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致敬——记辽宁“时代楷模”、丹东市融媒体中心《铭记》工作部(上)

2024-06-30 06:19:07 - 媒体滚动

跨越时空的致敬——记辽宁“时代楷模”、丹东市融媒体中心《铭记》工作部(上)

今年4月10日,《铭记》工作部主创成员张萍在四川采访曾荣立三等功的志愿军老战士雷光兴,听老英雄讲述战斗经历。丹东市融媒体中心《铭记》工作部提供

鸭绿江畔,英华山上,抗美援朝纪念馆恢宏壮观。时光流转,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始终激励着人们奋勇向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深刻阐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辽宁是抗美援朝出征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城市丹东市作为祖国战略大后方的最前沿,留下许多宝贵的红色资源。2019年,丹东市委宣传部组织丹东广播电视台、抗美援朝纪念馆和社会力量,成立《铭记》创作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抗美援朝口述历史抢救性挖掘整理工作。一批优秀记者加入创作团队,他们秉持“为历史存证、为英雄留像”的信念,迅速行动起来。

5年来,《铭记》创作团队辗转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0余个县、乡、村,行程逾20万公里,采访了600余位志愿军老战士,通过一次次面对面的对话,忠实记录下老战士珍贵的回忆,还原了一曲曲英雄赞歌。

铭记,是最好的缅怀和致敬。

抢救性采访,只为更好地铭记

“什么,老人家已经去世了?”今年5月,《铭记》团队寻访到一条重要线索,可在联系采访时收到老战士溘然长逝的消息。5年来,这样的遗憾常常发生,让团队成员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更加强烈,对“寻找”和“抢救性”采访的体会也更深刻。

“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平均年龄超过90岁,我们只能快点再快点,找到更多能够讲故事的志愿军老战士,将他们的故事抢救性地记录下来。”团队成员张萍告诉记者,团队手中虽然有几份志愿军老战士名单,可在核实时发现,因为资料更新等问题,很多老战士的信息已不准确。当他们打电话、查网站、询问志愿者,得到来之不易的线索后,与志愿军老战士见面,又变成一个新难题。

“老英雄要么听力不好,要么不会发送定位,我们只能按照他们口中‘你走到第几个路口左转,在哪个路口右转,家门口有棵什么树’这样的描述去找。”团队成员张蕾记得,2021年9月,她独自开车采访住在丹东东港前阳镇柳林村的老战士慕权玉,就是在老人“我家离村口不远,顺着最左边拐进来”的引导下来回绕圈,越开越急。终于,张蕾见到了一直守在门口的慕权玉,看到老英雄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张蕾从内心深处感谢这次寻找,没有辜负老战士最热切的期待。

就这样,《铭记》团队主创人员张萍、张蕾、门庆金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费时费力而又无比感人的采访。为了采访老战士杨于涵,张萍在上海辗转;老战士乔建中家住陕西省旬邑县,门庆金从西安开车走了4个小时山路。寻找的焦急、奔波的疲惫,在老战士拉住他们的手说起心里话时,都变得释然。门庆金知道,对志愿军老战士来说,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期待,他们把《铭记》团队看作能托付这份珍贵回忆的人。“所以我们耽误不起,要为后人,为历史留下更多真实的讲述。”张萍说。

与时间赛跑,为了“铭记”最可爱的人。5年来,团队成员“连轴转”工作,采访地点往往直接选在老战士的病房、疗养院,为了照顾坐在轮椅上的老战士,有时拿着话筒一蹲就是两三个小时:“我们能等,老战士们等不了,每一分钟的采访录像,都十分珍贵,都要去‘抢’。”

说起今年4月离世的韩德彩将军,张萍眼圈红了。2020年9月,张萍在上海采访时年87岁的老将军。“可把你们盼来了,再晚就来不及了。”韩德彩拉着张萍的手,一句话连说三遍。这位击落5架敌机、一身是胆的二级战斗英雄,竟然害怕“有一天战友都不在了,那段历史就没人记住了”。这让张萍心里特别酸楚,同时也增添了一份“一定要记录下来、不让他们被遗忘”的力量。

现在,“再晚就来不及了”这句话,就挂在《铭记》工作部办公室的墙上。墙上还有一幅中国地图,去过的地方都用红笔圈注。丹东市融媒体中心主任江宏立说,每一位抗美援朝老战士的个人经历,都是我们不能忘却的家国记忆。

5年来,《铭记》创作团队拍摄素材时长近1000小时,收集整理文字资料、采访笔记超过1000万字:“通过抢救式采访,留下更多历史见证,是抗美援朝老兵的心愿,也是《铭记》的初衷。”这是一种精神的追寻!

忠实记录,一次触及灵魂的感动

“冲锋号吹响时,我没能跃出战壕杀敌,这是我一生的遗憾。”2020年冬天,张蕾到四川成都采访长津湖战役“冰雕连”幸存者周全弟。当把这句话打在字幕上时,张蕾坚信,眼前失去双手双脚的耄耋老人还是70多年前的英勇少年。

在扎实的采访下,每一位老战士的素材都容量巨大。“我们希望把联系到的所有老战士的回忆都记录下来,但这绝非易事”,张蕾坦言,一些南方省市的老战士,口音较重,加之他们的体力和精力都已衰退,把他们的话“翻译”准确,最初也是横亘在《铭记》创作团队面前的一道难关。

整理周全弟的采访素材,张蕾用了几天时间,很多地方要一遍一遍反复听,一个字一个字确认。“采访时,我们会把所有感官功能都调动起来,去倾听去感受。后期制作时同期声更马虎不得,我们要严谨再严谨,绝不允许出现遗漏、偏差。”张蕾记得,在播出压力最大的时候,她和张萍、门庆金几乎全天都在电脑前,最长的一次连续奋战了4个昼夜,一句一句地抠、一夜一夜地熬。

采访去的地方越多,听的越多,了解的越多,《铭记》创作团队与老战士的沟通也越来越顺畅。“细节,一定要细节。”团队有时候和老战士一聊就是几个小时,尽可能地通过老战士的零碎记忆,触碰其心灵深处的感动。于是,面对镜头,重庆老战士伍巨辉慷慨说出18岁时在上甘岭许下的誓言:“不打败敌人,绝不回家!”93岁的高国宪曾任机枪副手,他从下午3点一口气讲到晚上7点半,“70多年了,终于把所有想讲的故事都讲了出来,太痛快了!”张萍感叹:“只要说起那段经历,老战士的眼神里便充满了光。”

采访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机构名称和重大事件,必须一一核实,张萍、张蕾、门庆金就把自己埋在资料堆里。在此过程中,文稿里的“有一次”“有一天”,转化为“第四次战役”“1951年1月31日”等具体的“坐标”,那些由音译而成的地名,变成了准确的“下碣隅里”“龙源里”……团队成员的想法一样:“《铭记》,必须对历史负责!”

讲述着,记录着,感受着。目前,大型口述历史系列纪录片《铭记》已刊播256集,讲述者中包括“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孙景坤,“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一级战斗英雄李延年,一级战斗英雄张积慧,单兵歼敌600多人的神炮手唐章洪等家喻户晓的老英雄。他们的深情讲述都饱含志愿军战士对祖国、人民的忠诚与深情。

英雄之志,勿失勿忘。让团队成员最受触动的是,老战士在讲述中会频频提到战友:“我不是英雄,牺牲的人才是英雄!”

“我不是英雄,牺牲的人才是英雄”,这句话在剪辑、制作过程中频繁出现。从新闻专业角度考虑,团队开始觉得有些“信息重复”,但最后决定尽可能多地保留,因为每名志愿军老战士都在说着相同的肺腑之言,简单的话语,蕴藏着守家护国的担当和赤诚。

《铭记》,铭记住中国人民志愿军敢于牺牲、敢于战斗的钢铁意志,铭记住他们不老的英雄赞歌、恒长的家国情怀!

《铭记》,为了更好地纪念,更为更好地前行!

(辽宁日报记者黄岩明绍庚)

责任编辑:张刚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