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深度丨边境祭扫 一位退役军人的41年坚守

2024-03-30 15:53:00 - 红星新闻

红星深度丨边境祭扫 一位退役军人的41年坚守

“儿呀,你牺牲20年了,第一次来看你!也许这是最后一次!”清明前夕,烈士陵园里,一块冰冷墓碑前,一位母亲轻抚墓碑上的照片哭诉着!

这一切被正在这里祭扫的朱豫刚听到了。循声望去,那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祭扫结束后,在亲属搀扶下,老太太颤颤巍巍走下陵园的阶梯,朱豫刚迎了上去。

老太太来自潮汕地区,她告诉朱豫刚,自身年事已高,加上路途遥远,再来扫墓的机会很少。朱豫刚听后表示:“老母亲,陵园里有你的孩子,也有成百上千位母亲的孩子,他们也是我的弟兄!今后,你们走不了了,我替你们祭扫!”

2024年3月29日中午11时许,广西凭祥匠止烈士陵园内,朱豫刚向到此祭奠英烈的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常正国说起早前在匠止烈士陵园看到的一幕,同时讲述了41年来,他坚持到广西边境烈士陵园祭扫的动因。

承诺

2024年3月29日晚8时许,持续9天的祭扫活动结束后,朱豫刚走下大巴车,如释重负。就在刚刚,位于广西凭祥市友谊镇匠龙村匠止屯马安山坡上的匠止烈士陵园里,1020名烈士的坟前,铺满了鲜花。烟火缭绕和长明灯映衬下,坟茔格外温暖。

穿行在坟茔间,看着绽放的鲜花和长明灯,朱豫刚说:“我们又一次完成了对弟兄们的交代。”

红星深度丨边境祭扫 一位退役军人的41年坚守

朱豫刚为烈士祭扫,得从45年前说起。彼时,中越边境发生战争,16岁的朱豫刚和战友们来到广西凭祥参战。

大战之前,万籁寂静,残阳如血。王幼连、周幸福、高俊震等战友约定:谁要是活着回去,帮忙照顾一下对方父母。另外,“每年来凭祥看一看弟兄们。”“小高年纪比我小,说完,他还特意找我拉了个勾。”朱豫刚说。

随后在战争中,朱豫刚在炮火中被抢救过来,但有一边耳朵被震聋,他的3个战友则全部牺牲了。

1982年从战场上退下的朱豫刚,回到湖南长沙。随后,他就读大学并在当地一所高校教书。“收入低,这样下去,我没法向弟兄们交代。”朱豫刚心想,“必须出去闯,争取更多的财富,以实现对战友的承诺。”

1984年清明前夕,朱豫刚辞去稳定的大学教师工作,来到凭祥,独自蹲在战友坟前和战友诉说心事:“不知这次离职下海是对是错?”

此后每年春天,他从湖南辗转到广西凭祥祭扫弟兄们。“一开始主要来到法卡山烈士陵园祭扫王幼连、周幸福、高俊震和曾志远4位相熟的战友。”朱豫刚说,“此外,还去匠止烈士陵园祭扫我们连队的3位(副)班长,持续了16年。”

红星深度丨边境祭扫 一位退役军人的41年坚守

改变始于本文开头提及的那一幕。那是1999年清明前夕,在匠止烈士陵园,当他看到一位母亲在其子牺牲20年后,首次来到儿子墓碑前诉说那些话时,忍不住将祭扫的活儿主动承揽过来。

如今,不仅清明,每年的八一、春节,朱豫刚和退役军人候志国等都相约到王幼连、孙公平等烈属家里慰问。“他们不能白死,我们不能白活!”侯志国说,“40多年来,朱豫刚用行动践行了这句话。”

温暖

长沙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长沙榜样”“雷锋传人”“湖南好人”及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将他评为“诚实守信中国好人”……诸多荣誉背后,也和他41年来,一次次往返第二故乡——广西,温暖战友坟茔的行动分不开。

2024年3月29日中午,在匠止烈士陵园,来自江西的熊连英紧紧抱住朱豫刚,泪水止不住地流:“朱大哥,你温暖了我们烈属的心,谢谢你!”

熊连英是江西省靖安县人,她哥哥熊望富1979年2月牺牲,终年21岁。哥哥牺牲后,她来到凭祥参战,成为一名“接枪妹”。“早前在网上曾看到朱大哥帮我们祭扫的报道,但这是我第一次碰到他,非常亲切、温暖!”熊连英说。

红星深度丨边境祭扫 一位退役军人的41年坚守

陵园里,一些前来祭扫、彼此相熟的“接枪妹”,一次次拥抱在一起,相互安慰。邹烨的哥哥安葬在广西那坡烈士陵园,她告诉熊连英,每次她走进烈士陵园就开始哭,不停地哭,以至于陵园园长都认识她:“回去吧,天都黑了。”

去陵园看望哥哥,邹烨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她至今无法忘记,彼时年幼的她,看到哥哥出征时的英姿和“哥哥牺牲”时的场景。邹烨记得,有人上门通报她哥哥牺牲那天,她抱着哥哥的遗物,不停哭喊着“要哥哥”。“一转眼,40多年过去了,很心痛!”邹烨说,“但哥哥没有被忘记,这是令人欣慰的。”

从3月21日到30日,过去10天,从湖南长沙到位于广西凭祥的南山烈士陵园、法卡山烈士陵园、匠止烈士陵园,再到位于龙州县的龙州烈士陵园、位于宁明县的宁明烈士陵园,以及位于那坡县的那坡烈士陵园、位于靖西市的靖西烈士陵园,往返总里程跨度近3000公里。在此期间,朱豫刚和随行老兵、烈属及志愿者在边境陵园举行了一场场隆重的祭扫活动,得到了当地官方、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的帮忙。他们在烈士坟前摆放鲜花,点亮长明灯,插上五星红旗……这让更多的烈属感受到了温暖。

这种温暖可以跨越时空并持续传承。“你是邬四毛的妹妹?我是覃力的妈妈凌冰!”2024年3月29日,烈士邬四毛的坟前,两个人哭着抱在了一起。凌冰说:“我们昨晚还在一个饭桌上吃饭呢,但就是没认识。冥冥之中,或许就是你哥让我们以这样方式在这里相识!”

24年前,覃力在凭祥市第一小学上学,学校组织他们到匠止烈士陵园祭扫。看到有人在邬四毛坟前哭泣,覃力和两个同学走过去问:“阿姨为什么哭呀?这里安葬着谁?”

邬四毛妹妹告诉他们,里面安葬着她的哥哥。随后,邬四毛妹妹给他们照了一张相。回到北京后,邬四毛妹妹把相片冲印并寄到凭祥给他们。其间,邬四毛妹妹曾捐资接济过这些孩子。“我女儿曾得到邬四毛妹妹的接济。”凌冰说,有一次女儿收到邬四毛妹妹的来信说,来年她没法去扫墓,委托帮忙祭扫。

覃力当时年纪小,不知道祭扫要备些什么,凌冰就购买了祭品让她去祭扫。后来,覃力上了初中、高中,学校组织的祭扫陵园不是匠止烈士陵园,凌冰就接替女儿去祭扫,持续了10多年。

如今,35岁的覃力在钦州工作、成家,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母亲凌冰也在凭祥加入当地的爱心团队——凭祥市“兵妈妈”拥军团,平时到驻地部队慰问及参与当地陵园祭扫活动。

红星深度丨边境祭扫 一位退役军人的41年坚守

20多年前,那些学生没有电话,社交媒体也还没兴起,彼此的联系后来中断了。有一年清明节前夕,凌冰来到陵园看到:邬四毛的坟前摆放着一束鲜花。陵园管理员告诉她,邬四毛妹妹前一天来过。还有一次,凌冰赶到时,邬四毛坟前的香火还未燃尽。在旁边祭扫的烈属说:“邬四毛妹妹刚走。”

直到2024年3月29日,彼此的“错过”才被打破。此前一天,在朱豫刚宴请“兵妈妈”及部分烈属代表吃晚饭时,她们曾同桌共进晚餐。

感染

从湖南到河南,再到广东、广西、北京、天津……从一个人到几个人,再到几十个人,这些年,跟随朱豫刚到边境祭扫的退役军人、烈属和爱心人士越来越多。他们的行为,唤醒和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

“青山来自于土壤,大海来自于露水,高楼来自于地基,生命来自于母亲。而我们中国就来自于您!您的事迹将流芳百世。精神永垂不朽!”匠止烈士陵园里,蔡国安烈士的墓碑上,有长沙市天心区青园小学1803班小朋友廖莘予给他手写的感激话语。

红星深度丨边境祭扫 一位退役军人的41年坚守

在王平、郑建华、郑诗恭、张亮华、罗正林、戴尚辉等烈士的墓碑上,同样有全国各地学生捎来的问候信……那稚嫩的笔画和一张张整齐摆放在墓碑上的小卡片,写满了对烈士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这让前来祭扫的烈属们倍感温暖。

红星深度丨边境祭扫 一位退役军人的41年坚守

从20来岁的毛头小伙到如今61岁的老人,过去41年,每年春暖花开时,朱豫刚就如候鸟一般,往返于广西边境和湖南长沙进行祭扫活动。“怎能不来?”他说:“这里有我的青春、热血,也有诸多等着我的弟兄们!”

今年3月,朱豫刚带来11万支鲜花,共扎成7000多束鲜花。这些鲜花铺满了广西边境5个县市7个烈士陵园内的7000多座墓碑。他还带来近万面五星红旗,插在烈士的坟头。同时,备有5万盏长明灯,点亮在每位烈士坟茔四周。

入夜,一盏盏长明灯绽放出淡黄色光线,呵护和温暖着每一位烈士的方寸坟茔。每座陵园的大型士兵雕塑前,同样被一排排长明灯和一个个花篮簇拥着,温暖着!

红星深度丨边境祭扫 一位退役军人的41年坚守

“英雄迟暮,谁来祭扫?”不少人曾这样向朱豫刚发问。“61岁,71岁,81岁……只要我还走得动,我就持续走下去,希望唤醒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他说,和40年前相比,地方政府及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其中,这给了他更多的持续前行的力量。

文/图红星新闻首席记者韦星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