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木哈纳,守望西陲灯火

2024-09-20 06:17:53 - 媒体滚动

转自:农民日报

在斯木哈纳,守望西陲灯火

在斯木哈纳,守望西陲灯火

向西,向西,一路向西。

8月下旬,记者从北京出发,前往中国的西极。从新疆喀什乘车前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驶入帕米尔高原,便见识到了克州被称为“万山之州”的神奇。

一路上,天山和昆仑山的地貌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视觉感官。一轮轮好似被钢刀削过的山脊令人震撼。大红、驼红、浅红、紫红……各种颜色间杂、山形迥异、层次交错的高山一座连着一座。

经过我国最西边的县城——乌恰县,再经过“西陲第一乡”——吉根乡,穿过由昆仑山与天山相夹形成的山口,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中国最西边的村庄——斯木哈纳村映入眼帘。斯木哈纳村平均海拔近3000米,是一个典型的以放牧为主的柯尔克孜族村庄,生活着66户239人。

都说中国版图是一只向东方啼鸣的雄鸡,如果新疆是鸡尾的话,距离首都北京5000多公里的斯木哈纳村就是鸡尾上高高翘起的那根羽毛。

这根羽毛远离喧嚣,静静立于帕米尔高原的西陲边地,镶嵌在一片广袤无垠、耀眼动人的红土之中。在这里,丝路文化、戍边文化、民族文化等多种文化交流融合。

从游牧到安居,流转的行吟牧歌

今年9月是克州建州70周年。一路上,从州里到村里,大家都在为庆祝活动忙碌,到处喜气洋洋。

从1954到2024,简单的数字背后是一幅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

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克州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在克州最西边的村庄,曾经不起眼的斯木哈纳村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北京时间19点,这里依然艳阳高照。在村口向前望去,两侧整齐的路灯和高耸笔直的白杨树交错有致,彩虹色的木质护栏排列在主路两侧,房屋墙上喷着“三治融合”和优美风景画。一群喜鹊在电线上不时停留,鸣声悦耳。

宁静整洁的村庄乍看起来和内地的大部分村庄差不多,就是多了些异域风情。陪同我们的“90后”村党支部书记阿依娜古丽·阿克木阿力说:“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我2018年嫁到村里,那会儿每家还没有单独的厕所,也是这几年村里才大变样。”

提到村里的变化,76岁的老党员江巴依·阿拉普打开了话匣子:“看,我们以前的房子就在那个低洼处。”他指着村子里的洼地说,“以前,我们夏天在牧场,冬天回村居住。那时候,住在石头房里,四处割草游牧,守着牛羊过日子。”

说起往事,江巴依·阿拉普思绪万千,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关于电:“通电前,我们用羊油加上棉花做成的油灯,还用蜡烛,天黑之后基本什么都做不了了。”一旁的女儿萨吉代姆·江巴依插话:“那时晚上的娱乐活动只能看有没有月亮,月色下小伙伴还可以玩游戏,没月亮只能回家睡觉。”

上世纪90年代,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里修起了路,通上了自来水。2008年,村里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政府援建的抗震新房,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从低洼地搬到了现在的住处,能住上城市化标准的套房,是我们牧民祖辈都不敢想的事。”现在的房子前有院、后有圈、中间有个小空间,被喻为西陲“小洋房”。

当历史时针指向2013年,这一年,“精准扶贫”政策的春风吹进了斯木哈纳村,更大的变化悄然发生。

2013年6月3日22时,随着一声通电指令的下达,斯木哈纳村正式通电。总投资364万元、总长18.2千米的10千伏输电线路翻山越岭,从吉根乡架设到了斯木哈纳村,村民用上了国家电网输送的“放心电”。一排排电缆不仅给村子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电力,还把大山深处的村民与山外的世界紧紧相连。

有了稳定可靠的电,就看到了光明,就有了奔头。通电后,村里铺了柏油路,有了三大网络信号,还通了快递。

在村子中间的惠民超市,老板拜达丽罕·穆萨高兴地说,有了稳定的电,超市营业时间也长了,一年纯收入5万~6万元。

2019年斯木哈纳村家家户户安装了电采暖,告别了烟熏火燎、灰头土脸烧煤取暖的年代。拜达丽罕·穆萨算了一笔账,斯木哈纳村一年供暖6个月,烧煤一年要五六千元,现在用电采暖,只需1000元就够了,方便又干净。

阿依娜古丽提到的厕所问题在2020年得到解决。“以前村里只有4个旱厕、一个澡堂,洗澡和上厕所很不方便也不卫生。”当时乌恰县应急管理局到斯木哈纳驻村的第一书记朱国华排除困难,带领村干部从喀什买原料建厕所,贷款了5万元示范带头干。

“现在每家每户建了厕所,还安装了马桶、热水器、洗手池,幸福指数大大提高了。”阿依娜古丽说,这中间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因为村民普通话不太标准,会把朱国华叫成“中国话”书记,没想到交流多了,村民的普通话水平全都得到了提高。

从护边到兴边,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吉根乡有着绵延上百公里的边境线,大小数十个通外山口和河口。雄浑的帕米尔高原孕育出了体格强健、意志坚定的柯尔克孜族,使他们成为祖国西大门最忠实的守护者。

在吉根乡布茹玛汗·毛勒朵纪念馆内,摆满的奖状奖章中有一枚格外耀眼。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29日亲自为布茹玛汗·毛勒朵颁发的“人民楷模”荣誉奖章。

这枚奖章背后是布茹玛汗·毛勒朵几十年如一日爱国守边的感人故事。她从上世纪60年代成为第一批护边员开始,5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的冬姑拉玛山口上。每到一处见到一块石头,她就会在上面刻上“中国”字样。

斯木哈纳村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自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1967年,这里一直都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驻守,1967年以后,这里成为克州军分区牧场,1984年撤销牧场,划归吉根乡第四村民小组管辖。斯木哈纳人世世代代在这里放牧,也肩负着守卫边疆的重任。

在斯木哈纳村的第二天,阿依娜古丽正要送护边员阿迪力·穆萨和图尔迪布威·胡吉尼亚孜前往执勤点,记者便随同前往。

沿途行进,道路蜿蜒曲折。行驶到高处,护边员们学习布茹玛汗大妈把刻下“中国”字样的石头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与远处用石头堆成的国旗、党旗交相辉映。通往执勤点的路途并不平坦,车辆沿着崎岖的道路颠簸前行。“这路可真难走啊!”记者不禁感叹。

“现在已经比以前好太多了!以前,这里根本没有路,全靠骑马或步行。从村里到执勤点,短短5公里的路程,要走上一整天。冬天零下二十几度的天气,骑马太冷,只能靠走路取暖。那时候,执勤房还未建成,一瓶水、一个馕就是巡边的全部干粮。”阿迪力·穆萨说。

阿迪力·穆萨的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护边员,也是村里的第一批党员。他回忆:“自记事起,父亲放牧时都会义务巡边,阻止人员和牲畜越境。一干就是一辈子。”

2006年,阿迪力·穆萨从父亲手里接过马鞭,加入了护边员队伍。每月有10天时间他都在边境线上巡逻探查。“21公里的巡边路,我们每天都要走一遍。”

“以前,边界线只以一条河为界。2017年,为了加强边防安全,拉起了铁丝网。”阿迪力·穆萨说,“那时候,全村能干活的年轻人都来了。有的地方地形复杂,我们只能把铁丝扛到山上,肩膀都磨出了血印。尽管每天工作12小时,也只能拉一二百米,用了3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2009年,阿迪力·穆萨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9年更是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

在斯木哈纳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护边员。这里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每一座毡房就是一座哨所,每一个牧民就是一个哨兵。”在漫长的边境线上,“红旗飘飘”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爱国精神早已融入斯木哈纳村村民的心中,他们日复一日地与边防官兵携手共同构筑起边境的坚固防线。

2017年开始,结合守边护边的实际需求与富民固边的政策,护边员们的待遇得到了显著提高。平原地区每人每月可获得2000元补助,高原地区每人每月2600元。“这几年,护边员们有了专门的执勤房和宿舍,还通上了电和自来水,可以在这里读书看报、做饭、学习普通话,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阿迪力·穆萨说。

“但从长远来看,要做到固边富民、筑牢边境防线,还需要提升牧民的自生动力,特别是实现在辖区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守边与发展两不误。”这是吉根乡党委书记马小亮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目前也正在进行有效探索。

从固边到富民,边陲小村唱响丰收赞歌

20点30分过后,夕阳开始西下,绚丽的晚霞渐渐从天边漫了过来,染红了天空,斯木哈纳村也迎来最热闹的时候。

在距离斯木哈纳村不远处的山头,矗立着中国西极地标——西极塔。每当临近日落,全国各地的游客不远千里、万里奔赴而来,就为了等待祖国最后一缕阳光。

2019年,随着这一地标性建筑的建成,西极塔成为西极国门和“一带一路”的象征符号,也按下了斯木哈纳村旅游发展的启动键。

按照州政府的发展思路,马小亮很快找到了吉根乡因地制宜贯彻执行国家“兴边富民”战略的方向。

吉根乡每年有长达半年的冬天,同时土地多为荒漠戈壁不适宜种植,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草场载畜量有限,牧民的增收空间越来越小。马小亮认为,守着西极这个得天独厚的金字招牌,唯有发展旅游业才能让吉根乡从根本上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拓宽牧民致富领域,增强牧民致富本领。

锁定目标,说干就干。乡政府很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

为了吸引游客,乡政府组织年轻人制作大量视频,“到‘中国西极’看祖国最晚的日落”的视频和文案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

为了留住游客,自2022年起,斯木哈纳村在吉根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引导村民将闲置房屋改造成特色民宿。游客纷至沓来,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民宿可以接待十几位游客,一个床位一晚100元,客满的时候住宿加吃饭一天的收入就有2000多元。通过开民宿,我现在微信上的游客朋友就有1000多人。”萨吉代姆·江巴依家是村里第一批进行民宿改造的,她把民宿装饰得极具民族特色,让游客一进屋就感受到别样的柯尔克孜族风情。

目前,斯木哈纳村民宿已增加到23家,2023年民宿收入达47万元,户均增收2万多元。

距离斯木哈纳村不远,就是我国最西端的口岸——伊尔克什坦。这里也是游客热衷打卡的地方。

伊尔克什坦口岸可以溯源到2000多年前的汉朝时期,历史上曾是南疆地区最大的贸易口岸,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这条通道再次恢复千年前的繁荣景象。千年后边关的晚霞依然瑰丽雄奇,沟通中外商贸的驼队已变为载重更多、速度更快的运输车队。

一辆辆满载出口物资的集装箱卡车排成长队在这里等待出关。“我是从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州过来中国拉货的,到喀什拉灯具再回去,往返只需要3天的时间。”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货车司机萨玛提别克这个月已经来回跑了三四趟。

随着边关贸易的繁荣,斯木哈纳村民搭上了“一带一路”致富快车,目前村里已有16户村民在口岸开起了饭店和餐馆。

回想10多年前村里连电都不稳,现在短短一两年,斯木哈纳村已完全与时代接轨,吉拜克·阿克木觉得跟做梦一样。“10年前,我们一年一次卖羊卖牛的收入只有1万多块钱。”他们一家在2019年实现脱贫,“现在我们干护边员、开民宿、开餐厅、开商店,可选择职业特别多,一年的收入能有6万多块钱。”

去年,斯木哈纳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村里第一次实现了分红。“每人532元,我家8口人一共领了4000多元。”吉拜克·阿克木说,“现在日子太好了,你看,我爸爸现在都穿上了西装,多精神。”吉拜克·阿克木说着帮一旁戴着白毡帽、穿着笔挺西装的父亲整了整衣领。

现在到了旅游旺季,西极人潮涌动、车流不息,乡里和村里的住宿、停车都成了难题。为了能更好地留住五湖四海的游客,吉根乡政府又创新举措,打开乡政府大门,免费为游客提供停车、露营、充电、开水、淋浴等服务。

马小亮还在短视频平台为“中国西极”代言,推荐游客到斯木哈纳村的民宿住宿。

乡政府的“宠客”行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我们在网上刷到西极的视频,一直念念不忘,就想来看看。”来自福建的李先生退休后,不远万里带着老伴自驾房车来到斯木哈纳村。

随着边疆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吸引着年轻人才来此建设祖国边陲。视频的火爆离不开吉根乡宣传办主任李雅轩的努力。今年25岁的李雅轩通过校招来到吉根乡工作:“我大学专业是广播电视编导,来这里工作以为专业没用了,没想到制作的短视频让吉根乡吃到了时代的红利。”

刚毕业的大学生依热斯拜克·依斯曼也回到斯木哈纳村,目前在西极塔景区做管理,并且创办了民宿,带动周边农牧民一起创收致富。

8月底正是新疆牧场丰收时节,斯木哈纳村也迎来最忙碌的时间,白天村里几乎看不到人。

在村里368亩的集体草场,牧民们忙着收割牧草,储备牲畜过冬“口粮”。大马力拖拉机带着割草机来回穿梭,所经之处留下一道道草带,空气中弥漫着牧草的缕缕清香。在割草机、拢草机、捆草机等机械的协同作业下,牧草被迅速打包成捆。

“以前打草得花上20天的时间,现在有了机械化设备,大概一周就能收完。”阿依娜古丽和家人一边收着牧草,一边跟记者说。牧民们忙碌的身影在草场上交织,成为金秋草原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机械化作业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产方式,他们的生活也在历史的洪流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沧海桑田,山河巨变。如今,天山和昆仑山依然巍然耸立,克孜勒苏河和膘尔托阔依河仍然在这里静静流淌。斯木哈纳村却犹如破茧之蝶,华丽蜕变,绘就了一幅璀璨夺目的小康图卷,万千灯火辉映夜空,照亮了通往幸福家园的康庄大道。

1984年

斯木哈纳村划归吉根乡第四村民小组管辖

1996年

村里通上了自来水

2013年

国家电网的大网电送到了村里

2019年

全村实现脱贫摘帽,中国西极地标——西极塔建成

2022年

村民将闲置房屋改造成特色民宿,吃上“旅游饭”

村集体收入

2019年 16.6万元

2023年 30.8万元

人均年收入

2010年 1505元

2019年 10060元

2023年 26000元

民宿数量

2023年 19家

2024年 23家

合作社分红

2024年,合作社分红140262元

民宿收入

2023年,民宿收入47万元,户均增收2万元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