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跨越边界的哲学” 共创全球女性的未来

2024-08-20 04:17:33 - 中国妇女报

对话“跨越边界的哲学”  共创全球女性的未来

    ——聚焦第二十五届世界哲学大会

    阅读提示

    8月,第二十五届世界哲学大会在意大利罗马举办,会议主题为“跨越边界的哲学”,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学者参会。“跨越边界的哲学”意味着跨越国家、跨越政治的边界,意味着跨越学科的边界,意味着跨越时空的哲学。“国际女哲学家学会”也以“学术中的女性”为题组织圆桌论坛等活动,来自不同国家的女学者一起畅谈自己的学术经历和体验,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共同展望女性在哲学领域的发展,共创全球女性发展的未来。

    ■ 肖巍 文/摄

    2024年8月,第二十五届世界哲学大会在意大利罗马举办,会议主题为“跨越边界的哲学”,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学者参会。FISP(国际哲学联合会)主席,本次大会主席卢卡·玛丽亚·斯卡兰蒂诺在开幕式演讲中指出,哲学思考在当今世界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尤其在全球化挑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哲学家应当负起应对气候变化、科技进步中的伦理挑战、社会不公正等全球性问题的责任,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合作,通过跨文化对话推动全球哲学界的合作与创新。依据笔者的理解,“跨越边界的哲学”有几种含义。

    跨越国家、跨越政治的边界

    首先,“跨越边界的哲学”意味着跨越国家、跨越政治的边界。斯卡兰蒂诺强调,这是一个向全世界所有地区、所有信仰、所有性别、宗教、语言和国籍学者开放的论坛。各国学者被召唤承担一个使命:跨越政治边界进行永久性学术交流,建立广泛的学术联系网络,促进不同文化之间和人类文明本身具有的相互渗透功能,并联手应对全球范围内并发的各种军事、经济、政治、技术、环境和文化危机。当前的地缘政治冲突、社会动荡和日益加剧的经济不平等正在打破关键的社会纽带,包括公众信任,以及为人们所熟悉的政治和社会秩序。作为一种理论工具,哲学必须面对这个时代诸多的现实问题。为此,大会设有不同的论坛,各国学者联袂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议题。尽管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哲学家都在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做”哲学,然而要理解世界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复杂性,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需要一种跨文化的转向,因为在单一文化视野内已经无法解读当代哲学。在全球化时代,思想、语言、习惯、信息和风格都处于不断融合之中,以单一文化、自身文化视角进行思考已经不再有效,人类社会需要一套更具包容性的哲学概念来解开当今时代的复杂逻辑,理解其历史根源,以便共同迎接当今世界发展中的各种时代挑战。

    跨越学科的边界

    其次,“跨越边界的哲学”也意味着跨越学科的边界。斯卡兰蒂诺也提醒人们注意到哲学本身的范围绝非是僵化的,而且我们正面临一个重新评估哲学作为一个独特学科的意义、范围和界限的历史机遇。事实上,当今世界的科技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发展已经对人的本质、社会关系,以及伦理规范和秩序形成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需要哲学在跨学科、多学科中发展。在“人工智能与人的自主性”论坛上,意大利女学者西蒙娜·蒂里贝利探讨了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关系自主性问题,指出人工智能伦理框架促使人类意识到,有必要以自主性原则协调应用人工智能带来的伤害,这些伤害会对边缘群体和受压迫者产生巨大影响。但在她看来,在现有的人工智能伦理中,自主性体现出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占据主流地位的自由主义观念,不仅在许多方面没有看到由于违背人的自主性带来的伤害,而且助长了与殖民化遗产相关的风险,并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对边缘群体和脆弱群体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她阐释了一种非西方化的“关系自主性原则”,把关系自主性视为一个伞状概念,认为自主性是对解放和自由的追求,并聚焦于自主性实现的社会条件,指出建构自主性不仅需要理性,也需要人的关系性,而这种关系性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承认和团结为前提条件的。

    跨越时空的哲学

    再次,“跨越边界的哲学”意味着跨越时空的哲学。哲学进步需要在历史、现在和未来进行探索。德国学者苏珊·勒托基于黑格尔的家庭观探讨性别、种族与财产的关系,以及家庭、公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联,以女性主义哲学思维批判性拓展哲学传统,使其更具包容性地成为思考和解决当代问题的理论工具。与会中国学者也提出把中国的关系主义世界图像延伸到早期中国的关系伦理学上,并聚焦于孔子的互惠伦理学和老子的柔性伦理学,强调这两种伦理学都以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和相互对待为出发点,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和良好生活为根本目标。这种关系主义伦理思维是当代世界和平、繁荣和发展的价值基础。

    最后,“跨越边界的哲学”也意味着哲学发展需要打破和跨越自我的边界。哲学进步需要人们不断地重新评估自己的信仰和认识模式,而开放自我的疆界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如果说哲学的功能在于拓展思维的可能性空间,那么伦理学的意义便在于培养更具包容性、开放性的自我。这便意味着自我需要随着文明和时代的发展不停地转化,通过理性、关怀和移情理解和接纳那些与我们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历史境遇,信仰和价值观念的人们,让他们融入我们的世界,超越“小我”的一己私利,扩展自身对于现实的理解和体验,学习如何通过邻居的眼睛看待世界,培养自我博大的胸襟,以及理解他人及其需求的敏感性。与会学者也从不同学科视角探讨如何超越自我的边界,与他人达成共识的问题。例如来自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女哲学家梅林·帕帕济安围绕一系列提问探讨了这一问题——移情是基于感知、内在能力还是一种理论?移情是否为一种特有的认知、情感或者体验过程?移情对于道德直觉、判断和行为是否是必要的?是否人们只能移情于自己认识的人,还是也能够移情于遥远的,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人们?移情在理解他人的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区分移情与其他类似概念,诸如同情与共情概念?

    “学术中的女性”

    在“女性主义哲学论坛”上,奥地利学者瓦尔特·恩斯特指出,现代欧洲科学自伊始便痴迷于通过阐述分化、歧视和等级划分把人类区分开来,尤其是在性别、阶级和种族等方面。尽管在20世纪已经受到来自妇女解放运动、非殖民化运动和科技进步的挑战,但这些区分仍在发挥作用。因而,我们需要探索一种理解人类复杂关系的模型,以便溶解一些具有压迫性的区分,消除支撑它们的概念力量。笔者也以《以关怀伦理路径构建全球健康共同体》为题发言,回顾休谟的道德情感主义传统,阐释当代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如何继承和修正这一传统强调道德的关系性、情境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共生性,把儒家的“关爱”与女性主义“关怀”相比较,得出中西方伦理学都具有尊重生命、关怀和关爱他人、注重群体生命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恰好是构建全球健康共同体的伦理支撑和路径。“国际女哲学家学会”也以“学术中的女性”为题组织圆桌论坛等活动,来自不同国家的女学者一起畅谈自己的学术经历和体验,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共同展望女性在哲学领域的发展,共创全球女性发展的未来。

    (作者为清华大学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标题:对话“跨越边界的哲学”共创全球女性的未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