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上线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信息平台,设置“抢单”功能

2024-06-20 22:11:00 - 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叶红梅)6月20日,在2024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上,北京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发布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信息平台,老年人或其家属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平台上自主选择平台服务商,发起上门助浴、就医陪诊、家电维修等标准化订单,服务商可“抢单”,实现供需对接。目前,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信息平台相关功能正在开发中,预计今年9月底前完成开发测试并上线试运行。

在去年四季青论坛上,北京市民政局发布了北京养老服务网,以“一网一端一平台”的综合为老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主体,构建起养老服务全要素记录、全数据互通、全流程监管、全口径分析的全息管理机制。据了解,一年来,这套信息化管理系统不断优化。新建、优化了养老机构备案、养老机构基本信息管理、养老机构入住合同网签、养老机构安全检查与重点监测、养老机构照护服务管理、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养老助餐服务管理、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老年人能力评估、老年人需求注册、养老服务人才供需对接、养老志愿服务“京彩时光”等10余个子系统。

同时,养老服务网在用户端增加了养老机构需求注册、养老助餐线上选购、适老化产品订购、居家适老化改造、旅居养老等服务功能,更方便老年人“找服务、找机构、找政策”;在市场端扩充了适老化产品、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等各类为老服务资源,更有利于养老服务主体“找资源、找人才、谋发展”。

“我们结合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实践,开发设计了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信息平台。”北京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是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的枢纽,兼具供需对接、服务调度、集中养老、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康养娱乐等多种功能,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普惠型、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通过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信息平台的信息化赋能,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能够精准对接与实时响应各类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快捷简单获取各类养老服务。

信息平台通过整合分析老年人的需求信息和服务商的供应信息,及时进行服务匹配,实现供需双方的高效对接和资源优化配置。老年人可以通过电话预约、网络下单、到店预订、入户开单等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提出养老服务需求。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及协作服务商通过平台及时响应接单,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普惠型、专业化养老服务。平台还建立了“下单、接单、抢单、派单、转介、服务、评价”一整套工单管理流程。

在服务调度上,老年人或其家属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平台上自主选择平台服务商,发起上门助浴、就医陪诊、家电维修等标准化订单。为提升服务效率,信息平台设置了“抢单”功能。如果老年人或家属没有自主选择服务商,信息平台在接到老年人服务需求后,设置了5分钟的“抢单”时间,5分钟内同类型的服务商都可以抢单。如果没有服务商主动接单,平台自动按照需求类型在服务商库中进行筛选,向老年人和家属推送口碑好、距离近的服务商。如果接到派单的服务商无法提供服务,平台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将及时联系老年人或家属,人工匹配服务商提供服务。

信息平台为养老服务商开通线上自主申报渠道,北京市域及全国各地的各类优秀为老服务企业,均可深度参与北京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目前,北京市民政局正在组织相关的法务专家和市场主体拟定签约协议模板,下一步各服务商可与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合作、加盟等方式在平台线上签约。签约后,服务商的法人主体、经营范围、服务电话等基本信息,以及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服务价格等,都要在信息平台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此外,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信息平台签约服务商必须上传上门服务人员的基本信息、相应资质证书以及缴纳保险证明。平台还将对各类服务流程进行详细记录,老年人和家属可以通过平台随时查询或者追溯服务情况。服务结束后,老年人或家属可以对服务进行评价反馈。信息平台会结合每笔服务订单的评价反馈情况、抢单量、接单量等,对服务商形成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将在服务商展示页进行公开,确保服务效果可评价、服务过程可考核、服务数据可归集。通过建立绩效考核和退出机制,及时淘汰不合格的服务商,确保老年人得到专业规范、诚信可靠的服务。

编辑樊一婧 

校对 杨许丽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