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儋州知州罗杰:爱民名宦勤于行

2023-10-30 09:43:00 - 南海网

罗杰,江西南昌人,明成化年间儋州知州,任上廉正公勤,鼎新公廨,广设驿铺,重修孔庙,增立社学,建造桥梁,疏通水利,爱才若渴,礼贤下士,受到民众爱戴。他离任时,百姓依依不舍,号泣随之。因政绩显著,惠泽于民,儋州士民将他入祀名宦祠。

鼎新公廨广设驿铺

成化九年(1473年),罗杰莅任儋州知州。其时儋州的公署简陋,且有不少建筑已经崩坏。罗杰目睹此情形,决定在不增加百姓经济负担的前提下,节省其他开支,重点整修改造公署。

自明成化九年十二月开始,至成化十一年(1475年)十一月完工,耗时两年,罗杰重修了河泊所、镇南巡检司、安海巡检司、布政分司,迁建了海南道,还新建了州正堂、仪门、谯楼、后堂、吏舍、知州衙、州同衙、州判衙、阴阳学、养济院、预备仓等,使整个州署焕然一新。公署是施政的重要场所,罗杰鼎新公署,不仅为政事的开展提供了必要场所,同时也是完善儋州官府职能的举措。

明代儋州知州罗杰:爱民名宦勤于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罗杰创建了恤孤济贫的养济院和贮劝借赈济之粟的预备仓。养济院乃官办慈善救济机构,救助对象是那些不能自养的鳏寡和病人。

在明代,一般来说县以上地方政府都设有一个养济院,位于治所。预备仓是地方上备粮救荒的粮仓,仓谷来源主要有官钞收籴、富民捐纳、犯罪罚赎、官田租米4种,明朝要求每个州县必须设置预备仓,以便一旦发生灾荒,可以就近赈济,使灾民不致辗转流徙。养济院、预备仓虽早在明洪武年间已在全国推行,但在儋州,这两个机构在罗杰任知州后才得以设立。养济院和预备仓的开设,对儋州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古代的道路体系中,驿道系统是重中之重。罗杰十分重视驿铺的建设,他在兴建公署期间,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修了州门铺、十里铺、松林铺、榕桥铺、司徒铺、归姜铺、那骞铺、顿骄铺、何村铺、那落铺、田头铺、沙沟铺、煎茶铺、永村铺、大村铺、抱驿铺、新港铺、大员铺和小员铺,共19所。每铺有正厅3间,东西廊房各3间,邮亭1个,正门1个。这些驿铺直到清代还在沿用,长期保障了警报等信息快速通畅地传递。

重修孔庙增立社学

罗杰下车伊始,也对作为一州首善之地的孔庙(州学)进行了重修,不但修建了殿宇、神厨、馔堂,而且增设号房15间、铜爵32件,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振兴了儋州士子的读书风气。

除了孔庙,罗杰还新建了10所属于初等教育的社学。罗杰之前,儋州的社学已有环厢、归姜、长坡、田头、大村、大员等6所,这远远不能满足儋州初等教育的需求。罗杰来到儋州后,深入调研,“谋之父老,均其地里,择其便宜”,增立了松林、木棠、长安、永泉、颜塘、石门、大英、何村、大水和落基10所社学。

为了建好社学,罗杰不仅从大处着眼,还从细节入手,在社学的具体选址、迁建,教室的朝向等方面,亲自到现场指导部署。

随着社学的普及,儋州入学读书的人大增,如大英社学的设立,使得灶户、疍户子弟也和汉、黎百姓一样拥有自己的学校,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增设作为初等教育的社学,罗杰注意做到了教育的均等化,充分兼顾了各地方、各类户口的教育,实属难能可贵。

建造桥梁疏通水利

罗杰在儋州还做了另外两件惠民大好事,一件是修筑迎恩石桥方便百姓出行,另一件是疏通小江陂保证民众的田地收成。

迎恩石桥位于儋州城外的大江(即北门江)上,桥的所在原来是人们往来频繁的一个通津,名昌江渡。昌江渡过去以简陋的筏子济人,明景泰七年(1456年),儋州知州林庆换成小舟渡人。后来舟毁坏,却没有再置新舟,冬春旱季江水稍浅时,渡河的人要提起衣裳蹚水,到了夏秋雨季,江水变深,过河则经常需要游水,溺亡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解决百姓出行困难的问题,罗杰计划在昌江渡修桥。一开始,罗杰考虑到省费用以减轻百姓负担,打算造木桥。这时,有人向他提出,木桥在海南炎热天气的影响下,容易腐朽,而且木桥本身不牢固,每年六七月雨季,极可能会被大水冲垮,建议罗杰造石桥。石桥造价高,罗杰不忍劳民伤财,就把修桥之事暂时放下。到了明成化十年(1474年)十月初四,罗杰才开工筑石桥。修桥时,罗杰合理利用民力,百姓不用出钱,都乐意出力。

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三月初九,石桥筑成,颇具规模,高一丈,宽一丈,有12个大桥墩,梁长二十丈五尺。桥头离迎恩馆不远,罗杰以“迎恩”为桥命名,众人赞同。这个迎恩馆,前身是宋昌化军知军孙尚建的得月楼,明洪武初,官府在得月楼址建接官亭,为迎接官吏之所,后来毁废,罗杰重修并改名迎恩馆。

罗杰还在新昌渡修石桥。新昌渡在州城南10里的大英都,每当潮涨,人们都无法通过。只可惜在桥开始修造时,罗杰丁母忧归里守制,工程不了了之。

在任上,罗杰还对小江进行了疏浚。小江是大江水自零椎分出的支流,江水绕过载酒堂,至城东门外又汇入大江,灌田百余顷。小江年久淤塞,明成化九年(1473年),罗杰责令业户疏通小江,百姓大获其利。

明代儋州知州罗杰:爱民名宦勤于行

爱才若渴礼贤下士

罗杰在儋州知州任上爱贤礼士。当时儋州千户是砀山人(今安徽省砀山县)张钥,其平素抚恤军民,喜爱吟诗作赋,还组织了东皋诗社。罗杰雅重张钥。明成化九年(1473年),罗杰与张钥合力修成儋州海南道公署,同年,他们还一起重修了东坡祠。张钥后来以征落窑军功,升南海卫指挥佥事。

除了武将张钥,罗杰还与儋州当地的儒士梁成、陈策、陈瓒、王勉、王惠等人交好。

梁成字克功,天堂村人,为人忠实厚道,博学多识,工诗能文,生活简朴。罗杰对梁成非常敬重,他和张钥在梁成的家乡建了一所“天堂书屋”作为梁成授徒场所。书屋建成,罗杰题诗:“岿然作书屋,人望在天堂。蝌蚪石渠富,吾伊午夜长。天涯梁子宅,海外郑公乡。表率归儋耳,能令百社芳。”

陈策字万言,好学能文,有见解精辟的《平黎策》传世,曾隐居挂章,名所居曰“挂章书屋”。罗杰在儋州时,器重陈策的才能,聘他为社学教师。

陈瓒字本洁,平生广泛涉猎书史,有孝行,谨礼节,被提学赵保选为社学老师。陈瓒在薛官都建松台书屋教授弟子,罗杰礼敬他,有一次做客松台书屋,留下一首诗:“登临松下馆,一上一层高。春入诗怀壮,秋催目送劳。奕心成乐事,佳致有余骚。我得江山趣,江山得我曹。”

王勉字朝勉,举止儒雅,言辞谨重,擅长写诗。罗杰请他到社学当教师,还为他居住的地方取名“龙溪耕读轩”。

罗杰在儋州礼贤下士的事迹,于历代儋州的几部方志中都有记载,传为永久佳话。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因母亲逝世,罗杰需返回家乡,儋州百姓闻讯,不约而同纷纷前来送行。路上,百姓依依不舍,哭泣着跟随罗杰走了很远,场面令人动容。后来,儋州士民为了纪念罗杰,将他的牌位入祀孔庙明伦堂右边的名宦祠。(本文史料主要参考万历《儋州志》和民国《儋县志》)

原标题:明代儋州知州罗杰爱民名宦勤于行

责任编辑:陈仕超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