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荐书|在技术化时代追寻医学的人本与温情

2023-08-20 11:29:38 - 北京日报

2017年11月3日,国家通过了卫计委(今卫健委)关于“设立中国医师节”的申请,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

本期书单希望能和对“医学人文”感兴趣的朋友,一起阅读交流。

01

《坏血病:一段跌宕起伏的医学发现史》

大航海时代最大医学谜团是如何被解开的?

医师节荐书|在技术化时代追寻医学的人本与温情

[加]斯蒂芬·鲍恩著

潘驿炜译;李远达审校

“医学人文”系列第7本

以历史学家的口吻叙述,内容丰富有趣,涉及医学史、大航海时代的海军史、拿破仑战争等,既有专业价值,又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内容简介】

关于“海上瘟神”坏血病的叙事,没有比斯蒂芬·鲍恩的这本书更有信息量和可读性的了。

对坏血病的治疗是最伟大的军事胜利之一,但它对历史的影响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本书回顾了从16世纪坏血病最早出现以来,到18世纪这个疾病的病因和疗法之谜被破解,再到19世纪早期预防药物最终投入使用的历史。故事情节百转千回,讲述三位传奇人物如何克服18世纪思维的限制,解决了他们那个时代最大的医学之谜,并对19世纪的国际政治带来深远影响。

【编辑推荐】

本书以历史作家的口吻叙述,内容丰富有趣,涉及医学史、大航海时代的海军史、拿破仑战争等,既有专业价值,又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从15世纪到19世纪中期,坏血病在海上造成的死亡人数比风暴、沉船、战斗和所有其他疾病的总和还要多。在这本引人入胜的书中,鲍恩讲述了预防和治愈的方法——包括新鲜水果和蔬菜的饮食——是如何最终被发现的,而这些食物很少被携带到帆船上。

多年来,人们用硫酸油、放血、海水、麦芽汁,偶尔也用柠檬汁来治疗这种神秘的疾病。即使在1747年,英国皇家海军的一位外科医生詹姆斯·林德证明柑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之后,他的观点也没有受到重视,因为他无法解释它为什么有效。在1768—1781年的三次航行中,詹姆斯·库克船长测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作为预防,包括新鲜蔬菜和柑橘汁,但新鲜产品存在有效性的证据并不是决定性的,皇家海军依然坚持依赖其他毫无价值的药物。坏血病继续吞噬着船上的船员,鲍恩推测,未能控制坏血病的蔓延,可能是英国在美国革命中失败的原因之一。最终,在1795年,吉尔伯特·布莱恩,一位绅士医生,说服了海军部在所有皇家海军舰艇上每日配给柠檬汁;尽管抗坏血酸的活性成分直到一个多世纪后才被分离出来,但这个简单的过程使英国水手们保持了健康,并使他们在1805年的托尔法拉尔战役中击败了拿破仑。

本书基于史料和学术研究,作者以流畅优美、引人入胜的笔触,拨茧抽丝地讲述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本书适合所有对科学史、军事史、大航海时代的历史叙事感兴趣的读者。

【作者简介】

斯蒂芬·鲍恩(STEPHENBOWN),出生于渥太华,在阿尔伯塔大学学习历史。长期以来,他一直对探索历史和航海时代感兴趣。鲍恩是多媒体产品生产者和自由撰稿人,为多本杂志撰稿,并出版《观光者和学者:自然历史黄金时代的科学旅行者》等书。

【译者简介】

潘驿炜,北京大学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医学史、科学技术与社会,业余从事医学科普翻译,译有《病床边的陌生人:法律与生命伦理学塑造医学决策的历史》(2020)、《病患悖论:为什么“过度”医疗不利于你的健康?》(2020)、《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成年人的哲学指南》(2019)等。

02

《改变自己的物种:繁荣如何重塑人类生命》

科技、繁荣重塑了人类生命,且将继续改变着我们

我们将被带去何方?

医师节荐书|在技术化时代追寻医学的人本与温情

[英]埃德温·盖尔著

潘隆斐译

北京大学人文学院周程院长作序推荐

在大历史中理解人类演化

《泰晤士报》推荐,版权已售5国

兼具可读性与综合考古、生物、历史、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性

【内容简介】

众所周知,人类对这个星球的改变对动植物产生了显著影响,但我们却极少关注这件事对人类这一物种自身的影响。

从250年前开始,饥饿与疾病就已不再持续威胁人类生命,这让我们脱离了自然选择的许多禁锢。人类在三代人的时间里所产生的物种性改变,比之前的1万年来的还要多。作者通过生物学、社会人类学等面向,分别从微观个体和宏观社会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这些前所未有的变化实际上具有多么巨大的影响力,并揭示了它们之间深刻的关系。人类又将如何继续进化?

【编辑推荐】

其他物种适应环境,我们则创造环境。几代人以来,我们已经利用知识和技术改造了世界,享受着超出我们祖先梦想的繁荣。更重要的是,在改变世界的同时,我们也重塑了自己的身心,即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表型。

结果就是,我们与祖先们有着相差不远的基因,然而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却很不一样。我们比以前长得更高更重,活得更久,但会死于曾经的罕见疾病。我们的生活经历发生了变化,我们的社会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埃德温·盖尔将生物学、社会人类学、流行病学和历史编织在一起,审视了人类不断变化的身体和心理,从衰老到疾病,从食品生产到生殖,从设计师表型到智商测试,并问:我们是一个自我驯化的物种吗?

【作者简介】

埃德温·盖尔,曾在剑桥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后踏上了医学事业之路。在剑桥大学、诺丁汉大学和哥本哈根大学陆续进行学习和研究后,他以教授的身份进入伦敦的圣巴塞洛缪医院工作。作为一位糖尿病方面的专家,盖尔在2004—2011年间编辑了欧洲的糖尿病学术杂志《糖尿病学》(Diabetologia),并在此期间内撰写过涉及多个领域的论文。盖尔于1997年和自己的团队一起到布里斯托尔大学工作,于2011年退休,从此致力于科普写作。

【译者简介】

潘隆斐,北京大学药学院理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剑桥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联合培养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讲师,研究领域为科学技术与社会方向。

03

《疫苗的史诗:从天花之猖到疫苗之殇》

回顾人类抗病毒疫苗研发幕后,

一场关乎生命的永恒战斗。

医师节荐书|在技术化时代追寻医学的人本与温情

[法]让-弗朗索瓦·萨吕佐著

宋碧珺译

入选法国大使馆傅雷出版计划

入选首都图书馆“2019年城市荐读书目”

获得第十九届引进版优秀图书奖

 起底人类疫苗研发史,国内首部系统的疫苗发展史书

探讨疫苗研发在科学与道德间的抉择

 国内多所高校人文医学专业必读书目

【内容简介】

当艾滋病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肆虐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后,当地居民的平均寿命下降了整整20年。直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研制出艾滋病的相关疫苗……在这个时代,疫苗常常成为公众舆论挞伐的箭靶,上面的例子也许能提醒大家,在20世纪人类平均寿命的巨大增长中,疫苗起到了多么重大的作用。

疫苗的研制与改进是一部人类的史诗,也是科学与工业的传奇。人类一步步攻克了狂犬病、脊髓灰质炎、乙肝、黄热病……作者娓娓道来的笔法不仅引人入胜,还回答了关于疫苗制造、疫苗成分与艾滋病疫苗研制等相关问题。当然,书里也没有回避疫苗引起的争议,例如乙肝与麻疹疫苗被认为可能导致多发性硬化症与自闭症。然而事实当真如此吗?

【编辑推荐】

疫苗的研制与改进是一部人类的史诗,也是科学与工业的传奇。公益、权利、金钱、谣言、恐慌……世界卫生组织顾问、病毒学专家萨吕佐为你揭开疫苗纷纷扰扰的历史序幕,带你目睹曾经病毒肆虐的人间,直击疫苗发明与制备现场,一出出令人屏息的悲喜往事将在此上演。

“世界之小,如一村落。无论何处,若是病毒性疾病研究失之毫厘,为这一疏忽买单的将会是全人类。”

——乔舒亚·莱德伯格(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作者简介】

让-弗朗索瓦·萨吕佐(Jean-FrançoisSaluzzo),病毒学专家,曾供职于巴斯德研究所,后于赛诺菲巴斯德公司工作并主持该处抗病毒疫苗的生产。作者现任世卫组织顾问,负责向新兴国家传播疫苗研发技术。著有《征服病毒之路》等。

【译者简介】

宋碧珺,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曾公派至巴黎高级翻译学院,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二等奖获得者,曾译有《疫苗的史诗:从天花之猖到疫苗之殇》。

04

《病患悖论:为什么“过度”医疗不利于你的健康?》

你真的“有病”吗?

全科医生现身说法,

揭示被过度包装的医疗背后的真相

医师节荐书|在技术化时代追寻医学的人本与温情

[英]玛格丽特·麦卡特尼著

潘驿炜译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创系主任韩启德作序推荐

“人文社科联合书单”“深港书评”“出版商务周报””探照灯好书”等多家媒体推荐

国内多所高校人文医学专业必读书目

【内容简介】

医学在增益人类健康的同时,已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无孔不入。现在,“医生伤到患者的概率几乎和帮到患者的一样大,甚至更大”。当医学打着“良医治未病”的旗帜进军时,却把越来越多的健康人变成了“病人”,“病”与“非病”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不清。当下,人们用“亚健康”“早期高血压”和“早期糖尿病”这类字眼形容自己的身体状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随时准备为各类检查买单。与此同时,一个悖论产生了:身体健康、境遇良好的人最不需要照护,却得到了最多的照护;与之相反,身患疾病、境遇较差的人往往最需要政策倾斜或扶持,实际上又没有得到。

玛格丽特·麦卡特尼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全科医生和获奖作家,基于具体案例和强大的逻辑素养,揭示了被过度包装的医疗背后的真相。她表示,病患的悖论加剧了健康不平等,侵蚀了医师职业精神。这既伤害了那些需要治疗的人,也伤害了不需要治疗的人。

【编辑推荐】

欢迎来到医疗过度包装的世界!在这里,患者变成了顾客,诊所和诊室里挤满了健康的人,他们受到诱惑,前来参加各类体检项目,测量血压、检查胆固醇、做涂片试验、进行肠道或乳腺筛查。

在这里,制药公司对它们不喜欢的研究遮遮掩掩,慈善组织时常利用偏倚的科学和不可靠的公关呼吁公众对它们关心的疾病“提高认知”,最后留下的遗产只有虚假消息。对筛查的痴迷吞噬了医生们的宝贵时间以及健康人群的血汗钱,他们为了自己并不需要的检查,向私营公司支付了成千上万元。与此同时,真正身负病痛的人却由于脱节的服务和令人困惑的选择陷入挣扎。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麦卡特尼(MargaretMcCartney),本书作者玛格丽特·麦卡特尼是英国格拉斯哥的一名全科医生,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当一份报纸声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CT)是预防保健的最佳路径时,她勃然大怒并开始了专栏写作生涯。至今,她已经为英国的大部分报纸写过文章,《英国医学杂志》以及诸如VOGUE和《展望》这样的刊物也发表过她的作品。她还在《卫报》和《金融时报》周末版开设了专栏,同时定期向英国广播公司第4电台的《洞悉健康》节目建言献策。由于以上贡献,她赢得了英国医学记者协会和欧洲肿瘤学院的多项表彰,还曾获颁英国“健康卫士奖”。

【译者简介】

潘驿炜,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关注医学史上的法律和政策问题,译有《病患悖论:为什么“过度”医疗不利于你的健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合译有《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成年人的哲学指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05

《病床边的陌生人:法律与生命伦理学塑造医学决策的历史》

诊室里的医学决策,究竟该由谁来做出?

医师节荐书|在技术化时代追寻医学的人本与温情

[美]戴维·J.罗思曼著

潘驿炜译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创系主任韩启德作序推荐

 国内多所高校人文医学专业必读书目

对于任何一名关心法律、医学及伦理问题的学者来说,这本书都吸引力十足。

——桑德拉·H.约翰逊,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法学院健康法研究中心创始主任

【内容简介】

在曾经属于医生的私人领域中,患者开始听从陌生人的建议。而由陌生人组成的这束耀眼的聚光灯不但形塑了医学实践的外部条件,还触及了它的实质——医生在病榻之侧所做的决策。曾经在自己的王国里说一不二的医生,怎么就被迫站出来直面委员会、各式表格、大道理以及主动出击的患者了呢?本书将读者带回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医学实验室、诊疗室、法庭和书斋,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情绪此起彼伏的大潮中,还原一场深刻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变革。

戴维·J.罗思曼教授不仅是一位社会与医学研究者,更是一位历史学家,这也意味着他拥有“陌生人”的身份;正因此,他才能用富有同理心的笔触,围绕健康照护、法律与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历程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编辑推荐】

“医生仅与自己的患者和上帝同在”,20世纪60年代后,医生心中这样美好的愿景却被拥挤的诊室所取代。在那里,患者被“陌生人”——律师、法官、立法者和学者——团团围住,甚至医生自己都难有一席之地。是什么给医学游戏带来了新规则和新玩家?是什么导致医生日渐失去自由裁量权?又是从什么时候起,解决复杂棘手的医学问题,不仅需要医学从业者还需要“陌生人”?

【作者简介】

戴维·J.罗思曼(DavidJ.Rothma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科与外科医师学院伯纳德·舍恩伯格社会医学讲席教授、社会与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著有《发现庇护所》(TheDiscoveryofTheAsylum)和《良心与便利》(ConscienceandConvenience)等作品。

【译者简介】

潘驿炜,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关注医学史上的法律和政策问题,译有《病患悖论:为什么“过度”医疗不利于你的健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合译有《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成年人的哲学指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06

《生命的七种迹象:来自重症监护室的故事》

在生死边缘,人们共通的七种情感,闪烁着生命的力量。

让人且笑且泪的真实故事,带你推开ICU厚重的那扇门。

医师节荐书|在技术化时代追寻医学的人本与温情

[英]奥菲·艾比著

步凯译

亚马逊4.5星

在真实故事中探寻医生的感情世界,无阅读门槛,不仅适合普通医学生、医疗工作者,更适合任何对人文故事感兴趣的广泛读者

国内多所高校人文医学专业必读书目

【内容简介】

恐惧,悲伤,快乐,分心,愤怒,厌恶,希望。

人们期待能在一生中体验所有的情感。然而,如果每天都是这样呢?如果你管理它们的能力,就意味着生与死的区别呢?

对于重症监护医生来说,这就是工作的一部分。这本书探讨了医生工作生活中具有情感的一面。当身患绝症的病人恳求你不要让他们死去时,恐惧涌动在他们眼中;当你犯了一个可能致命的错误,悲伤会向你袭来;当你照顾一个已被定罪的强奸犯时,必须忍住厌恶。但也有快乐的时刻,像是痴呆症患者罕见的清醒时刻,或者病房里突然响起了歌声。

奥菲·艾比医生向我们展示了她通过医院的旋转门看到的人性,并带领我们超越纯粹的医学视角。《生命的七种迹象》通过七种情感讲述了活着意味着什么,以及关心生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另,本书所记述的事件,是根据作者多年来的亲身经历,从十余个不同的单位和医疗机构收集而成。尽管所有描述都是对真实事件的记忆,但患者、亲属、同事等姓名都已更改。任何年龄、性别、职业、国籍、外貌、家庭关系、病史和诊断的雷同均为巧合。

【编辑推荐】

有些时候,或许对某个人说句晚安,就能够成为你快乐的源泉。对重症监护室的医生来说,也是如此:每天晚上对病人说的那句晚安,都意味着快乐和希望;哪怕再微弱,也像是跳动的火苗,让人忍不住全心地照护,期待它有一日能点亮一片灿烂的天空。然而,不是每一份心愿都能实现。在现实世界,我们要面对的更多:悲伤、恐惧、愤怒……在忙碌的重症监护室中,感情的负荷对医生、病人和家属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在《生命的七种迹象》中,艾比医生也在试着寻找她的答案。

【作者简介】

艾比医生在爱尔兰的都柏林长大,于爱丁堡大学获得生物科学学士学位,2011年从华威大学医学院毕业。她是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院的成员,重症监护医学学院的研究员和英国重症监护协会的理事会成员。艾比医生目前受雇于英国国家重症监护医生培训项目,从2016年9月开始代表英国医学会撰写博客“秘密医生”。

【译者简介】

步凯:1988年出生,助理研究员,中国性学会理事。201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传播学系,2013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新闻与科学传播系。翻译本书期间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曾供职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健康传播及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多篇文章辑入《枪与玫瑰的使用方法》,参编有《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案例汇编》,合译有《科学与公众:传播、文化与可信性》《科学技术传播百科全书》等。

07

《血液循环:东西方之间的一段发现史》

有关血液循环与心脏病学发现的认知过程,

亦是一段自古希腊起,经由阿拉伯,再到中世纪欧洲的东西方交流史。

医师节荐书|在技术化时代追寻医学的人本与温情

[法]弗朗索瓦·布斯塔尼著

吴文艺译唐淑文校

法兰西学术院2017最佳法语作者奖得主倾力之作

荣获法语作家协会法国黎巴嫩文学奖、法国国家医药学会Jean-CharlesSournia奖、法国海外省科学院LouisMarin文化奖

本书作者弗朗索瓦·布斯塔尼,荣获法兰西学术院2017最佳法语作者奖。该奖项每年在世界范围内仅有一位法语创作的作者或译者获得,包括法国、加拿大、摩纳哥等法语国家和地区

以心脏病学的医学人文发展史为切入点,令读者以全新的视角认识全球史

国内多所高校人文医学专业必读书目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克罗顿的阿尔克迈翁区分了静动脉,谈到20世纪最前沿的成果;从古罗马哲学家盖伦,谈到17世纪证实血液循环现象的英国人威廉·哈维,回顾了这一段医学发展史,同时也是科学发展史,更是文明与思想的发展史。字里行间激发了读者们去思考促进科学进步的条件,及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书的最后谈到了心脏病学,这也是人类寿命大大增加的主要原因。

全书通过对心脏病学史的讲述,旨在探究影响医学或科学前进的因素。最终,作者认为政治、自由以及理性是影响科学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作者引用加斯东·巴什拉的话,认为“科学史就是非理性主义的失败史”。

【编辑推荐】

从公元前6世纪克罗顿的阿尔克迈翁,到17世纪的威廉·哈维,人类为理解和描述血液循环在人体内的具体运行情况走过了22个世纪。这一漫长之旅由三条知识链构成:古希腊—罗马之链、阿拉伯—伊斯兰之链和西方基督教之链。为何荣光,为何衰落?这本有关医学与哲学的历史对话,值得人们耐心品读。

【作者简介】

弗朗索瓦·布斯塔尼(FrançoisBoustani),法国心血管领域专家,法国—黎巴嫩心脏病协会副秘书长。曾在蒙彼利埃学习医学,后于巴黎主攻心脏病学。其人酷爱历史,发表过多篇关于医学史和东西方交流史的文章,著有《心脏病学要义》等。曾荣获法兰西学术院2017最佳法语作者奖(GrandPrixdelaFrancophoniedel’Academiefrancaise)。

医师节荐书|在技术化时代追寻医学的人本与温情

医学人文系列即将出版

08

《疯狂病毒史》

医师节荐书|在技术化时代追寻医学的人本与温情

内容简介

说起病毒,总是令人闻之色变。其实病毒有许多侧面,本书将为我们一一道来。

如果没有病毒,人类便不会有胎盘;而有些病毒会帮助我们对抗另外一些病毒——这是人类进化历程中的两大优势。

那么,病毒究竟是敌人还是朋友?有一点可以肯定,病毒比人类要古老得多。它们奇怪,神秘,千变万化……病毒总是能引起科学家们的无限好奇。它们有些很微小,有些却很“庞大”;有些寄生同类,有些却能跳过物种隔离。另外,该如何将病毒归类:它们也是一种生物吗?在未来,病毒又会如何改写人类的命运?

本书将带领读者遨游在病毒学的历史长河中,书中既巧妙地融入了关于病毒的基本知识,也讲述了在漫长的发现和研究过程中的种种轶事,让公众了解病毒的前世今生,对于减弱病毒带来的普遍恐慌心理,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

作者简介

塔尼亚·路易斯(TaniaLouis),病毒学博士,专注于知识的传播。埃蒂安·克莱因(étienneKlein),法国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科普作家。他目前担任法国原子能与替代能委员会(CEA)研究主任以及法国材料科学研究实验室(LARSIM)负责人。科研之外,他还在法国公共电台“法国文化”上开设每周科普专栏,已出版《物质的秘密》《宇宙起源演讲录》和《量子世界之旅》等多种科普作品。

译者简介

宋碧珺,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曾公派至巴黎高级翻译学院,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二等奖获得者,曾译有《疫苗的史诗:从天花之猖到疫苗之殇》。

09

《生死两相安:中国安宁疗护医生手记》

医师节荐书|在技术化时代追寻医学的人本与温情

内容简介

安宁疗护是一种医疗服务,指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

当下,我国能够系统性、规范性实施安宁疗护的医院尚不多,与日渐进入老龄化之后的社会需求形成巨大缺口。同时,向大众普及安宁疗护的理念,形成全生命周期照顾的医疗保障体系,是“健康中国2030”的重要宗旨。作为国内最早的安宁疗护先行者之一,秦苑医生结合多年从业经验,在本书中讲述多个来自病房的震撼人心的真实故事,并从生命哲学和医学人文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给读者带来一堂深刻的生命教育课。本书堪称中国版《最好的告别》。

作者简介

秦苑,北医三院海淀院区肿瘤血液科主任医师,海淀医院安宁疗护病房主任。从事血液及肿瘤科临床30余年。2017年3月海淀医院新建安宁疗护病房,她担任首任负责人,领导多学科团队为末期患者和家庭提供涵盖身体、心理、社会和心灵的整体照护。目前担任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缓和医疗分会常务委员、北京抗癌协会康复及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姑息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