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园区与“绿”同行,首批5个零碳园区怎么建?

2024-05-30 17:15:54 - 云南经济日报

云南园区与“绿”同行,首批5个零碳园区怎么建?

园区经济是云南省高位布局的“三大经济”之一,是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引擎,对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作用。

云南园区与“绿”同行,首批5个零碳园区怎么建?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园区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647.7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6.5%;全省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个百分点;全省园区工业投资增长34.9%,高于全省工业投资增速15.8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底,全省园区聚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87户,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54.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断提升园区绿色发展水平,近期,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研究制定了《云南省推动零碳园区建设工作方案》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系统谋划通过产业优化、能源增效、资源循环、设施共享、固碳增汇、数字管理等多种碳减排技术和措施,探索建设一批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的零碳园区,助推全省园区高端化、智慧化、绿色化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先行先试打造零碳园区“全国样板”。

0

1

首批创建5个零碳园区

5月28日,云南省有关部门公布了全省首批5个零碳园区创建名单,分别为安宁产业园区(新能源电池片区)、曲靖经开区、玉溪高新区、楚雄高新区(云甸片区)、祥云经开区。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梁旭东表示,打造零碳园区的核心是实现园区能源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融合高效运行,依托绿色能源优势助力打造低碳零碳产品、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吸引优质企业落户园区。上述5个园区在资源禀赋上各有差异、在零碳实现路径上各有特点。在具体创建过程中,云南省将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为落户园区的延链补链强链增量新兴产业提供100%全绿电;通过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为园区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提升能效、碳效;通过推动园区能源碳排放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园区能源资源优化高效配置和精细化管理;通过对标国际,加快建立绿色铝、绿色硅、新能源电池等重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标签和认证体系;通过加快园区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美园区等发展布局,体现园区多式联运低碳物流优势、建筑低碳一体化优势及绿化美化的固碳增汇优势。

云南建设零碳园区具有突出优势。从能源基础来看,云南绿色能源禀赋足、发展潜力大,蕴藏了约全国20%的清洁能源资源,其中新能源远景开发容量达1.5亿千瓦以上。从空间载体来看,云南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园区共计89个,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75%,且绿色铝、绿色硅、新能源电池、生物制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正不断向省内重点园区集聚发展。

“近期,我省还将启动全省第二批零碳园区申报工作,并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全省第二批零碳园区创建名单。”梁旭东说,云南先行先试打造的全省首批零碳园区,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更是云南突出的优势和特点。到2025年,全省将组织创建15个零碳园区。

0

2

已建成10个

省级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

近年来,云南全面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着力将全省绿色生态优势和能源优势转化为绿色低碳发展优势,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王忠新告诉记者,2022年以来,云南着力推进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和绿美园区建设,围绕产业培育、设施配套、资源利用等领域,加快特色产业聚集、循环化改造,提升园区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水平,大力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推广应用绿色低碳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装备等,全省园区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绿色低碳园区认定加快推进。截至目前,全省已认定10个园区为“云南省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分别为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玉溪高新区、大理经开区、楚雄高新区、曲靖经开区,以及安宁产业园区、七甸产业园区、景谷产业园区、思茅产业园区。

绿美园区建设助推绿色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已认定绿美园区17个,园区完成绿化面积达497万平方米,完成植株量86万株,园区提质增绿不断加快,固碳增汇能力大幅提升。

园区低碳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安宁产业园区在工业总产值快速增长的同时,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和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逐年上升;楚雄高新区建成全省首个燃气和生物质双燃料集中供热站、全省首个余热循环利用集中供热站;玉溪高新区依托卷烟及配套、生物医药、新能源电池等主导产业,着力打造绿色产业集群,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碳排放强度优于全国平均水平;阳宗海绿色铝产业园微电网项目,成为全省唯一上榜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度工业绿色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名单的项目。

工业节能降碳能力持续增强。2023年,云南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稳步下降,全省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68.9%,4户企业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度全国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名单,入选数量居西南地区第一位。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15家、绿色园区10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户。

首批5个零碳园区怎么建?

云南园区与“绿”同行,首批5个零碳园区怎么建?

安宁产业园区

努力打造全国零碳园区标杆

安宁产业园区是云南首批打造的7个千亿级重点特色园区,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有“磷”有“锂”还有“石油焦”,清洁能源占比达90.94%。该园区重点打造绿色石化、冶金、新能源电池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2023年产值达1564.4亿元,同比增长24.17%。

在安宁市市长、安宁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浦泰看来,安宁产业园区发挥资源优势选择新能源电池片区建设零碳园区,具备可协同推进产业绿色高端化、多能互补高效化、绿色低碳智慧化、园区全域绿美化4个方面的基础条件。

下一步,安宁产业园区将突出“试点先进性、可达可行性”,以零碳园区赋能产业发展,竭力为新能源电池上游企业产品贴上“零碳标签”,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零碳”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基地。到2025年,实现零碳园区企业全部完成“一对一”入户诊断服务,努力实现100%屋顶光伏覆盖、100%完成清洁生产审核、100%绿色供电、100%绿色用电凭证溯源,打造成为全国零碳园区的标杆。

曲靖经开区

率先打造园区零碳转型最佳实践样板

曲靖经开区是全省发展最快、规模最大、产业链布局最完整的硅光伏和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发展区域。

曲靖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崔庆宏告诉记者,该园区在零碳园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效。

近年来,曲靖经开区聚焦打造“世界光伏之都核心区”和“全国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目标,‍‍科学规划硅光伏和新能源电池两大产业园,已成为全省主导产业全链发展的产业园区之一。该园区的硅光伏产业现已引入隆基、晶澳、阳光、润阳等光伏龙头企业,助推曲靖市成为全国少数几个实现全产业链闭环发展的单体城市之一;新能源电池产业目前已引进德方纳米、亿纬锂能、中科电气等行业领军企业,2023年产值占全省新能源电池产值的48%左右。曲靖经开区还是全省28个国家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单位中唯一入选的一个园区。

与此同时,曲靖经开区积极倡导“资源最大化利用和最小化消耗”理念,鼓励隆基绿能、德方纳米、驰宏锌锗等企业通过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循环再生等方式,构建起“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产业闭环,现已实现5万吨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回收利用的消解能力,园区内的驰宏锌锗、德方纳米等6家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此外,曲靖经开区以智慧园区(试点)建设为突破口,搭建能源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能碳智慧管理系统,推动园区管理和服务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实现全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监控,形成产品碳足迹核查报告,赋予产品“零碳绿码”,增强企业出口贸易竞争力。

“未来,曲靖经开区将进一步与‘绿’同行,以建设零碳园区为抓手,厚植绿色发展沃土,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从绿色制造迈向绿色创造,率先打造园区零碳转型的最佳实践样板,全面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崔庆宏表示。

玉溪高新区

积极构建新型能源供给体系

当前,玉溪高新区正全力培育壮大卷烟及配套、生物医药、新能源电池三大主导产业,通过零碳园区建设,聚力做强“烟+疫苗+锂”产业集群。

在玉溪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黄云鹍看来,零碳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玉溪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创建零碳园区,玉溪高新区具有较强的优势。

据黄云鹍介绍,玉溪高新区是距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最近的国家高新区,泛亚铁路东线、中线等国际大通道在玉溪交会,具备辐射20亿人口大市场的独特优势。同时,玉溪市境内资源丰富,拥有全国独有的褚橙、清香型烟叶等生物资源以及40种矿产资源,锂、镍、铁等储量居全国前列。依托区位和资源禀赋,玉溪高新区厚植产业基础,培育了以卷烟及配套、生物医药、新能源电池三大主导产业为优势产业的全绿色产业体系。

在创建零碳园区方面,玉溪高新区先行先试,积极构建新型能源供给体系,开展了全绿电供给尝试及氢储电研究,搭建了园区“电可维”能源及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成立了全省首个低碳服务中心,打造了零碳产学研基地。

为更好服务入园企业绿色发展,推出了10项赋能服务承诺,分别为纯绿电保供、打造零碳工厂、开展绿电认证服务、开展碳足迹与碳标签认证服务、提供智能化碳管理平台服务、指导开展碳交易、协助企业打造零碳品牌、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双碳”培训、探索建立零碳产品和零碳园区标准。

楚雄高新区

为企业提供“投产即零碳”全绿电供给

据楚雄市市长、楚雄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罗兴贵介绍,近年来,楚雄高新区围绕国家“双碳”目标,率先打造零碳园区,探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企业提供“投产即零碳”全绿电供给、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和全产业链集聚发展的绿色高效服务,积累了5个方面的实践经验。

在规划上体现“零碳先行”。楚雄高新区整体谋划设计了“片区先行示范、全区逐步零碳”的发展思路,研究制定园区绿色发展行动方案,把零碳园区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最后一公里”,构建总规、控规、专规协调发展的绿色规划体系,有计划、有安排地推进零碳能源、零碳建筑和零碳交通建设,打造低碳园区产业集群,完善零碳园区产业布局,建设“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的零碳新工业体系。

在供能侧推动“绿色低碳”。楚雄高新区大部分能源直接来自风电、光伏和储能,依托全州丰富的“风、光”新能源优势,在云甸园区周边50公里范围内开发建设100万千瓦风光新能源电站及屋顶光伏太阳能项目,减少电力碳排放122万吨。此外,该园区通过加快建设储能电站,打造“源网荷储”区域新型电力系统,为企业100%绿电使用提供支撑,打造100%绿电使用示范,全力构建清洁能源供电系统。

在用能侧实现“节约循环”。楚雄高新区零碳园区规划面积达23.07平方公里,先后投入资金16亿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43个,建筑、交通、数据、环境、生态等基础设施实现绿色化升级,有力推动了园区企业在生产、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的集成耦合,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之间高效联动,实现了“1+1>2”的效果。该园区还建成了全省首个燃气和生物质双燃料集中供热站、全省首个余热循环利用集中供热站,并成功创建国家绿色园区、云南省绿色低碳示范园区和绿美园区。

在运营端突出“智慧高效”。楚雄高新区围绕“投产即零碳”目标,以数字化手段赋能,实现园区运营阶段的零碳排放。通过打通供能、用能、交易等环节,实现园区碳排放和能耗指标的可跟踪、可分析、可视化;通过推广产品碳足迹评价,赋予优势产品“零碳绿码”,促进出口增值创汇。

在产业链锚定“攀高向强”。楚雄高新区瞄准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赛道,做好强链延链补链文章,积极构建“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的零碳新工业体系,千方百计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目前,该园区已成功引入远景能源智能风机叶片、川至半导体、三恩新能源、衡众药业等行业龙头企业,正全力打造绿色装备制造、光伏及半导体材料、医药化工、新型建材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致力成为全市乃至全州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阵地。

祥云经开区

以绿色能源集聚构筑零碳未来

据祥云县委书记、祥云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王远介绍,围绕“双碳”目标的实现,祥云经开区持续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片区一体化联动发展,实施双区耦合协同降碳行动,全面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着力将该园区打造成全省同类型零碳园区的新样板。

坚持物流引领,以国家级枢纽建设服务绿色低碳发展。祥云经开区聚焦“滇西一体化产业聚集区、大理(祥云)国际陆港、产城融合新型城市”发展定位,以现代物流业引领“大通道、大物流、大贸易、大产业”开放格局,2023年成功入选国家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建设名单,面向中缅印度洋新通道的大理(祥云)国际陆港初见雏形。

聚焦产业培植,以产业绿色转型打造零碳基地。祥云经开区主动承接洱海流域产业和东部产业转移,以州、县“集中建园”为抓手,促成贝特瑞、鸿新新能源、宸宇富基、立新硅、东营昆宇、埃克森等一批绿色硅、新能源电池企业重大投资项目先后落地投产,园区绿色硅光伏、新能源电池、新材料等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产业结构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突出能源转化,以绿色能源集聚构筑零碳未来。祥云经开区立足大理州100%绿色能源优势,在园区及周边规划建设110万千瓦新能源,建成220千伏莲花输变电站和云南首个“风、光、储”互补示范电站,国能祥云新能源与鸿新新能源完成首单区域绿电直购,区域新能源实现100%就地消纳。与此同时,该园区以数字电网为载体的“源网荷储”调控中心建设项目正加快推进。

坚持协同整合,以双区耦合协同实现低碳发展。祥云经开区大力实施绿色产业集聚行动,引入链主企业和低碳产业,将新兴产业片区打造为零碳园区。同时,以冶金、建材、化工行业为重点,实施“改造提升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淘汰退出一批、高标准引入一批”的绿色改造行动,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片区绿色低碳发展效能。通过实施双区耦合协同降碳行动,该园区建立了“智慧控碳+技术减碳+零碳服务”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下一步,祥云经开区将以智慧园区试点建设为契机,依托卫星应用驱动科学控碳,建立低碳交通体系,推动能源和废弃物处置设施共建共享,开展绿色金融、低碳产品认证、碳足迹溯源等服务,全面增强园区企业参与国际低碳竞争的优势。

责编:刘赛娇

校对:杨麒钰

监制:郭云旗

审核:赵梅圭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