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考

2024-09-20 17:05:15 - 媒体滚动

转自:前线理论圈

从世界范围看,通过照抄西方现代化“作业”真正跻身现代化的国家几乎没有。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考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扎根中国大地、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我们要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个中心任务,继往开来,奋发进取。

体现“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长河的重要篇章。从世界范围观察,现代化体现为各国相互竞争和保持世界发展前沿水平的行为及过程。在国家间你追我赶的历史长跑中,发达国家可能掉队,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后来居上。从现代化发展历程来看,现代化大体与西方工业文明相伴而生,但不同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途径不可能整齐划一,必然具有适合自身特点的多样性。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命题。同年3月23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提法进一步精炼为“中国式的现代化”。

现代化从欧洲发端并逐渐扩充至全球,由此引发一系列引人深思的“现代化之问”——现代化到底是少数西方国家的“专利品”还是世界各国都能努力追求的方向?现代化道路到底是千篇一律还是丰富多彩?到底是跟在西方世界后面亦步亦趋还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服务于资本扩张的意识形态诉求,西方流行的现代性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是唯一可行的模式,其他国家只能借鉴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走上发展之路。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二战以后,一些后发现代化国家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照搬先行现代化国家的条条框框,不仅没有快速发展,反而出现“水土不服”,为本国发展埋下诸多隐患。从世界范围看,通过照抄西方现代化“作业”真正跻身现代化的国家几乎没有。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众多大事、难事、要事的亲历者,邓小平以清醒的历史自觉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同时“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并对“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这两个重要特点作了详细阐释。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是对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充分考虑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体现了邓小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良作风。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考

“三步走”战略使现代化建设更加可感可行

为了实现现代化这一宏伟蓝图,我们既要有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又要保持持续用力的历史耐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提出追赶“亚洲四小龙”和西方发达国家的设想。从这个时期开始,邓小平深刻思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步骤,逐步形成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邓小平对“中国式的现代化”步骤安排的总体设计,经历了从“两步走”到“三步走”的探索过程。邓小平把深邃的历史远见投向即将到来的21世纪,开始酝酿思考中国跨世纪的发展,最终形成规模宏大、思虑精密的“三步走”战略。“三步走”战略,从提出到完善,前后经历8年时间。这个战略从对20世纪最后20年的规划到对中国发展至21世纪中叶的长远规划,有着既脚踏实地又引领时代的清晰规划部署。在此基础上,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阐述“三步走”战略。“三步走”战略由此家喻户晓,成为激荡人心的时代强音。

党的十九大在回顾“三步走”战略时指出:“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分析国内国际形势和我国进入新时代之后的发展条件,党的十九大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作出“两个十五年”的“两步走”战略安排,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进一步部署安排,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前景。由此可见,我们党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日趋成熟的过程。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考

现代化建设精准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

推动生产力跃升的现代化不应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避免出现贫富悬殊、两极分化问题,是推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如同车之双轮、鸟之双翼,是高效生产与良性分配的关系。生产决定分配,且分配具有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更高动能、更有效率的生产。唯有生产、分配相得益彰,共同富裕才会水到渠成。

共同富裕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共同富裕的“共同”,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共同富裕的“富裕”,凸显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本质要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多管齐下,多措并举,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全国人民念兹在兹的现实问题,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永恒课题。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和长期积累的远见卓识,主张“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强国家综合实力。邓小平在1978年12月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批评了长期以来收入分配上存在的“大锅饭”“平均主义”现象,强调亟须打通束缚生产力的卡点堵点。始终呼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的邓小平指出:“赏罚不明,干和不干一个样,甚至干得好的反而受打击,什么事不干的,四平八稳的,却成了‘不倒翁’。在这种不成文法底下,人们就不愿意去动脑筋了。”

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尽一致,西、中、东部地区也呈现出鲜明的发展梯度特征。邓小平基于对人民期盼的深刻体悟,对如何做大“蛋糕”进行科学谋划。其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资源配置方式,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在“手中有粮”“国库充盈”基础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其二,独立自主不是盲目排外,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共同富裕的澎湃动能,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个驱动引擎。其三,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人和地区在发展中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在批判“平均主义”的同时,邓小平鼓励“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打破“一刀切”“清一色”等思想藩篱,体现“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价值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众志成城,尽锐出战,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过8年接续奋斗,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减贫目标。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中国式现代化将深刻影响世界现代化格局。一个动能更为澎湃、空间更为广阔的中国大市场也将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

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探索、开创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不畏艰险、勇挑重担,作出了浓墨重彩的历史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作者:任晓刚,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智库中心书记、主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章来源:前线客户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蔡庆悦

网络编辑:崔天琪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