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8700+保荐代表人,分类名单迎“更新”!

2024-09-20 20:56:00 - 证券日报之声

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周尚伃见习记者于宏

    保荐机构在显著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促进市场资源配置高效优化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积极角色。而保荐代表人(以下简称“保代”)的专业素养、执业操守及其所展现出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则是影响保荐机构能否充分发挥其职能效能、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的核心要素。

    今年是保荐制度实施的第二十个年头,二十年间,保代数量从最初的609名增员至8700多名。为落实新“国九条”关于“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分类名单制度和执业声誉管理机制”要求,按照证监会有关工作部署,强化对保荐代表人的声誉约束,将“申报即担责”要求落实到位,促进提升执业质量,9月20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发布《关于修订<证券公司保荐业务规则>的决定》,完善保荐代表人负面评价公示机制。

    2020年12月份,中证协建立了“保荐代表人分类名单”,其中,分类名单A(综合执业信息)为全体保代综合执业信息名单;名单B(机构验证类)为专业能力水平评价测试结果未达到基本要求、所在机构验证其专业能力的保代名单;名单C(处罚处分类)为最近三年内受过证监会行政监管措施、行业自律组织纪律处分或自律管理措施的保代名单。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9月20日,证券行业保代数量达8725人,其中,保代分类名单A(综合执业信息)显示,水平评价测试达到基本要求且无违法失信信息的保代有8332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95.5%。

    自“保荐代表人分类名单”建立以来,在行业内外得到广泛关注和使用,对保荐代表人的行为起到了较强的规范作用,促使其更加注重执业声誉,有助于增强其责任意识、提高其执业质量。近三年内,共有295名保代被采取过证监会行政监管措施、行业自律组织纪律处分或自律管理措施。其中,今年以来,就有98名保代被采取过上述监管措施。

    具体来看,根据本次修订后的《证券公司保荐业务规则》,中证协对A类名单做进一步完善,增加了项目撤否信息;并在A、B、C三类名单基础上新增一项保荐代表人分类名单D(暂停业务类)。调整后的分类名单将促进保荐代表人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边界和执业风险,更加尽职尽责地开展工作,有助于加快保荐代表人的优胜劣汰,强化自律约束,提升行业整体的执业质量。

    一家上市券商分析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可以看到,上述一系列举措旨在强化保代的责任及合规意识,进一步压实投行‘看门人’责任。此次在A类名单中纳入项目撤否信息的举措,不仅增强了评估体系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还促使保代更加注重项目质量,提升专业能力。同时,新增D(暂停业务类)名单更是对保代责任意识的强化,通过实施公开透明、严格规范的评价体系,让保代明确知晓自身的责任范畴与执业行为的边界。”

    记者8月中旬从券商处获悉,中证协拟建设投行业务自律监管平台,优化底稿目录报送功能,提升投行业务自律管理工作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其中,为提升投行业务相关信息的报送效率,券商需通过“证联链”将相关信息报送至投行业务自律监管平台。具体来看,中证协拟在底稿监管系统和质量评价系统基础之上,整合形成投行业务自律监管平台,用于支持中证协投行业务电子底稿目录管理、投行业务电子底稿抽查、投行业务开展情况管理、保代执业行为信息管理、投行类质量评价等五大工作的开展。

    据悉,下一步,中证协将不断强化券商的合规风控意识,提升券商及其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服务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编辑孙倩)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