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全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 丹江口市有何示范经验?

2024-06-20 08:58:00 - 秦楚网

入围全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 丹江口市有何示范经验?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宋雅璐穆丹通讯员马颖颖报道:从立德树人到”五育”并举,从优质均衡到数字赋能”智慧”育人,从“名师+”教研共同体到对口协作结对帮扶,丹江口市教育系统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结出了累累硕果。今年初,丹江口市入围全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是十堰市唯一入围县(市)。

此次入围全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是丹江口市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质增效,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丹江口市教育局深入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形成了具有示范作用、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

盛夏时节,丹江口市绿意融融、生机盎然。记者走进丹江口市各中小学校园,倾听来自教育一线的故事,感受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教育力量。育人

入围全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 丹江口市有何示范经验?

丹江口市思源实验学校开展“守水护水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活动。

坚持立德树人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一条清晰主线。

6月5日,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小学组织学生开展“红领巾‘护河爱水清洁家园’”主题活动。“我们红领巾志愿者清理河岸垃圾,开展守水护水宣讲活动,号召更多人参与到守水护水行动中来。”该校三年级学生和若熙说。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如何传播节水知识、培育节水文化,让“保护水源,人人有责”成为师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我们通过编排守水节目、举行演讲比赛、召开主题班会、制作守水小工艺品等形式,让节水护水惜水成为校园新风尚。通过‘小手拉大手’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标。”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小学校长宦宗来说。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在“五育”并举、全面育人上下功夫。如何完善立德树人机制,让“五育”并举落地生根?

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这个教育理念一直延续到现在,诠释了体育运动在人格塑造中的重要性。丹江口市教育局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全面把握“教会、勤练、常赛”的内涵与要求,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

该市坚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理念,印发《丹江口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专项工作方案》,构建“家、校、医、社”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课每两周不低于1课时,多方携手为青少年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同时,该市创新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长效机制,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确保每周不少于1课时。基本形成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体系,让劳动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落实“五育”并举,要抓住教育评价这个“牛鼻子”。丹江口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孔繁盛介绍,该局将‘五育’并举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入围全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 丹江口市有何示范经验?

丹江口市“小水滴”红领巾守水志愿服务小手拉大手文艺展演。

聚焦社会热点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前不久,丹江口市实验小学牵头,在教联体学校举行六年级模拟考试,为我们下一阶段的复习备考指明了方向。”习家店镇小学数学教研组组长沈红说。

为不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教育差距,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愿望,丹江口市实验小学教联体采用“1+5”形式,以实验小学为核心学校,凉水河镇小学、石鼓镇中心小学、蒿坪镇小学、习家店镇小学、大沟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为成员校,按照“共融共生、共用共管、共建共享、共测共评、共谋共治、共促共进”原则,实现课堂改革一体化、教研活动一体化、课题研究一体化、校本课程一体化、教师交流一体化、质量评价一体化、激励机制一体化、经验推广一体化。

一系列举措推动教联体内各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抱团前行。在湖北省教育厅公布的首批省级示范性教联体名单中,丹江口市实验小学教联体榜上有名。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基础教育面临的最紧迫、最核心的重要任务。丹江口市作为全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使命如磐,重任在肩。

如何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大校帮小校、城区带农村、大手拉小手”成为丹江口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突破口。

丹江口市在去年建成3个教联体的基础上,于今年初启动徐家沟小学教联体、大坝教育集团教联体、张家营小学教联体、明珠路小学教联体、六里坪镇小学教联体等5个教联体建设。截至目前,该市教联体成员校达50所,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量的96%。

“在教联体线上教研活动中,成员校教师可以观摩中心校示范课;在专递课堂上,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中心校课堂教学。”习家店镇小学校长张富涛介绍,“专递课堂”实现了乡村薄弱学校“开好课”的目标,教联体建设有助于城乡教师共同开展学习评价、教学反思及网络研修活动,有效推动了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

丹江口市教育局基础教育股负责人王伟介绍,近两年来,该局累计投入资金670万元重点对思源实验学校教联体、红旗教育集团教联体、实验小学教联体信息化设施设备等“硬件”进行提档升级,分别配备3套“专递课堂”设备、3间精品录播教室。以网教中心为载体,建设“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区域应用平台,共建共享优质课堂、教研成果、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等教育资源。促进教联体学校共同发展。

入围全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 丹江口市有何示范经验?

瞄准关键领域

奏响高质量发展“交响曲”

6月6日,丹江口市大坝教育集团教联体教研活动在六里坪镇中学举行,大坝教育集团数学备课组组长张学琴与六里坪镇余家院学校教师万小雪结为师徒。

通过“名师工作室”引领教联体教研活动开展,一大批中青年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张学琴就是其中之一。

2023年,张学琴在大坝教育集团副校长、丹江口市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苏江华帮助指导下,参加丹江口市教育系统优质课比赛,获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评为“丹江口市名师”。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丹江口市教育局从制度机制层面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三级教研”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市级、协作区、学校“三级教研网络”作用,提高教研工作的导向性和实效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教师队伍活力,让教师找到从教的幸福感、满足感、荣誉感,涌现出一大批像张学琴这样的“名师”。

“目前,丹江口市名师工作室发展到15个,成员总数达470人,涵盖所有学段、所有学科、所有学校,形成了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研究为核心,集教师培养、培训、教研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丹江口市教育局人事股股长徐峰说。

近年来,丹江口市教育局不断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常态化开展教学名师评选、教学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选和观摩展示活动,持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信息技术应用、实验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

同时,该市34所中小学与北京市海淀区各学校结对,双方每年互派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先后安排学科骨干教师10批次500余人到海淀区各学校跟岗学习,开阔视野,拓展思维,获得了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入围全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任重道远。”孔繁盛表示,将积极探索实验区有效实践模式,总结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为十堰市、湖北省乃至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样板、贡献力量。

入围全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 丹江口市有何示范经验?

在深化改革中砥砺前行

■丹江口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孔繁盛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是适应新时代对公平优质教育新要求的根本任务。义务教育教学改革要着眼于“教什么、学什么”,加强学生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着眼于“怎么教、怎么学”,围绕优化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管理、完善作业考试辅导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着眼于“谁来教学生”,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丹江口市教育局按照“补短板、抓改革、强师资、提质量”工作思路,加强教育管理,提升教育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育体系,优化智育途径,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发挥劳动育人功能。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推进“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建设,将“减负”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课堂+作业+评价”联动式研究,以作业改革推动课堂教学变革,打造高效学习课堂。实施学生身心健康专项促进行动,将“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焦虑”等“四小”防治纳入教育重点工程。采取远眺行动、体能训练、特色课后服务等措施,全面打造“一校一球、一校一操、一校一乐器”等体育美育特色课程,因地制宜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持续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从“三尺讲台”搬到“田间地头”,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让每个学生身体强健、心中有爱、眼中有光。

深化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组织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通过“5G赋能智慧教育”工程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让乡村学校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建立学生素质评价机制,以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为核心,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深化教育协作,拓展教育组团式帮扶模式,争取北京市海淀区、武汉市江汉区等地学校选派优秀校长、管理人员、教师到丹江口市结对学校挂职锻炼;选派丹江口市中小学校长、教师到上述学校跟岗学习,培养“种子学校”“种子教师”。

落实措施,夯实教育发展基础。以新时代教师素质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导向,加强和改进师范教育,提高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质量。实施“全员轮训”计划,突出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强化师德教育和教学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师育德、课堂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实验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构建科学的校本教研体系,建立“专兼结合”的教研队伍,配齐所有学科专职教研员,明确教研员职责,将区域内学科成绩与教研员业绩考核挂钩。创新校长选聘机制,逐步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实行任期目标管理,定期开展绩效评估,稳步完善“有进有出”优胜劣汰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校长队伍。认真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生减负的各项措施,坚持依法规范、分类管理、综合施策、协同治理,着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育人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家长监护主体责任,加强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建设,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引导家长转变家庭教育理念,凝聚家庭、学校、社会共育合力。

课后服务助“双减”“五育”并举促成长

■丹江口市徐家沟小学党总支书记  金晓

“双减”政策落地后,丹江口市徐家沟小学持续激发校园活力,结合“艺体教育”办学特色和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将原有特色社团课程与课后服务课程紧密结合,落实“五育”并举,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成长平台。

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A”类学业辅导与“B”类特色活动相结合,设置课后服务课程,开设艺术类、体育类、器乐类、科普类、技能类、传统文化类等30余门课程,包括二胡、中阮、笛子、古筝、足球、篮球、排球、游泳、轮滑、体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报名参加,形成“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发展局面。同时,从社团中发现、选拔有兴趣特长的学生组建校级提高班,每周定时定点开展社团活动,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学校积极探索“校内外协同育人”模式,引入校外优势师资及课程,不断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先后与6家体育俱乐部、4家艺术工作室及丹江口市艺术剧院、汉江师范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聘请专业教练、老师到校任教课后服务特色课程,大力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水平。

近年来,学校艺体特色课后服务在传承中不断突破、创新,民乐、轮滑、足球、游泳、体操等成为课后服务精品特色课程。在2022年湖北省青少年儿童体操锦标赛上,学校体操队取得4金6银10铜的好成绩。在2024年湖北省青少年儿童游泳冠军赛上,学校代表队13名队员参赛,取得10金7银1铜的优异成绩。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湖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贯彻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单位”“十堰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荣誉称号。

丹江口市徐家沟小学将继续恪守“健康第一,育人为本”教育理念,拓宽“五育并举、融合育人”途径,扎实做好青少年健康工程,让体教融合走深走实,为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夯实基础。

原标题:入围全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丹江口市有何示范经验?来源:十堰日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