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怯场怎么办?(特别家教1256期)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经常关注孩子的学习,身心健康容易被忽略。有的孩子有时会出现自卑问题,在人多的时候或者大的场面上就会怯场。孩子怯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孩子的安全感是怎么建立呢?
经常有妈妈问我,孩子总是临到表演开场前就退缩,不敢上台怎么办?可能她们认为我常常面临要上台的情况,应该能为怯场的孩子支招,开出一些消除紧张、建立自信的“良药”。我很乐意和妈妈们分享自己的经验,不过在此之前,先说两个我遇到的情况,也替怯场的孩子们说几句话。
有一次,几组家庭围坐一圈玩游戏,父母和孩子挨个起来做自我介绍,轮到某个孩子时,不管妈妈怎么鼓励,孩子就是不肯开口。妈妈急起来:“叫你说句话有那么难吗?”孩子把头埋得更低了。有经验的老师上前安抚:“没关系,下次你准备好了再说。”孩子好像被拯救了一般,紧绷的脸上才有了一丝轻松。
还有一个,是朋友家的7岁男孩,据说从小就有一种奇怪的“新课恐惧”——每次只要是上新的培训课,他一定闹情绪不肯上场。只要是换了新的场地、来了新的老师或者现场没有他认识的同学,那么他宁愿整堂课都坐在教室外、球场边,绝不主动加入新集体。可是过了这煎熬的第一堂课后,完全不需要什么开导,他就能愉快地加入第二堂课了,交到新朋友,一起打打闹闹、恶作剧,完全没有社交障碍。
这两个例子对照着看很有意思,前面的例子是一个片段,我不知道那个孩子后来准备好了没有,活动后大家就没有见面了。后面的例子因为是朋友的孩子,有长期的观察作为铺垫,孩子的怯场行为被妈妈归纳分析,找到了症结所在,那就是他一直以来对陌生人、陌生环境的适应力都比较差,和那个在游戏圈里不敢自我介绍的孩子如出一辙。不过和第一位妈妈的做法相反的是,这位妈妈没有把孩子强行推进教室,把他孤单无助的状态暴露在老师、同学面前,她只是陪孩子坐在一旁,上了一堂场外观察课:哦,这个老师原来是这样的风格;那个同学有点意思;从这里走到厕所有多远;喝水的地方在哪里……和孩子一起观察,把陌生细细咀嚼,第一堂课的观望行为就变成了有意义的试课。下课时,有经验的老师走过来对孩子说:“今天我们已经见过面了,下次课就是朋友了哦。”
对有的人来说,面对新环境和陌生人,就是比别人压力更大,心理障碍更多,他们适应新环境和陌生人的过程就是更漫长,因为一切意味着从零开始,感觉系统失灵,安全感尚未建立,如果面对的事情还不是自己感兴趣、主动想做的,那么适应过程就会不那么舒服,甚至长时间处于一种防御心理状态,不能跟大家建立融洽的关系。
环境适应困难是一种人格特质,与生俱来,有这种特质的人不代表能力比那些善于社交的人弱。不过,如果始终不能从对陌生环境的防备里走出来,长期处在心理不适的压力下,生活也会变得很困难。
对于那些天生慢热的孩子,妈妈首先要做的是放下比较心;然后,找到自己孩子的节奏,用他感兴趣的点带动他的社交节奏。
第一个例子里,孩子抗拒当众做自我介绍,在妈妈看来是“怯场”的表现,其原因一定是胆怯在众人面前说话吗?我看未必。孩子在熟悉的人面前,在喜欢的话题里都可以滔滔不绝,换个环境就缄口不言,这里面的心理动机是多样和复杂的。也许,新的环境让他的身体感到不舒服,比如空气不流通的小房间、嘈杂的候场区、气味很大的场所;也许,陌生人对自己表现得不够热情,看起来也不像自己的家人那么包容,孩子担心他们可能会不喜欢自己说的话;也许,孩子对这个围坐在一起的游戏根本不感兴趣,那只是妈妈一厢情愿参加的活动,他宁愿去外面玩泥巴,所以想以沉默来表达自己的不情愿。
如果妈妈去分析孩子怯场背后的原因,就会发现有些情况下鼓励根本不起作用,他可能只是不想融入一个他觉得不合适的圈子,不想登上一个不适合他的舞台。考验妈妈的时候到了,如果你能放下自以为是的“为了你好”,和孩子一起退一步,花时间去帮他找到真正适合的环境——让他感到自在又是真正兴趣所在的环境,他会如鱼得水,找到归属感,也得到成就感。
如果妈妈发现孩子尚在观望的状态,他并不是毫无兴趣,只是还没有在新环境里建立起安全感,他虽然不肯走进教室,但一直偷偷地瞄着上课的人,流露出想走近又不好意思的表情。这是个很积极的信号,妈妈可以坐下来,假装需要处理一些事情,给他时间去观察和适应,如果孩子提出“带我去看看” “我可以去吗”这样的请求,装作轻松地答应,就算他反复后悔也不要着急。
试探本来就是学习的一部分,是自我建立的必经之路。通过自己的试探,最终主动走进陌生环境的孩子,会体验到自己对事情的掌控感,从而建立起自信心。
在妈妈的鼓励下终于上场,虽然见效快,却像某些应急措施一样,只是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孩子战胜自我,主动选择的自信建立过程不那么立竿见影,可能需要漫长的观察、尝试、退缩、再尝试,可能会错过一些表演和机会,但我依然觉得是值得的,因为那是他的自我在成长,在一点点构建对这个陌生的、庞大的世界的认识,而唯有他的自我和自信足够强大,他才能在面对自己的人生时不怯场。
——选自图书《妈妈总是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