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大批人,会被直接干崩溃!

2024-09-20 07:05:14 - 米筐投资

今天我们讲几个扎心的事实。

1

第一个事实,保障房和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关系!

就算你从来不关心房地产,也一定知道今年开始,中国房地产的新模式“双轨制”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是一件大事。

于是有一种说法流传深广,也颇有群众基础——

说,房地产的模式已经变了,要从过去卖地、卖商品房的模式转变为商品房+保障房,两条腿走路。以后呢,保障房的份额会越来越高,而商品房的时代会闭幕了。

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不对!

因为你要算账啊。就算房子是蒸馒头,也要先出钱买面粉啊。更何况是房子呢?

我们以深圳为例,全深圳有300万个家庭,就按照每家每户都买一套普通刚需房,500万来计算,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呢?

15万亿。

对房地产行业稍微有点认知的都知道,这15万亿,最终有70%都进了政府的腰包里。

也就是10万亿左右。而这10万亿也被称为财政收入。

我们现在享受的什么上学免费、地铁票很便宜,还有绿化、路灯、消防、公安等等各种各样的开销出自这里。这也就是之前说的,土地财政养活了这个城市的开支。

现在呢,按照关于双轨制的说法,假设我们商品房和保障房一半。但是保障房说白了就是薅政府羊毛。

商品房卖500万,保障房卖100万。

于是大家就会发现问题了。

商品房的一半还是7.5万亿,但是保障房只能收1.5万亿了,所以这里面就有6万亿的差距了。

如果将来真的是一半商品房+一半保障房,仅仅一个深圳就少掉6万亿。

那么放眼全国,可以少掉一两百万亿。

这么多钱,从哪里来呢?

或者再直白的一点,如果少了这一半的财政收入,所有现在财政补贴的项目都降难以为继。

地铁不用盖了,水电煤交通都要涨价,甚至我们吃的大米、粮食、猪肉都有国家补贴,都要涨价。

所以说我们的国家能不能造几万套、几十万套、几百万套的保障房,不可以造这么多。

一个健康的社会一定是95%的人都要正常交税的。有哪些人可以不交税的?

困难家庭、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等等社会的弱势群体。国家给你一个保障房,帮你安置一下就可以了。

正常的有手有脚健康的年轻人,是不可能给你分配保障房的。

当然有人说,现在不是上头下场收储,然后把这些房子变成保障房吗?

这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上头确实让各地方政府积极收储,却从来没说过把这些房子变成保障房啊!

2

第二个事实,很多人正在被恐慌性卖房。

特别是今年,几乎每天都会被很多粉丝问,我手里的房子要不要卖掉?

通常我都会问他们三个问题。

第一个你着急用钱吗?

第二把房子卖了,你计划拿这些钱做什么?

第三你买房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大多数的答案都是,也不着急用钱。卖了,好像也没有什么好的去处。目前这个价格比曾经的高点价格跌了30%。(注意,很多朋友把原本高点可以到手的钱算进了亏损里面。)

现在你恐慌性卖房,你图啥呢?

根源就是一点: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慌。

现在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吗?

未来房子和人一样,都要交养老金,你有钱交养老金吗?

这些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就算是你穿越到10年后来回答,站在不同角度,答案一定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这几天东北证劵的大首席付鹏在凤凰湾区财经论坛演讲,说今年债券收益率大幅走低,这就说明是全社会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不足,就导致各行各业都很卷,大家都感觉到赚钱很难。这句话一出呢,一下就把很多人的共鸣给喊出来了。大家都疯狂的留言,良心经济学家,敢讲真话等等。

你说这么大的首席,他看问题能不全面吗?

也不全面。至少23年、24年近两年以来,国内高端装备企业、新材料企业、精密加工企业、数字化系统集成企业、量子科技企业、航天与低空经济企业、生物基因的企业,甚至芯片、光电、自动化、核能等等诸多产业链,都没有出现所谓的企业投资回报率不足这件事儿。

而且这里面很多企业的年增长都是1倍、2倍的翻,订单排到26、27年的大有人在。

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谁对对错,只是想说,你不要被恐慌。

再怎么说,目前的市场是已经基本见底了,触底之后必会反弹,只是时间的早晚和幅度的大小而已。

有时候你想一想,你在六七十岁的时候,手里有五六七八套房子,每月收租,想想都美啊。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智生产力好不好?很好,很高级,但是和你我有什么关系?在新的分配方式出现之前,我真的没有看到任何比房子更靠谱的事情。

3

第三个事实,五年一次,中央再次定调,各地区的发展格局迎来了巨变。

很多人对三中全会的认识还是不足。

比如今年7月的三中全会上,中央再次明确以后区域战略要在整个国家宏观利益的框架下,向着中央安排的定位功能去前进。明确要求各个地区的小步调要首先服从全国的大步调,有限的资源不能再撒胡椒面了,必须把资源集中给到最优质的地区的选手。

因为未来的格局基本确定就是一强三圈三保障。

所谓一强,就是东部的现代化。

他们的核心任务就是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的转型。

而三圈,就是长三角,粤港澳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

他们将会是大国经济最重要的发动机。

三保障就是中部、西部、东北。

他们将会淡化竞争的角色,而是持续作为保障和后勤的角色,为东部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

总之,一条清晰的战略链已经出现,接下来更地区要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分工明确,各有所命。

那么落地到普通家庭,比如咱们河南人,你首先顺应趋势。其次顺应趋势配置资产!

4

第四个事实,在中国,未来五年、十年,不是所有的城市能级都能往上走。

如果你看了足够多城市,看每一个政府他们的出牌的次序,他们的战略,最后你会有一个直观的冲击,事实上中国的城市战底牌已经出来了,最终的胜负已经非常清晰了。

当然,还有一些城市在抓紧力量往上冲,争取充当其中一员。

比方说天津在努力的想要和北京连成一片,争取形成一个环渤海湾区城市带。

义乌为了吸引核心产业链做了100亿的投资,要举全市之力要托起产业链条,非常努力想要挤进长三角的核心圈。

但其实我们知道,最终中国大部分的地方努力的意义不大。

所以全中国不是所有的城市能级都能上来。这一点你心里一定要清楚。

与之相对的是,未来五年、十年,中国有两个湾区会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

他们是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

未来十年,这两大湾区商业机会最多,资产价格最好,在全球范围之内最有影响力。这是因为在全球范围之内,也把长三角和粤港澳当做了全球可流通资产的重要驿站。这两个湾区的资产已经纳入了全球资产圈。而资产一旦得到了全球的灵活配置,它就有了价值。

如果你有机会进入两个湾区,或者让你的孩子有机会能够进入两个湾区,对你,对你的家庭会很重要。

特别是我们河南人,为什么是特别,不用说,身为河南人相信大家会共情的。

你要想明白一件事儿,要顺着大的势能往上飘。最终你会享受人口聚集带给你的持续红利和上升预期。

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你的一辈子,你都会享受它的红利。

大家目前可关注的城市有好几个,深圳、广州、杭州、苏州。关键是你的购买力了。

如果你想要低成本先上车,目前最佳选择就是苏州园区的某两个项目。

其中最典型的项目先引诱一下你。

这个项目是苏州园区(对标郑东新区)核心区的项目。

是国央企开发的精装修、低容积率项目项目,门口有九年一贯制学区。(和苏州顶级名校星海学校紧密关联。在苏州,读星海,等于一只脚跨进985)。

门口是地铁口,已经通车。能实现一站进高铁站,十几分钟就能去上海。

也是金鸡湖湖东(对标郑东新区CBD)3公里范围内唯一在售项目。

当然,更王炸的来了,独家付款方式,首付只要0.5成就可以上车,还可以拖一年还月供。推迟1年按揭还月供。

最后,按揭还能5年先息后本。

你心动了吗?本周米宅苏州城市考察团千万别错过。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