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给现代农业装上“智慧大脑”
长沙晚报10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周辉霞)刚刚落幕的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智能化数字化育秧工厂实现水肥一体化控制,出芽率达到95%;装上智慧眼的收割机能自行识别、自行调整路径,日收割量近70亩……各种智能化的农业作业场景,刷新了人们对于传统农业生产的认知。
而要问哪片展区最有看点,要数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工程机械品牌的农业机械展位了。
近年来,知名工程机械品牌纷纷入局农业机械领域,在融合创新跨界中实现多元发展的同时,更是助推了传统农业提速换挡,稳步迈向数字时代。
来自山西长治的张德华在偌大的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连续逛了两天展会。作为一家经营农业机械的负责人,他此行的目的是观市场、看趋势。
在展会现场,张德华详细了解了一款谷物联合收割机。这款设备前端的浮动割台,如同一排巨大的爪子,形成12道割道,喂入量达到22公斤/秒,作业效率每小时60~110亩,是目前国内最大喂入量、最高工作效率、最大马力、最大割幅、最大粮箱谷物收割机。
“按照市场的行情,目前请人收割玉米,每人每天是150元,得请3个人干一天,才能收割一亩地。要完成机器一小时60亩的收割量,得花费数万元的人力成本。更何况农作物收割对天时要求非常高。机械代替人,效率高,成本优,是规模化农业生产的必经之路。”张德华以自己服务的农户为例,算了一笔智能农作与传统农作的经济账。
近年来,中国工程机械在全球市场狂飙猛进,特别是长沙已成长为“工程机械之都”,培育出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是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长沙工程机械近年在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过程中,将积累的技术底蕴、探索的电动化经验以及产品创新的理念,切入到农业机械领域,研发制造的产品,有效地提升了作业效率、舒适度和适地性,为农民朋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中联重科农机营销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翅说。
赋能现代农业,工程机械企业从农机产品的智能化开发,上溯到农业基础的数字化探索,着力通过数字赋能为现代农业装上“智慧大脑”。
“各种智能农机在田间全流程作业,其实是智慧农业的后端环节了。我们推进数字农业做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就是汇集数据。”中联重科智慧农业相关负责人以水稻生产为例介绍,他们根据水稻种植的过程,划分了播种、分蘖等10余个环节,每个环节又根据作物的具体种植需求,如当地的气候数据、土质数据、播种密度、防病关键、不同生长期所需肥料用量等,细化各种数据信息,实现全过程和各环节的科学化、精准化。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着力变革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长沙工程机械企业通过技术的融合创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业内人士表示,相信未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经验融入农机领域,将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