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2022-07-20 16:53:00 - 市场资讯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管资产”更加突出对国有企业的直接管理,而“管资本”对企业的市场地位和法人资产权更加重视。“管资本”意味着将资本经营权下放,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国有企业身上,使国有企业自身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市场主体,逐步真正实现了资本经营权和资本所有权之间的有效分离。

管好当前国有资本市场布局,监督好国有资本运营,加强国有资本经营回报,保障国有资本安全,都无疑是切实管好国有资本的关键。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1.资本安全状况对比分析

在“管资本”视角下,财务业绩评价需要明确资本安全的保障情况,其中有因管理欠佳导致的资本流失风险以及资金保值风险。

速动比率是体现企业扣除存货后的流动资产状况和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它有直观、可信程度高等特点,能够弥补流动比率一定的局限。资产负债率能够反映绿地控股筹资融资等募集资本的能力,也体现绿地控股的资本结构安全水平。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此外,我将资本保值增值率增加为补充指标,在资本安全状况层面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衡量资本的保全和增长能否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达到资本不贬值损失的基本要求。

因此,我选取速动比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和资产负债率作为分析绿地控股资本安全状况的三个指标。

(1)速动比率

绿地控股2014年开启混改,混改初期由于资产重组,速动比率极速下降至最低点0.11,此后速动比率呈现上升趋势,并趋于平稳,尽管跟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在2015年-2019年期间,虽然速动比率趋于平稳,但却低于混改前的水平,考虑到房地产开发周期长,不足以完全说明混改对绿地控股的速动比率有消极作用。

但最近几年,该企业速动比率并不理想,导致该指标始终偏低的原因包括商用房地产本身结算周期长、企业不断拓宽业务范围等,从而促使速动比率始终未达到行业均值。

(2)资本保值增值率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在2014年混改之前,绿地控股的所有者权益没有实现保值增值,在考虑了通货膨胀的因素后,甚至正在贬值,14年资本保值增值率下降了15.11%。

由于2014年绿地混改,通过资产置换、重组以及引入多方PE投资者之后,2015年绿地控股的所有者权益大幅度增加,至2016年回落至107.86%,2016年-2019年,资本保值增值率逐年上升,到2019年到达120.63%,说明资本在绿地控股自身的努力混改下的实现稳步增长,且每年增长率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至少15%。

(3)资产负债率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绿地控股的资产负债率在混改前水平不算特别高,经过2014年混改之后始终偏高,一直高于85%。与之对应的行业均值则从2013年开始呈不断降低趋势,但绿地控股自混改后资产负债率始终高于行业标准。由此可见,混改无法对企业长期偿债能力造成影响。

在完成混改以后,尽管绿地控股不断扩大自身融资渠道,但由于不断扩大企业房地产领域的规模,且逐渐延伸至消费以及金融等行业,需依赖充沛的资金,最终导致资产增长规模明显低于负债增长规模。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所以目前绿地控股存在极大的财务风险,高层管理人员需对此保持高度关注,且对长期负债进行管控,以防止盲目扩张的情况出现。

概括来说,运营混改措施促使绿地控股不断丰富自身融资渠道,吸引大量优质投资者,尽管短期偿债能力有所改善,但却无法对长期偿债能力造成影响,仅对资本保值增值率有所改善,和行业均值进行比较,资产负债率以及速动比率仍旧未达到均值。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分析发现,负债率一般都偏高,和行业内大部分竞争对手进行比较,绿地控股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明显更大,因此股东以及企业高管都应高度重视偿债能力,避免大量负债,应加强对负债偿付风险进行严格管控,切实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以及运营管理效率,防止陷入财务危机。

2.资本运作效率对比分析

在“管资本”视角下,绿地控股财务业绩评价需要进一步明确企业资本运作的效率,以期反映资金的可变现能力和周转频率。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应收账款周转率能够体现公司的资产流转能力以及对应收账款资金的使用频率。对于房地产开发公司,存货的管理非常重要,存货周转率可以体现公司的存货流转能力、存货资金的占据使用情况以及对存货的管理水平。

总资产周转率主要体现企业投资创收的能力,是对企业资产营运能力进行评估的一项核心指标。所以我选择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与总资产周转率当做评价绿地控股的混改影响其资本运作效率的三个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在没有进行混改之前,应收账款周转率始终处于不断降低状态,尤其是在2013年,已经降低到4.02次,而在完成混改之后,从2015年开始大幅提高,达至31.06次的顶峰。

开始应收账款周转率虽然下滑,15年却大大提升,但15年以后应收账款周转率开始持续下降,但始终高于同期行业平均值水平。

造成绿地控股应收账款周转率不断降低的原因包括,在进行混改之前,应收账款大部分源自石油化工等领域,因为整个能源行业发展形势都不容乐观,导致售价不断降低,存在大量坏账,从而对应收账款周转率造成影响。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从2019年开始,绿地控股便凭借混改方式来改善自身产业结构,尽量缩减对能源行业的投资,不过由于开拓房地产主营业务市场,绿地控股对商品房按揭首付进行调整,从而导致应收账款在短期内大幅增长,最终结果就是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走低。

(2)存货周转率

2013年-2014年绿地控股的存货周转率一直在降低,直到混改完成。2015年绿地控股混改完成后,存货周转率开始大幅度增长至0.88次,2016年又迅速下降至0.50次,但绿地控股的后续三年的存货周转率都在缓慢提升中。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同期行业均值则在0.40次到0.70次的范围内波动,由此可见,混改有利于提高运营效率。不难发现,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企业存货周转率将处于不断增长之中。

(3)总资产周转率

在进行混改之前,对于绿地控股来说,总资产周转率始终呈下降趋势,整体偏低,总资产周转率也在2015年突增并达到峰值0.68次。一直到完成混改之后,即2016年,总资产周转率才逐渐稳定,降低趋势有所改善。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从房地产行业整体情况来看,总资产周转率都呈相对稳定趋势,但绿地控股相对偏高。

由此可见,总资产周转率之所以急速下降,主要是因为企业所执行的混改措施,促使企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但我国加大力度对宏观政策进行调控,且房地产行业整体发展较快,从而导致总资产规模增速始终超过营业收入增速,最终结果就是总资产周转率呈不断降低趋势。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但完成混改之后,对于绿地控股来说,这一指标趋于稳定,但在2019年之后又呈不断降低趋势,由此可见,混改有利于提高总资产周转率,而且和行业均值进行比较,绿地控股始终处于较高水平,由此可见,在房地产行业之中,绿地控股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以及运营效率。

综上所述,绿地控股的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虽然混改前处于持续低迷的阶段,但2016年以后始终维持稳定,对指标后期进行分析发现,在完成混改后,吸引了大量投资,且开始拓宽自身产业范围,优化企业治理效率,有效提高资产利用率,并且有效提高企业营运能力。企业应高度关注应收账款周转率,真正发挥混改所具有的协同效力,切实提高资本运作效率。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3.资本回报水平对比分析

在“管资本”视角下,财务业绩评价更关注明确企业资本运作的效率。因此,我选取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主营业务利润作为分析绿地控股的混改影响其资本回报水平的三个指标。

(1)净资产收益率

对绿地控股进行分析,发现在2013年到2014年之间净资产收益率呈不断降低趋势,和2013年进行比较,2014年降低幅度高达21.16%。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而完成混改之后,指标有所提高,和2014年进行比较,2015年上涨幅度达到32.1%,经过几年持续增长,在2019年一直平稳上升至14.71%。

与行业对比也可以看出,最近几年,整个行业都在不断降低,而绿地控股通过运用混改措施,促使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大幅提高,明显超过行业均值,绿地控股有比较强的盈利能力,这也说明混改对绿地控股资本回报水平的增强有显著的促进效果。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2)总资产报酬率

绿地控股总资产报酬率指标实际变动趋势其实和净资产收益率基本相同,仅在2014年发生巨大波动,追根究底,是由于绿地控股实施并购重组计划,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造成的。

和行业均值进行比较不难看出,和行业均值进行比较,绿地控股自身总资产收益率始终偏低,但在完成混改之后,相关指标有所提高,且在2015年到2019年之间发展极为稳定,于2019年趋于行业均值。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也显示了2015年混改上市以后优质资产的充分配置以及发展多元化产业对公司的资本回报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3)主营业务利润率

绿地控股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在混改完前处于持续走低的局势,公司的商品房销售报酬水平达到了瓶颈,究其原因发现,在进行混改之前,由于外部经济形势的影响,对企业第二大产业造成重大影响,导致获利水平看降低,对业绩造成重大影响。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而混改后主营业务利润率明显提升,即使整体在行业水平以下,仍然趋于平稳,这是由于混改后绿地控股主动调整产业结构,裁减经营状况不良的能源业务,充分鼓励推进基本建设、金融消费等多元化产业布局,由此可见,混改有利于提高企业资本回报水平。

概括来说,对于绿地控股来说,在尚未进行混改以前,企业盈利能力成不断降低趋势,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被外部环境所影响,在规模化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从而促使利润、资产、营业收入等方面的增速不断减缓,无法有效提高,在完成混改之后,企业和盈利能力有关的指标都处于不断增长之中。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由此可见,混改有利于对资产进行优化整合,可以切实改善产业结构,可以扩大基建、消费、房地产等行业的规模,对和能源有关的业务进行严格管控,有效提高资本回报率。

“管资本”视角下混改对绿地控股业绩的影响

1.“管资本”为主的混改提升了财务与市场业绩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绿地控股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构建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有效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改善自身产业链,切实提升资产质量,有效提高企业市值。

通过国企与民企有机结合,可以促使股权相互制衡,扬长避短,对两个企业的发展极为有利,也可以更快更好的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绿地控股优化了股权结构,完善了治理结构,丰富了融资渠道,为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对企业未来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且通过业绩予以体现,有利于提高企业市场以及财务两方面的业绩。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凭借对混改预案事件进行研究,不难看出混改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股价,整体反馈较为优良。且从混改开始,绿地控股各项和财务业绩有关的指标都有所改善,尤其是经营增长状况以及资本回报水平大幅提升,大多数指标随着混改的完成慢慢脱离低谷期并于后期反超同行业平均值,状态良好,这些变化与以“管资本”为主的混改息息相关。

但是混改对绿地控股资本安全状况和资本运作效率的影响上表现欠佳。完成混改之后,资产负债率依旧处于较高水平,面临较大的负债压力,但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呈不断降低趋势,需予以重视。

2.混改的快速扩张影响了资本安全状况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根据以上资本安全状况的分析,绿地控股在混改以后未能扭转公司过去较差的资本安全状况,相关指标处于同期行业均值以下。最近这段时期,房地产行业的融资筹资遭遇瓶颈期,致使绿地控股背负越来越大的债务。

经过混改,通常情况下可以拓宽筹措和集中资金的途径,进而缓解债务危机,但是绿地控股混改后公司实行积极扩大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战略,筹措到的大量资金几乎用于投资回报期较长的地产和房产建设等产业。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除此之外,公司发行了大量的公司债券,此项行为也加大了公司的杠杆效应。因此,公司应当对资本安全状况采取合理的监督和控制手段,将债务性融资减少,限制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上涨,进而降低公司债务负担,规避债务风险。

3.行业特殊性导致资本运作效率有待提高

根据以上资本运作效率的分析,绿地控股的资本运作效率在2013年-2019年主要处于先降低再升高的局面,然而从升降程度上可以看出,升高的程度还是小于降低的程度。这种表现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不仅包括公司自身,还有市场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等宏观因素。

在“管资本”视角下,对比绿地控股混改前后的财务业绩,有何影响

在前期发展阶段,因为房地产行业作为卖主市场,商品房的整体销售状况良好,然而,经过行业快速的发展和转变,在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调控下,商品房销量每况愈下,形势不容乐观,经营生命周期加长,库存堆积。

绿地控股经过混改之后,尽管资本运作效率在稳步上升,然而销售状况不佳。上述由于行业特殊性产生的转变致使绿地控股资本运作效率稍有不足,有待提高。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