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行间的温度(图)

2023-10-30 04:57:58 - 媒体滚动

转自:天津日报

字里行间的温度(图)

书信是经由写信人用心采撷的属于生活的一部分。品读书信,如同与人聊天,听人诉说心事,琐碎自是难免,各种情绪涌入字里行间也是必然。品读书信时,不同的读者大可各取所需,撷取其中令自己感动的、给自己带来启发的点滴,并视之为自己温热心中所需的养分。倘能如此,这些书信就不仅是来新夏先生的,也为读者而存在了。这正是书信集出版的意义所在。

写信即写心,读信即读人。翻阅《来新夏书信集》,耿直、善良、热心、感恩的来新夏已跃然纸上,坐于青灯下的他正一笔一画、一字一词地向远方的友人倾诉内心所想。我心中总有一份期待,期待着写信之人的人格力量从一桩桩平凡事件中传递出,让我心生敬意,令我反求诸己。

2007年致中国人大清史研究所教授王汝丰先生的信中,来新夏写道:“绍兴一农民孙伟良自学文史,时常写点小文章,尚有可观,最近写了一则《清史稿》正误,希望发表,特寄上,看在《清史通讯》或《史苑》上作一补白,也算对自学者一种鼓励。”为有进取心之后学荐稿,源于一份感同身受的情怀。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着实不易,风吹雨打定不能免,倘若有人给予适当的帮扶,对他本人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及时雨。在给陈垣先生之孙陈智超先生的书信中,来新夏不禁想念先师当年种种。“闭目回思,犹忆课堂情景,宛如昨日,而时光流逝三十余年,夏学殖无成,实深负师教,惟当竭力奋起而已。”平日忙碌无暇回顾大学时光,提笔写信时偶一回顾,无疑是一次精神洗礼。那些悄悄流失的种种美好,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致散文家韩小蕙的书札达61通,自1994年4月14日起至2005年9月27日作结,时间跨越11个年头。这些书札,集中数量最大,内容亦最为丰富、驳杂,读来亦是最为隽永、有趣。

从陌生到熟悉、从礼节充分到轻松自由,来新夏与韩小蕙两个人建立起一段令人怀念的忘年之交。作为编辑的韩小蕙对来先生的敬意,有晚辈对长辈的,也有毕业于南开大学带来的亲缘。韩小蕙陷入辛劳困境时,来先生建议道:“其法是闹中取静,外紧内松,尽管有许多事要做,但总要心中无事。”收入自己文章的《永久的悔》一书出版,来先生想购藏并赠送亲友等,只见他写道:“如果小蕙出面按作者七折(或75%)优惠,则老夫肋条上可少摘下几文钱,发挥点‘高老头’的风姿。”这里的自嘲,颇为合宜,此时两人足够坦诚,说些玩笑话当然无伤大雅。自嘲还有一处,1997年6月25日的信中,来先生谈及自己对林则徐的研究此一时彼一时,二十年前因之受批判,30万字的定稿付之一炬。幸而没有气馁,再成近70万字的巨作。“我也感到可笑,明明一个人做了同一件事,30年间忽天忽地,是不是也算30年河东30年河西。”至此不算完,他紧接着写道:“把这段经过写给你,也许你将来缅怀我时可以作素材。”许多人是忌讳谈及死亡的,他却不,多次谈及极为坦然。这样的友情着实令人羡慕,也只能羡慕。友谊桥梁的搭建,非个人主观意愿即可达成,它实在是需要借助于缘分的。

温度自字里行间传来,是书信集最大的魅力,它让人的情感、信念、意志、品质等元素在方块字中间来回传递,为读者营造出特殊的人之场域。不含蓄、不婉转、不通过各种手法,只是直接朴素地表达。来新夏的一封封短笺即是如此。

读此信,想信之缘起,即友人上一封信为何而写。因见不到上一封,而心生联想,实在是有趣的,如猜谜一般,遐想的空间实在是巨大的;读此信,再想收到此信之人会作何回复,同样是有趣的,亦如猜谜一般。此二种猜谜,答案错了又何妨?如同面对无边无际的生活,遐想或联想,都是有益身心的放松,因之而让生活降速,何尝不是一种福利?

纵观《来新夏书信集》的收信人,固有与来新夏先生年龄相近的朋友,更多的是年轻人。在信中,来新夏没有摆出长辈的资格或老者的资历,而是以一颗平等之心与别人坦然交流,这是可贵的诚意。怀抱诚意的写信,乃心灵的开放。他不仅没有身为大学教授的好为人师之姿态,甚至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这可见出他的谦恭有礼。龚自珍于《己亥杂诗》中写道:“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这首诗说的不正是众多收信人心中的那个来新夏先生吗?尽管他们在集子里是“沉默”的,然而我无比确信,这是他们不约而同的感受。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