名的同时,高校还需要从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硬件设施多方面进行提升,通过科产教融合发展,真正为本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作出贡献。

在从“学院”到“大学”8年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资源配置和办学实力方面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学校全球ESI前1%学科由0个增加到目前的6个,软科全国大学排名由2016年的全国第507位上升至目前的219位;广东省重点学科由2016年的2个增至10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由2016年的1个增至10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数量由2016年的3个增至7个。

其次是专业方向的调整。据佛山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学校围绕全省产业布局和佛山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主要产业领域大力开展学院、学科及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从就业分布来看,2019-2023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中制造业连续五年占比居第一位,并且在近三年内比例超过20%。

要知道,高校不仅是培养和输出人才的摇篮,更扮演着科研创新的重要角色,特别是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深度融合产学研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关键途径。企业在自主研发过程中可能拥有充足的资金,但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而大学则拥有丰富的科研人才,却常因研发资金不足而受限。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可以互补这些短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在有效地服务本地企业方面,佛山大学经验亦十分丰富,积极探索出"一学院对接一街镇"、"一学科对接一行业领域"等模式。比如,卢清华教授团队开发的铝型材智能优化技术,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提供了优质的铝型材材料;曾新安教授团队的先进食品加工技术则在全球知名企业美的集团得到应用,走进了无数家庭。

统计显示,目前佛山大学科技园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数(包括实验室、研究中心等)8个;企业联合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实践基地数12个;累计培育上市及挂牌企业15家、瞪羚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累计促成11个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落户园区。

“更名佛山大学后,学校将结合办学基础和学科发展实际,探索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和学部制试点建设,还将强化资源共享与平台共建,超常规培养解决国家和区域前沿问题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充满生机活力的学科专业体系,全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佛山大学相关负责人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