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即历史,是一种真实 | 第24期解放书单

2022-08-20 06:01:00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艺术即历史,是一种真实 | 第24期解放书单

一册《画里浮生:中国画的隐秘记忆》(以下简称《画里浮生》)在手,淡蓝色的封面,设计虽颇工巧,然而与吴门画派的气蕴却是相通的,烟云里的沈周水墨《落花诗意》,一老者倚杖临流,孑然独立,笔墨清润简丽。翻开书,所配古代画作更是亲切——一些名迹在笔者学画时曾经多次直面并临摹。断断续续读此书,约一周,读毕,丢下书,挥之不去的是一种淡淡的怅惘与伤逝。

某种角度而言,这样的感觉与文字似是无关的,更多的是那些名迹带来的——然而,其实又是与文字相关的,因为名迹之外,那些文字与串连正是激发点,且可以体味作者笔底饱含着的对中国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感伤。

作者读画是极其用心的,一幅画,上下左右,画里画外,搜罗剔抉,大到王朝兴衰,小到画家的思绪,宫廷园林,浮生之世,渔樵归隐,悲欢沉浮,既见之于画面,亦见之于书画题跋、诗文集、笔记杂谈,以及史书被忽略的段落……一一拾掇,再如珍珠一般,串连拼接起来,即所谓“用100幅画,六个章节的篇幅,讲述了22段往事”。那些名迹也因之渐渐鲜活,或者,重新阅读出另一种新意:那些藏在历史隐秘处的细节,那些见证中国文化与文脉的人物,影影绰绰,似乎让人触摸得到其间的心事与微喃。

这些努力当然是让人感动的,也值得抱以敬意。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从作者的自陈中,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巨大吸引力:一位在2015年前对古代书画知之极少的艺术硕士,因为那年冬天去了趟纽约,正好赶上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100周年大展,有幸看到难得一见的中国画精品。然而,相较于其他展馆内耳熟能详的西方绘画大师,那些明明用中文写就的名字,反而令他感到陌生,于是慨叹而钻研起来。

也许可以说,这本书见证的,是一位中国书画的“素人”如何成长为一位中国书画痴迷者的心迹。因其一切发自内心,且沉迷其中,乐在其中,因其好奇、追问、求索与用心呈现,故无论是写作抑或阅读,都可以让人感知由此带来的惊喜,窥探解密的乐趣,以及那些画间的蛛丝马迹。作者与读者看到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与那些人物鲜活的另一面。

无论是《明皇幸蜀图》中记载的唐玄宗,《韩熙载夜宴图》中顾闳中、周文矩的观察与“偷拍”,宋徽宗赵佶《瑞鹤图》记录的宣德门上突降仙鹤与何执中旧事,抑或明代宋旭《仿王维辋川图》呈现的王维与摄于辋川的银杏,仇英《独乐园图》与司马光十三载辛苦著书的经历,以及画中那一枝落单的穿水竹,元代无名氏所作《倪瓒像》中描绘的乱世逸士与山水屏风……那些原本展陈在博物馆的名作,通过钩沉与寻访,对历史人物“抱以理解之同情”,文章全无学究气、论文气,画里画外也因之充满了鲜活与质感。画作因之不再是作为物质的纸墨,而是一份穿透历史烟云的媒介,停留着曾经的体温,见证着流传千百年的文脉。

“让文物活起来”,其实并不是一句空话。

“艺术即历史”,其实是一种真实。

这与画家的读画是不同的,与书画鉴定家的读画也是不同的,与当下的各类艺术史学者的解读也是不同的,这是一种沉浸式的鲜活读画,且因其视角的独特,以及巧妙利用当下学术研究的成果,着力找出其间隐秘处与话题性,因而更具大众传播性与艺术的普及性。

这当然是其长处,也是最大的意义。

然而短处似乎亦在此——毕竟,读画不是读史,读画之妙,仍须体会画之妙处,笔墨之妙,意境之美,否则,何须以读画名之?若真正体会中国书画与中国文人心性以及文人笔墨的流转、妙处与变化,此书的设置与写作还是有诸多不足与遗憾的——作者似乎太在意于讲画里画外的故事了,有时或许反而忽略了画作本身的魅力与佳处。

另一方面,也正如此书封面装帧风格,部分文章因其用力颇深,自然饱满,而另一些文章读后的印象却有刻意处,作者似乎过于追求历史的细节与描写的“真切感”,有时甚至感觉刻意拉着读者“沉浸”其间,包括一些莫名的喟叹,反而损害了文本的朴素与张力。

这或许是苛求了。“开卷有益”四字,此书已足可当之。

(作者系澎湃新闻艺术主编 )

艺术即历史,是一种真实 | 第24期解放书单

《画里浮生:中国画的隐秘记忆》

金哲为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肖雅文

本文作者:顾村言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