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卫星产业崛起,创新驱动下的“大航空”时代

2024-09-20 14:49:51 - 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记者纯钧】从SpaceX的“星链”到北斗导航的“遥感定位”,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商业卫星作为航天技术与市场需求深度融合的产物,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应用领域,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提及“卫星产业”很多人会联想到科创圈内火热的“大航空时代”设想,“大航空”产业与“人工智能”产业现在并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展领域。如今这个领域的热议表面上是因为埃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和他大胆的“火星殖民计划”过于亮眼而引发,更多实际上因素是发展大航天产业的技术积累已经达到了可以商业化、产业化的阶段,而且市场对于“大航天”产业的实质性需求已经产生。

商业卫星产业崛起,创新驱动下的“大航空”时代

在商业应用层面,除了SpaceX建造、运营的“星链”可以为全球没有完善通信基础设施的地区提供一般性的通信信号外,在我国围绕卫星商业化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应用挖掘。

其中,在卫星导航到卫星遥感方面,不仅实现了北斗导航定位在各大主流地图APP上的全覆盖,而且在面向B端需要更为精密的卫星数据方面完成了商业化落地。

例如,超图软件作为我国地图大数据与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利用自身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方面的研发,通过持续创新以及独具特色的精益敏捷研发管理体系,以逐步打通卫星遥感数据获取、处理、管理、分析到应用的各个环节,实现遥感GIS全链条应用落地。

在C端应用方面,除了传统的导航定位功能,利用卫星云图进行天气预测的各类具有高准确性的气象APP也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墨迹天气高级副总裁黄耀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与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希望用更高准确度的气象预测来指导出行,这促使气象APP重新受到市场关注。”

此外,近些年各大手机厂商针对大众旅行所开发的“卫星通讯”功能,也为产业商用化进一步打开了市场窗口,华为mate系列就是其中代表。据《2024年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将达2.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3%。仅2023年,中国商业航天投资事件共18起,披露融资金额达87.6亿元人民币。

那么,是什么原因带来了如此大的市场规模呢?

相关专家认为,首先,卫星的发射和研发的成本大幅度地降低,直接促进了商业航天的发展。目前,卫星的“微小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一箭多星”未来将成为常态,这就为卫星满足多样化商业需求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是市场对卫星产业的真实需求的迫切性在不断上升。通过提供精准的卫星导航、通信和遥感服务,商业航天在农业、林业、智慧城市、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了解到,如果摆脱地面束缚站在“空、地”角度下去思考会发现,由于卫星的出现,让人类眼界真正实现“二维”到“三维”的跃迁。在前几年的互联网产业圈里流行着“降维打击”这样的术语来形容对行业有革命性变革的商业事件,那么对于卫星产业而言似乎应该被定义为“升维产业”其中的商业机会和前景应该不言而喻。

展望未来,商业航天的发展前景令人期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扩大,商业航天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其独特的价值。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商业航天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降低发射成本、拓展服务领域、加强国际合作等,都是商业航天企业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