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那段“黎明前的黑暗”

2024-06-30 14:20:15 - 新民晚报新民网

穿越回那段“黎明前的黑暗”

穿越回那段“黎明前的黑暗”

穿越回那段“黎明前的黑暗”

王孝和

穿越回那段“黎明前的黑暗”

孟士衡

穿越回那段“黎明前的黑暗”

朱大同

穿越回那段“黎明前的黑暗”

◆金鸣川谷

历史和当下的贯通,写实和写意的结合,正是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独特的魅力。本版特邀影片责任编辑,分享搜集整理历史资料的过程。

在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多重空间中,以照片、报纸、历史影像等真实素材构成的“历史空间”,也是整个电影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影片的责任编辑,在寻找真实影像和文字记录的过程中,仿佛穿越回那段“黎明前的黑暗”,深深感受到牺牲烈士的伟大和胜利的来之不易。

最后的秘密大屠杀

历史上,李白于1948年12月30日凌晨被捕。经过五个月的残酷折磨,始终坚贞不屈。蒋介石亲批“坚不吐实,处以极刑”,李白和张困斋、秦鸿钧等革命志士于1949年5月7日在浦东戚家庙被害,距离上海解放仅20天。

在影片剪辑期间,导演提出需要查找上海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地下工作者的数量。从1948年年底,到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前,注定失败的国民党反动派开始了最后的大屠杀,倒在解放前的共产党人绝不只有李白等烈士。

为此,笔者在已故历史学者刘统所著《战上海》一书中找到了相关记载。书中提到:“在上海解放前夕的四月至五月间,上海市警察局局长毛森先后杀害400多人,其中不仅有中共地下工作者,也有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民主人士,以及国民党内部的起义将领等。”

另据《解放日报》1949年6月8日刊登的《最后的一次秘密大屠杀:记蒋匪毛森大搜捕和大屠杀的几个片段》(高岩、艾煊)一文记载: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解放前的最后几日中,大量销毁文件,妄图焚毁一切犯罪痕迹。该文作者获得一本幸存的“生死簿”,上面记录到,从4月下半月开始到解放上海的这一个半月内,单这一本“生死簿”上记载的被杀害者竟达336人之多。可惜当时的报纸照片甚少,我们无法一睹这本鲜血淋漓、朱笔点点的“生死簿”。

数字只能产生粗略的概念,为了增强历史感,我们需要找到更多史料。

在舞剧电影中,“八烈士牺牲”反映的就是这段大屠杀的历史。这段重要的戏份中,李侠独舞时痛苦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将他面对同志被害,难以抑制又无法言表的悲愤展现得淋漓尽致。此时,演员王佳俊背后的巨幅LED背景上,是中共地下工作者被捕的报纸新闻。

得益于上海图书馆资料丰富的数据库,我们找到一些此类报纸新闻。

当时的报业还是比较发达的,有《大公报》《申报》这样有影响力的大报,也有《铁报》《立报》《小日报》等一批小报。当然,还有我们主角李侠“任职”的《大众夜报》。

虽然上海市民当时热切盼望和平、盼望解放,但由于仍处在国民党统治下,共产党只能进行地下活动,老百姓对党所做的工作知之甚少。抓捕中共地下工作者的新闻,一般在报纸中比较靠后的版面,与国民党内部贪腐案件、刑事案件,以及罢工、金银挤兑等社会新闻刊登在一起。

电影中“八烈士”牺牲后,李侠在报社正值下班,其他同事兴高采烈地与他道别,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而李侠因为同志的牺牲,内心无比悲痛,但在公共场合又不能表现得过于明显,他只能强装笑容,简单挥挥手。看过这些当年的报纸新闻后,笔者对于李侠身处的境地,以及内心巨大的孤寂感,有了更深的体会。

有观众在看完电影后评论道:李白等烈士的伟大,恰恰在于他们明知上海马上就要解放,完全可以立即撤离,不久就可以享受胜利的果实。因为即使这么做,结果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常年隐于暗处的李白一定无数次想象过,自己走在解放后的上海街头,沐浴在胜利的阳光之中,用自己的双眼见到人间的美好。走出黑暗,走向光明,他是多么渴望这一天啊!但是,坚定的信仰,让他作出了最后的抉择。

除了报纸资料,还要感谢上海音像资料馆提供了多段反动特务在街头杀害烈士的历史影像资料。画面中蜂拥的人群、冷血的特务、残酷的行刑,这一幕幕极具冲击力的画面把观众带到真实的历史中,去感受地下工作者所面临的严酷环境,体会新中国成立的来之不易。

历史和当下的贯通,写实和写意的结合,这正是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独特的魅力。

同样牺牲在黎明前的烈士

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引用了三位烈士的照片。

第一位是王孝和。王孝和,中共党员,一直在上海领导工人运动。王孝和牺牲时,年仅24岁,在牺牲21天后,妻子忻玉英在巨大的悲痛中生下了他们的小女儿。遵照丈夫遗愿,女儿取名王佩民。

第二位是孟士衡。孟士衡是民革南京市委主任委员,也是中共地下工作者。孟士衡早年从事教育事业,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后,目睹国民党反动统治,孟士衡毅然辞去国民党官职去了南京,投入了人民民主革命运动。1949年,孟士衡等人策划“京沪暴动”(在京沪两地同时起义)。不幸的是,起义计划暴露,孟士衡被杀害。

第三位是朱大同。曾任国民党肖县县长,1949年4月5日因参加策反工作在无锡被捕,同年五月十一日被杀害于上海宋公园。

他们和李白烈士一样,都牺牲在上海解放前夕。他们微笑、视死如归,是因为他们知道,新中国即将诞生。

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

最后的电波永不消逝

电影中,李侠被捕前最后发出的情报,是国民党妄图依靠长江天险来阻挡解放军步伐的“江防计划”。

“第8兵团指挥第55、第68、第96军防守湖口至铜陵段;

第七‘绥靖’区指挥第20、第66、第88军防守铜陵至马鞍山段,第17兵团所属第106军位于泾县、宁国、太平地区为预备队;

第6兵团及首都卫戍总司令部指挥第28、第45、第99军防守南京及其东西地区;

第一‘绥靖’区所属第4、第21、第51、第123军防守镇江至江阴段,第54军位于丹阳、武进地区为预备队;

淞沪警备司令部指挥第37、第52、第75军防守苏州至上海间。”

这是有历史根据的。

据当时在中共中央负责接收李白电报的李康将女士回忆,1948年12月30日凌晨,在接收李白负责的“峰台”电报时,对方突然停了,并且打出无线电信号“等一等”。等了一会儿后,对方发来信号“再见”,之后再也没有新的消息。而此时,李白同志已经被特务入室抓捕。

而这份最后的情报,内容就与国民党防备我军南渡长江的作战计划有关。当时,解放战争淮海战役即将取得最后胜利,国民党被迫转入长江防御。长江沿岸,布满了国民党的要塞堡垒。此外,在上海等大城市,解放军对于重武器使用非常谨慎。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情报,解放军渡江战役中的伤亡将要比实际多出数倍。李白等烈士用自己的生命,避免了更多解放军战士的牺牲,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电影中,李侠历经搜寻,终于发现老裁缝在皮尺中暗藏的情报。在此处,演员王佳俊神情紧张而专注、背景音乐激昂壮阔、摩尔斯电码配以江防计划的内容渐次呈现,虽然没有一声对白,但我们仿佛能听见李侠内心在激动地默念,感受到他对胜利和全国解放的憧憬!

电波不逝,精神永存!

(作者为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责任编辑)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