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兵团如何在粮食连年丰收的高点上继续爬坡攀升

2024-01-24 12:06:47 - 兵团日报

沃野生金仓廪丰

——看兵团如何在粮食连年丰收的高点上继续爬坡攀升

看兵团如何在粮食连年丰收的高点上继续爬坡攀升

看兵团如何在粮食连年丰收的高点上继续爬坡攀升

看兵团如何在粮食连年丰收的高点上继续爬坡攀升

看兵团如何在粮食连年丰收的高点上继续爬坡攀升

看兵团如何在粮食连年丰收的高点上继续爬坡攀升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雪娇

粮食种植面积688.8万亩,粮食总产405.9万吨,增产达90.6万吨,粮食生产创近年来最高水平;玉米两次刷新全国高产纪录,平均亩产1663.25公斤;春播大豆平均亩产467.24公斤,打破全国高产纪录……2023年,兵团再次交上一份底气十足的农业答卷,不仅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兵团力量,也让更多职工群众尝到增产又增收的甜头。

如何实现在粮食连年丰收的高点上继续爬坡攀升?去年,兵团全面开展农作物高产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以点带面全面推广高产模式,提升小麦、棉花、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单产水平。农业提速发力,全面提档升级,田野乡间活力涌动,职工群众端稳“金饭碗”。

农田成为高产田,稳粮增收底气足

仓满廪实,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兵团取得了亮眼成绩。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兵团党委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作为兵团“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千方百计扩面积、提单产、增效益。2023年,兵团实施“两扩、两稳、一提高”战略,积极扩大玉米、大豆种植面积,稳定小麦和水稻生产,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兵团粮食播种面积再创新高,达到688.8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405.94万吨。

2023年,兵团全面开展农作物高产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开始在高产示范、技术集成推广上下功夫。兵团出台《兵团100个农作物高产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方案》,全面开展农作物高产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以点带面全面推广高产模式,整体提升小麦、棉花、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单产水平,交上稳粮增粮的亮丽答卷。

“去年,我种植的108亩冬小麦平均亩产876.4公斤,比2022年增加100公斤,创造了师市冬小麦单产纪录。”七师一三一团十一连职工刘永江说道。

冬小麦之所以实现高产,得益于七师胡杨河市开展的农作物高产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七师胡杨河市严格落实农作物高产创建、示范引领政策,统筹奖补资金,对实现冬小麦高产的种植户给予奖励,激发职工群众争创高产的积极性。

有了“好收成”,就有了“好收入”。

有甜头就会有干头,有干劲就会供给强。去年,兵团充分发挥惠农补贴“指挥棒”作用,将冬小麦、春小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提升至每亩230元,提高职工群众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顺利实施。

“2023年,我种了169亩小麦,地力补贴和农资补贴,还有‘一喷三防’补贴,总共39715元,已经打到我的银行卡上了。”去年,六师奇台农场二十二连种粮大户闫军以冬小麦平均亩产898.19公斤的纪录,获得新疆高产冠军。

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

2023年,兵团打造农作物高产样板,推动玉米、春播大豆、复播大豆、籽棉、水稻、油菜等多种农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不仅牢牢端稳了手中的“饭碗”,而且不断拓展“粮食地图”。

进入寒冬,四师七十一团广袤的玉米高标准田进入“沉睡期”。2023年,七十一团万亩玉米单产1256公斤,连续13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七十一团六连职工刘霖感说:“从播种开始,农业技术人员对品种选择、播种密度、施肥量等进行指导,全程严把质量关,通过技术加持,单产上去了,收入就有保障。去年,我种植的玉米单产1250公斤,收入70余万元。”

四师可克达拉市依托新疆创锦种业有限公司等种业企业,运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职工”利益联结模式,出台各项惠民政策,完善“耕、种、管、收”全过程技术服务等措施,制种玉米亩均产值达到3500元,亩效益超过2000元,真正构建起社员拿“大头”、合作社有“甜头”、企业有“赚头”的企农双赢共同体。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职工群众收入是关键。四师可克达拉市集中力量、集聚资源,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加快智能化、数字化农机装备和设施推广应用速度,通过打造“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千方百计拓宽职工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攻单产、强科技、提标准,2023年,兵团确定创建粮食作物高产示范基地68个、小麦千亩示范方10个、玉米万亩示范片2个、整建制高产团场18个,创设兵、师党政领导指挥田64块,打造了一批优质、高产的粮油作物生产基地,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小麦+”“玉米+”“大豆+”……近年来,间套复种模式在兵团屡见不鲜,各师团不断提高复种指数、耕地产出率,拓宽职工群众增收渠道,筑牢全年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保障线。

“我种了80亩地,第一季小麦产量达到600多公斤,第二季大豆产量近300公斤,加上各种补贴,每亩地收益3000元。”一师十团二连职工孙良中说。

去年,十团推行“一年两熟”种植模式,持续强化政策引导,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最大限度挖掘土地潜力,实现一地双收、粮油作物轮作,保障小麦、大豆、玉米、花生等作物稳产高产,在粮油作物单产和连队整体综合生产效益提高的同时,有效增加了职工群众的收入。

2023年,兵团复播面积51万亩,比上年增加32万亩,其中玉米复播面积16万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大豆复播面积33万亩,比上年增加21万亩。

从“独秀”到“繁花”,做好“土特产”文章

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特则特……近年,兵团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品牌,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兵团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不仅粮食生产“一枝独秀”,特色产业更是“满树繁花”。以十四师红枣为例,当地借红枣发力,打造品牌、延伸产业链,蹚出一条“红枣+”转型升级新路子,红枣成为富民增收的“致富果”。2023年,十四师红枣种植面积23.69万亩,红枣总产达29.34万吨、总产值28.31亿元。

小小红枣,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群众,与做好“土特产”文章息息相关。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选准主导产业、搭建乡村产业发展平台、培育乡村龙头企业,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增值文章,让职工群众获得更多增值收益,成为各师市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

在九师白杨市,沙棘成为当地职工群众致富新宠。

九师一七〇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宋乐介绍:“全团现有沙棘5.2万亩。2023年,沙棘产量1万吨,越来越多的职工依靠沙棘走上了致富路。”

从种苗培育到沙棘种植,从原料初级生产加工到沙棘产业链延伸发展,九师白杨市紧紧依托沙棘主产区优势,促进生态、种植、加工产业协调发展,打造沙棘全产业链条,由公司、合作社、职工采用多种类型的合作方式,完善分配机制,探索“订单收购+分红”“职工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运营模式,努力开创沙棘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七〇团六连职工谢林昌说:“我种了70亩沙棘,通过加工沙棘果,一年收入10万余元,加入合作社后还有分红。”

近年,兵团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蹚出了一条农业增效、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乡村产业振兴路。

搜索

复制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