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培育定制化 打造成学校和企业“双向奔赴”的人才发展项目
转自:经济参考网
保障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历来是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则是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化解企业“用工难”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两大问题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教育部“万企进校园”招聘活动,还是“访企拓岗”专项行动,都彰显出企业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太古可口可乐目前在全国12个省市运营着24家工厂,拥有超过100条生产线,员工近25,000名,作为一家深耕中国内地数十载的国际品牌,它对人才招聘有着天然巨大的需求。
在新的就业背景下,对于高校毕业生有意识地制定校企衔接合作项目,前置培养计划,早已是太古可口可乐人才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一项。截至目前,太古可口可乐在全国超过40所高校落地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项目。
太古可口可乐人力资源执行董事郑志良介绍道:“太古可口可乐2030可持续战略有专门章节强调了员工的发展我们特别强调了团队的赋能,因为人才是太古可口可乐健康、向上且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校企深度共创,精细化岗位人才培养
企业需求、高校培养与学生能力之间的不互通、不衔接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痛点”和“堵点”。而校企合作恰恰是一扇互通之门,不仅让高校学子们有机会接近企业和岗位,也为企业参与高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打开了互通之门。太古可口可乐在福建,早在2009年开始和华侨大学开展校企合作,当初仅仅是通过学校在指定专业发布校内招聘信息,到如今逐步拓展了不同专本科院校,因地制宜地根据当地工厂人员需求、院校专业所长,有目的地设置相应的合作项目,有效实现多地开花网罗人才。
而在智联招聘平台发布的《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期望在汽车/生产/加工/制造行业就业的毕业生占比8.2%,高于2023年的8.1%和2022年的6.1%。作为饮料生产型企业的太古可口可乐,近年也感觉到越来越多学校持着更开放的态度和他们沟通校企合作的新模型探索。
持续探索校企合作,这是高校和企业发展的共同需要,通过高校和企业产教融合、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学校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科研和人才优势,而企业则能更好地发挥资据。
对于品牌而言,员工数量多意味着有众多不同细分专业的人才需求。事实上,在太古可口可乐不同的装瓶厂和当地的高校都有不同的合作项目,根据学校的专业侧重于企业所需,“因地制宜”地广纳人才。
一般来说,校企合作最经典的“三把斧头”是企业入校授课、学生入校参观,以及校企联动实践课程。例如,从2021年开始,太古可口可乐湛江太古可口可乐就陆续和岭南师范学院、茂名石油学院学校进行合作,安排公司资深主管级别以上的员工担任客席讲师,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就能对齐现在市场上对技术人员的真实需求和市场动向,更好地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
如何使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加适配社会发展需求,既是学校需要研究的重要命题,也是企业开辟校企合作新路径的指引。
江西太古可口可乐提前和学校沟通企业端的教学结合方式、实践渠道及反馈机制,从源头上与学校现有教学规划紧密结合,并确保有序落地,帮助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会保证适应不同阶段的教学需求。
江西太古可口可乐高级学习与发展主任谢娟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对接江西财经大学的“产教协同育人班”项目。在该项目的实际教学中,江西太古可口可乐会结合课题需求,安排企业内的管理层、资深经理等适合导师担任授课代表。2023年,“产教协同育人班”运行首年即成功招揽了30多名来自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大二、大三学生。
太古可口可乐的校企合作是其提前锁定指定专业领域人才非常关键的一步。除了如江西财经大学是针对财经类人才以外,合肥太古可口可乐与合肥大学有长期战略合作的经验。不仅和专业对口的先进制造学院、生物食品和环境学院等学院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还在学校的三下乡活动、迎新晚会、科技创新项目、融媒体中心建设等方面均开展了全方位合作。也和安徽科技学院、蚌埠学院落地了“人力资源蓄水池精工班”项目。
“学院将为企业提供各种定制化的专题培训课程和智力支持,企业为学院师生开展定期的实践讲座并承担营销实训类课程。借助合作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并为学生就业、实习、创业等提供更多机会。“河南黄淮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乔虹表示,该校早在2021年4月就已经开始和太古可口可乐开始校企合作。随着00后沟通方式的变化,现在还建立了微信互助群。
浙江太古可口可乐也和当地的建德职业技术学校、浙江树人大学开展见习培训项目,由学校每年输送一定数量的机电、化工等专业学生入职浙江可口可乐。
第二,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学校平台为企业培养人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也希望借助学校这类综合知识的大型平台,为企业员工创造一个进修的渠道。在广东惠州,太古可口可乐就与广东省技师学院、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开展“校政企”技能培训,这是一个基于学校平台,由政府背书,提供给公司职工在职进修的课程。当年就有35名广东装瓶厂员工成功完成了为期2年的课本知识+技能实操课程,大部分同事顺利通过国家技能等级考试,获得了机修钳工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最后一种,就是通过真实的商业项目,将员工和学生放在一个真实的商业项目里,让大家更直接的“交锋”及“碰撞”。
2023年,合肥太古可口可乐与安徽大学商学院就开展了一次校企实践活动,通过协调公司人力资源并与销售团队合作,6名安徽大学优秀学子在合肥区域开展为期两周的商业实践活动,基于现有市场情况、区域销售目标等开展商业规划及执行,期间公司会给大家安排相应的员工指导。
在合肥大学的合作超过10年中,每年陆续均从合肥大学招聘新生,目前累计超过80人。专业覆盖较广,食品、机械、营销等等均有毕业生入职就业。其中不乏优秀者成长为公司的经理、主任,在公司取得了很好的职业发展。
综合提升软硬实力,培养具有广阔视野的世界级人才
郑志良表示,太古可口可乐一直把不断提升员工能力为己任,乐意为员工的发展持续投资。他已经在公司工作了34年,从供应链、市场营销到现在HR,在不同的市场上锻炼过。对于员工,太古可口可乐一直全力提供足够的发展平台和挑战的,坚信企业自身是人才培养的孵化器。
管培生是未来企业管理层的人才和活力来源,太古可口可乐在中国内地的24家工厂每一年都会在当地的高校招聘管培生。过去三年,每年大约会有50名左右的应届毕业生会加入其管理培训生计划。太古可口可乐管培生的专业不只是局限在市场营销、供应链、工程专业,有很多是非常特别的科目,例如心理学、历史学等。对于此,郑志良解释道,因为太古可口可乐是一家全球性的饮料公司,但我们又是有多个地方装瓶厂的公司。这样的特质要求公司的管理层要有广阔的思维和视野。
太古可口可乐在管培生入职后,开启为期三年的“轮岗计划”,既能让管培生拥有充分的时间熟悉公司业务流程,还能更好地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管理岗位,“从轮岗到定岗的过程中,公司非常欢迎大家跨功能组轮岗乃至定岗,比如物流的管培生也可以选择定岗在制造或者市场销售,公司并不会设置功能组壁垒。”
2023年入职江西太古可口可乐的管培生支张悦已经完成了她第一年的培训计划。对于公司而言,三年培养发展计划的课程可以帮助管理培训生们全面发展,配以完善的轮岗制,并且安排高管们作为他们的导师,同时通过公司的各种活动让他们参与锻炼,目标是把管理培训生们快速培养成为公司未来合格乃至优秀的管理者。
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系统、完善的培训规划更为重要。除了常规的员工培训计划以外,太古可口可乐一直坚持的是安排应届生的主管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帮助新进员工顺利融入团队,加入工作。
以惠州工厂为例,为了让新入职的毕业生更快适应工作,太古可口可乐开设了“180天培训计划”,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师傅对新人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根据每位员工的不同情况,从安全操作培训到实操培训,通过“我做你看、我说你做、你做我看”三阶段,培养员工实操能力。
培训计划内,公司对每位新人每周进行一对一面谈,答疑解惑,并提供转岗机会,最大限度化解入职伊始的困难和不适应。
事实上除了管培生拥有完善的培训计划以外,每一位太古可口可乐员工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培训规划。郑志良介绍,公司规划培训的考虑点就是“127”,即真正面对面的培训是10%左右,20%是在线的项目培训,70%是在工作岗位上由主管安排其承担或参与具有挑战性的项目,通过真实地经历才是真正的锻炼员工,让员工成长最有效的方法。
惠州厂张国荣2014年入职太古可口可乐,多次获得惠州市和仲恺区表彰,两度被评为仲恺高新区“企业技术能手”,2023年又获得惠州市“市管青年能手”的荣誉。“公司会跟我们一起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并不会说晋升到一定程度就没有发展空间,从工程师到生产经理,再到厂长,每个人都可以和公司一同进步。”他说道。
为打造更为体系化的人才培养机制,2021年10月,太古可口可乐正式启用员工内部培训机构“乐启院”,坚持“提供优质人才供应,助力业务志创新高”。该平台有销售市场学院、供应链学院、数字化学院,包括HR学院、管理学院,都相应设置了不同的课程。在“乐启院”里面,不同的层级和岗位都有其特别规划的学习地图。
2023年,太古可口可乐宣布,未来十年预计在中国内地的投资总额将超过120亿人民币,发展就离不开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作为太古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人才发展的重要一环,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触点,也能为中国不同级别的高校教育代入企业视角与职场实践环节。
太古可口可乐坚信,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持之以恒地为员工发展投入,创造安全、多元和包容的工作环境。正如郑志良所谈到的:“要成为全球领先的可口可乐装瓶集团,我们必须有世界级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