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定制“营养餐”助力宜宾茵红李提质增效——西南大学宜宾研究院科技成果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2024-03-30 22:48:37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科技网

科技日报记者雍黎

初春三月的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李花盛开,引来了不少市民游玩拍照。来自西南大学植物营养管理与智慧农业创新研究中心的技术服务团队也在当地李树下忙碌着。他们赶在开花时节,为李树提供专属营养餐,给今年该地茵红李丰收打下基础。

该项目作为西南大学宜宾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助力地方产业发展的项目之一,以科技创新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经开出“成果之花”。

量身定制“营养餐”种好茵红李

“开花期是水果产量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团队负责人、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副研究员汪卫星博士在林间忙碌着。他带领的技术服务团队在屏山县茵红李示范片了解茵红李的生长情况,并指导专用肥的使用。

屏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明代开始,屏山人就开始种植李子。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屏山人从原产李资源发现并优选培育出了茵红李。茵红李具有脆嫩化渣、风味甜浓、清香爽口、耐储运等特点,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不过,因为种植技术传统落后,老品种面临着新问题。缺乏可复制推广的优质技术,在市场品质需求升级的情况下品牌效应开始减弱,而且因为肥料过量与不合理施用现象明显,土壤破坏也是一个困扰产业发展的问题。

2023年,宜宾市农业农村局联合西南大学宜宾研究院、西南大学植物营养管理与智慧农业创新研究中心在屏山县锦屏镇、翠屏区双谊镇实施“宜宾茵红李高产优质栽培与新优李品种种植示范”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项目,希望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提高优质商品果率,让老品种焕发新生机。

量身定制“营养餐”助力宜宾茵红李提质增效——西南大学宜宾研究院科技成果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对此,汪卫星教授团队采用自创的植物全生命周期营养管理理论与技术体系,根据宜宾茵红李生长发育阶段特性,制定了宜宾茵红李全生命周期营养管理方案和配套栽培管理技术方案,在茵红李春梢萌发生长期、幼果发育期、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成熟期等关键期,实施全程科学营养调控管理和标准化种植技术集成示范。

2023年,通过试验测定,项目示范区域内,茵红李成熟后可溶性固形物可达14%—16%,平均单果重35.44克、较常规增加5.36克/个,按照屏山茵红李生产技术规程每亩商品果留果6万个的标准计算,项目实现亩增产643斤、亩增收1700余元,单果35克以上优质商品果率达到80%,切实提升了茵红李的综合品质和产量,尤其提高了商品果率和优果率,积极推动了宜宾茵红李产业提质增效。

同时,试验区域内茵红李全年施用水溶性专项配方肥料仅32公斤/亩,较传统用肥量减少70%—80%,精准施肥促进了茵红李化肥减量增效,有效促进了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目前,茵红李已成为宜宾第二大特色优势水果产业,全市茵红李种植面积达20.68万亩,产量达21.14万吨,产值达13.8亿元。

科技成果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和儿童的生长一样,植物长得如何,也需要营养的科学搭配。”汪卫星介绍,全生命周期营养管理技术体系是西南大学自主研发的科研成果,有着40余年的研究与应用历史。经过不断创新与优化,他们已经具备了成熟与完善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目前已经制定了果树类、蔬菜类、中草药等50余种主要经济作物的专用营养管理技术方案,并在全国8省多区域推广应用20余万亩。 

“我们从形态、生理生化与分子水平,对植物生长发育调控以及营养管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不断创新技术体系。”汪卫星举例,柑橘在春夏季枝条生长过快容易抢夺果实营养,常规的方式是通过人工修剪甚至化学药物去除夏季新梢,尤其在南方地区气候适宜、雨水充沛,长势更加旺盛,人工成本巨大。通过他们的研究,枝叶萌发与生长可由营养调控,通过营养元素的搭配就能实现柑橘在夏季长果不长叶。

“我们研发专用水溶肥,具有阶段性、高效性、时效性、生态性等特点。”汪卫星介绍,需要根据不同植物进行量身定制,按生长阶段施用,而且是全水溶性,保证植物吸收营养是水溶状态下的离子形式,同时全营养的配方,对土壤与生态无污染、无毒无害。

据了解,科学精准的营养管理配方结合合理施用技术方案,突破了农业技术标准化难题,实现肥料的科学化与高效性利用,避免了复合颗粒肥料多物质残留,尤其是非降解性载体残留给土壤与生态环境带来的土壤板结、酸化、硝化以及肥料过量或不合理施用、农产品质量与产量不稳定等问题。据测定,该方式肥料实际施用量控制在全年32-35公斤/亩,肥料减施80%以上。

“今年我们将在宜宾继续扩大该项技术的示范范围,并以茵红李为示范代表用新质生产力为传统农产品赋能,推动当地特色经济作物产业的提质增效。”西南大学宜宾研究院负责人表示,研究院作为宜宾市人民政府和西南大学共建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旨在建设成为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园区及区域性研究生教育高地,服务区域发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2023年。西南大学宜宾研究院累计入驻研究生230余名,宜宾茵红李等以科技成果服务当地产业发展的项目已经初显成效。在未来的五年,研究院将聚焦宜宾市产业发展需求,组织更多师生研发团队入驻,力争“十四五”末基本建成立足宜宾、服务成渝、面向西部和长江经济带的应用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培训高地。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