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出基层和谐音 “解”开群众心头结

2024-07-30 09:58:00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调”出基层和谐音 “解”开群众心头结

看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通劳动纠纷诉源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走好新时代枫桥路,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调解的关键就是两个字--公平,要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只有这样,调解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某企业会议室里坐满了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员,丽水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周志刚正在向大家分享自己的调解经验。这是近日,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的调解工作培训现场。

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在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机制上持续奋进,在全市重点行业、企业、乡镇(街道)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不断扩大调解组织覆盖面,鼓励基层调解组织自主解决劳动争议,将纠纷化解在源头。这也是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凝聚银龄智慧设公益“解忧站”

不一会儿工夫,微信群里排起了长长的接龙。每隔半个月,夕阳红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室的负责人苏明芳都会在工作群里发起排班接龙。“我们每天安排两名调解员到岗开展调解工作,都是自愿报名,每次接龙大家都很积极,不到两个小时就接完了”。

夕阳红调解工作室设在丽水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由市人社局和市委老干部局合作成立,主要承担仲裁院诉前案件的调解工作。工作室的成员均为离退休老干部志愿者,目前共有轮值人员39人。

调解的是纠纷,但调顺的是民心。“来寻求帮助的人心里多少会带点急躁和怨气,这里就是疏导他们的第一个闸口,送上一杯水,让座一张椅,一些小事往往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苏明芳说。

在丽水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指导下,夕阳红调解工作室建立了资深仲裁员指导调解工作制度。仲裁院定期为老干部调解员开展法律知识业务培训,并组织他们参与庭审旁听和疑难复杂案件调解,不断增强老干部调解员的法律专业知识和调解实战能力。

记者走进工作室,只见两名老干部志愿者正在认真地记录和讨论着案情,墙上的标语格外醒目——“热心、细心、用心、耐心、公心”。这一方天地,既是调处纠纷的“解忧站”,也是志愿者伏案钻研的“工作间”。

据统计,夕阳红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52件,调解成功率达79.2%,先后被评为国家、省、市级突出基层调解组织。负责人苏明芳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工作成绩突出调解员。

化解行业纠纷做群众“贴心人”

“有问题,找梁力。”这已经成为丽水市云和县阀门企业和员工的共识。

梁力是阀门企业华威机械有限公司的办公室主任,“当时我们几家阀门企业联合起来成立了党支部,开始为企业提供法律援助和贴心服务,其中就包括一些工伤纠纷的调处。”接触调解工作之后,梁力一直坚持做到现在,一做就是十几年。

“梁主任刚开始其实是两头不讨好的,企业老板和劳动者都不相信他。但时间久了,做出成绩以后,大家对他都很服气,什么调解都找他来出面,在行业里很有影响力。”云和县人社局副局长蔡礼说。

阀门、木制玩具、轴承是云和的三大工业支柱产业。看到梁力在阀门行业内极好的群众基础和调解能力后,云和县人社局当即指导阀门行业商会成立阀门行业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聘任梁力等7人为专职调解员。2019年至今,调委会累计书面调处劳动纠纷104余件,涉及劳动者107人,调解金额达382.49万元。

“这种行业调解组织的调解率是很高的,行业内部的人对行业的用工特点、工资计算方式等都十分清楚,他们来调解,更具针对性,也更有说服力。”云和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厉程锦说,“有了调委会,阀门行业基本上90%的案件都能在梁主任这里顺利调解。”

老陈是一家机械企业的员工,因工伤事故做了截肢手术,被认定为工伤,与企业多次协商赔偿未果。接到求助后,梁力迅速摸清情况,耐心地斡旋于企业与老陈之间,经过13次不懈地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企业依照法律规定支付赔偿款、继续为老陈缴纳社会保险费,并为其安排了门卫的工作。

本着“调解一案,规范一企”的原则,在做好调解工作的同时,梁力也会针对企业的疏忽和管理漏洞进行指导,不断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真正做到劳动纠纷预防、化解双效合一。

每次开展调解工作,梁力都会带上自己厚厚的工作日志,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类纠纷的调解事宜和日程安排。这样的工作日志,梁力每年都能写满一本。

在被问及坚持做调解工作的原因时,梁力给了这样的回答:“我没想过达到多高的目标,就是想把一件事做好,这不在于你的能力,而是要有这个心,用心去做,尽自己所能解决企业和员工的诉求。”

共建区域联盟搭调解“联动网”

“我们开发区共有1万多家企业,规模以上企业300多家。辖区内企业多、用工关系复杂、各类劳动纠纷多发。”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两新”工委副书记、总工会副主席邓国伟说。

针对这一区域特点,经开区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新模式、新方法和新路径,与企业合作共建调解组织--于5月10日分别成立了“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和“黄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室”,并为首批13名调解员颁发聘书。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是全市首个区级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调解中心和调解工作室的成立,是丽水市深入实施浙江省“仲裁调解效能提升工程”要求,在县(市、区)建立调解仲裁地方标准落地示范点的实践成果。

“我们中心的调解员具有很强的专业素养,除两名律师外,其他调解员都是二级以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在各自企业都有一定话语权。”邓国伟介绍。

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接待登记表上,争议内容、调解员、申请人、调解结果……各项信息一目了然。“开展调解工作一个月来,我们已经处理劳动纠纷7件,其中5件达成调解协议。我们的调解工作也和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工会调解形成一种衔接联动关系,高效化解争议。”黄祥说。

基层调解组织是筑牢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和谐劳动关系的背后,凝聚着各调解单位的努力,以及调解员的责任与担当、付出与坚守。对活跃在基层一线的调解员来说,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从来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体现在真真切切为群众着想上,实实在在俯下身子为群众办理实事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目标。”周志刚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