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州(市)儿童齐聚丽江—— 小小“石榴籽” 殷殷中华情

2024-05-30 10:32:27 - 丽江广播电视台

四州(市)儿童齐聚丽江—— 小小“石榴籽” 殷殷中华情

研学活动中,怒江的小朋友们在丽江古城参观学习。

5月25日至26日,我市开展“童在蓝天下益起过六一”2024年儿童节活动,来自迪庆、大理、怒江、丽江四州(市)的孩子们齐聚一堂,共度“六一”。

此次活动主要围绕农村留守儿童和少数民族少年儿童关爱服务展开,通过游园活动、文艺展演、研学活动,引导少年儿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文明带来的新风尚,让儿童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25日举行的文艺演出中,四州(市)儿童带来了精彩的演出,不仅有讲述红军精神的红色历史节目,进一步促进了红色基因的传承和红色血脉的赓续;还有各民族特色节目,充分展现了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舞出了一幅民族团结的和谐画卷,呈现出各族儿女如石榴籽一般紧密团结的和睦景象。其中,以农村留守儿童为原型编排的节目《小凉山的呼唤》更是震撼人心,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引发了观众们的情感共鸣。

“香格里拉和丽江都是多民族居住的地方,希望通过这次演出,能够更好地展示和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激发更多人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香格里拉市建塘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杨春花说。

26日,以“关爱留守儿童·让爱不再孤单”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举行。四州(市)儿童沉浸式、体验式感受丽江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了解、收获友谊、共同成长。

活动中,孩子们走进丽江古城历史文化展示馆(北馆)学习了解丽江文化,来到古城四方街与纳西族奶奶们手拉手打跳,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探访木府,领略古城建筑特色及木府土司文化。“我用东巴文写了‘弟’字,它是两个‘人’在一起,看上去像画的一样,我觉得东巴文和学校文化走廊上的彝语文字特别相似,都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非常奇妙。”宁蒗县小凉山学校学生马禄锦说。

在老师的带领下,四州(市)儿童还去美自壹丘田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进行了手工体验,把“春色”印在包包上、制作独一无二的美味小蛋糕、蒙眼闯关、爱的魔力转圈圈……孩子们在一个个充满趣味的活动中交往交流,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这里的民族文化跟我们的有一些不同。在研学活动中,我了解了丽江的文化。在游戏过程中,还认识了很多来自怒江州及宁蒗县的同学,大家都非常友好。”香格里拉市建塘小学教育集团东城校区学生丹增娜珍告诉记者。

“这次研学很开心,很多叔叔阿姨带我们玩游戏、做蛋糕。我还认识了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很开心。”宁蒗县小凉山学校学生金古龙晟说。

此次“六一”活动,让四州(市)少年儿童们成为了好朋友。大家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促进了各民族少年儿童的交往交流,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中,老师们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让民族团结理念深植广大少年儿童心中。

“我是陪着孩子过来参加活动的。这个活动让各民族的小朋友聚在一起,不仅让他们玩得开心,也促进了我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来自怒江州泸水市的江耀光说。

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开拓了视野,拓展了创新思维。大家一同用爱心呵护留守儿童,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激励着他们自强不息,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享受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我爸妈在广东打工,两年才回来一次。在这次活动中,我感受到了很多温暖与关爱。希望我的爸妈放心,我会好好学习,不辜负爸妈的期望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宁蒗县小凉山学校学生哲涵说。

“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去外地打工,一去就是好几年,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宁蒗县小凉山学校教师沙官宝说,通过活动的举办,希望能有更多人来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用爱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四州(市)儿童齐聚丽江—— 小小“石榴籽” 殷殷中华情

研学活动中,来自宁蒗的小朋友们通过教学,体验了小蛋糕制作。

本报记者/木红豆 文|图

编辑/曾润民

APP编辑/和丽梅

原标题:四州(市)儿童齐聚丽江——小小“石榴籽”殷殷中华情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