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解读会计信息化新规!
来源:四大新鲜事儿
导语
2024年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以下简称“新会计法”),首次将会计信息化写入会计法,提出“国家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鼓励依法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会计工作”。在此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已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和企业财务工作的重点之一。
普华永道作为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机构,深刻理解这些政策的重要性,并致力于帮助客户适应这一变革。本文将针对企业如何响应新规、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水平,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修订背景
随着数字经济纵深发展,会计信息化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财会〔2013〕20号)、《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7号)、《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财会字〔1994〕27号)等原有规范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要求,需要加强对数字经济环境下单位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
财政部在原有规范的基础上修订发布《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及《会计软件基本功能和服务规范》(以下简称“两项规范”),是贯彻落实新会计法的重要举措之一,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会计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并完善会计信息化的制度体系,构建一个更加健全和高效的会计信息化体系。
1. 两项规范修订的主要变化
2. 关键时间点
财政部要求两项规范施行前已投入使用但不符合本规范有关要求的会计软件,应当自规范施行之日起3年内进行升级完善,并达到要求。
本次规范通过第四十五条也首次明确了财政部门对于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是否符合两项规范拥有监督权,也使得财政部门依法监督,企业依法实施,软件服务商依法提供服务之间形成严密的权责关系。
为确保会计信息化建设符合新规的要求,避免因不符合规定而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企业需积极采取措施,包括对现有会计信息化体系进行全面的检查,识别潜在的合规风险点,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优化和改进。
二、企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方案
普华永道致力于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全面而精细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审阅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和蓝图,从顶层设计、制度建设、会计标准化到业务流程重构,体系化梳理数字化转型脉络,识别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潜在缺陷和改进空间。
1. 以企业会计信息化顶层设计为纲领
会计信息化需遵循全面规划原则,从政策趋势和行业实践出发,结合公司战略与现状,制定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规划方案。方案应明确信息化愿景、目标、框架和策略。同时,构建业务、应用、数据和技术架构,形成应用场景,为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2.以建设配套保障支持体系为基础
通过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为会计信息化建设托底,推动会计工作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满足数字经济环境下的新要求。
组织保障:构建高层支持、跨部门协作的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形成协同工作机制。
制度保障:制定一系列与会计信息化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数据管理、系统使用和安全控制。
流程保障:优化会计流程,嵌入控制规则,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自动防范和监控预警。
系统保障:开发可靠、安全、可扩展的会计信息系统,支持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数据保障:建立数据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加强对电子会计资料的法律效力的认识。
3.以关键领域能力评估及建设为途径
以关键领域能力评估及建设为途径,深入挖掘并精确评估企业在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核心能力,打造一个灵活、高效、安全的会计信息系统,以支撑企业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同时确保合规性和透明度。
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明确会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各个领域与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和责任机制。
业务流程设计:根据自身特点和业务需求,设计合理的会计业务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但不限于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等方面。
会计标准化:梳理业财场景,制定统一的会计核算科目体系、核算流程与核算规则等,提高财务数据的一致性、可比性,将核算与审核规则配置至会计系统,使系统自动生成并审核会计凭证成为可能。
业财融合:将业务流程与财务管理紧密结合,基于数据口径的统一实现数据的共享和流程的整合。
会计数据处理与应用:企业通过高效的数据采集、精确的数据分析、以及智能的数据应用,实现会计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信息安全建设:企业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网络安全等措施,以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丢失。
这场优化与革新不仅是对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的一次深刻反思,更是企业迈向智能化、规范化管理新征程的起点,为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赢得先机,开启财务卓越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