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农垦:让人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2024-07-20 16:18:50 - 内蒙古日报

转自:草原云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在人才培养中注重下好自立“先手棋”、打好自强“主动仗”,让人才真正在科技创新和生产一线中挑大梁、当主角。

近年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采取“十项举措”,实施“双千人计划”,全力打造人才工作“引育用留”全链条全环节。

呼伦贝尔农垦:让人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农机专业人才深入田间地头为农业生产“护航”。

依托中国科学院“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黑土粮仓”两个A类先导项目、农科院、中国农大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院士专家工作站,农垦集团柔性引进128名高层次人才,其中,“两院院士”7名。

在呼伦贝尔农垦牙克石农牧场公司、特泥河农牧场公司、莫拐农牧场公司等地,“师带徒”形成的乡土人才,扎根农垦土地,有效地发挥出“传帮带”作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呼伦贝尔农垦:让人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技术人员把“农艺课堂”搬到田间现场讲授夏管技术。

“去年春播时,在师傅的指导下,我应用自动驾驶导航技术,推广小麦预留作业道技术面积6300亩,实现增产8.1万斤,节约成本2.1万元,增效11.7万元。”在“师带徒”行动中受益的莫拐农牧场有限公司徒弟刘成德和师傅张中原,在主栽作物油菜、小麦、甜菜地块应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分步施肥、氮肥后移、作物稳产、经济高效的良好效果,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浅析小麦种植管理技术和病虫防治措施》的编写。

呼伦贝尔农垦:让人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技术人员悉心指导技术骨干做种子发芽试验。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着眼干部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精心为“本土”人才成长铺路子、筑台子、搭梯子,培养了一大批业务精、能力强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为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近年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通过“绿色通道”引进人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招录各类优秀人才430名;实施青年优秀人才高层次“师带徒”行动;广泛开展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师带徒”行动培养留得住的“本地人才”;第一届“农垦英才”评选出“农垦英才”团队5个、个人17名;通过公开竞聘,选拔“80后”主管、副主管139名。如今,在呼伦贝尔农垦集团600余万亩的沃野良田里,各级人才把科研搬到田头,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李玉琢

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胜利

新闻编辑:杨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