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小城的褶皱里

2024-08-30 05:14:42 - 齐鲁晚报

隐藏在小城的褶皱里

□林嫣

散文集《小城的年轮》是刘星元继散文集《尘与光》《大地契约》之后的又一力作。一个人与一座小县城的细微关联,从褶皱到时间绵延处,从接地气的人间烟火到尘世的细水长流,从物与事到人与世界,那些真诚而又富有艺术真实感的文字,包裹着作者对时代变迁里的小县城的复杂情感,在一个个富有画面感的描写中穿越时代,铺陈开来。作者叙述的细腻夹杂着理智的哲思,从精神层面撕裂开县城的一个个剖面,让读者在猝不及防中被富有颗粒感的精确文字攫住,引发强烈的共鸣和美学体验。

第一篇《物象书》就呈现出了不俗的气象。从一只塑料袋写到县城最早的机关家属院,写到广场,写到电影院,写到塑料袋的流行时间,写到它会不会代替鸟的名字,又写到月亮,写到挖掘机,写到被遗弃的汽车,其想象力的丰富,自然潇洒的文字质地,构思的巧妙与文字节奏的把控,气息的流动都为上乘。刘星元是擅长思考和发现那些大家都了解却熟视无睹的事物和瞬间的。“那些与我擦肩而过的非凡之人,他们把光环隐藏于自己看似普通的皮囊内,又把自己看似普通的皮囊隐藏于人群之中,如大隐隐于市,如独木隐于林,如水珠隐于海。”诸如此类的句子在刘星元的散文里俯拾皆是。他的文字是温润而暗藏锋芒的,他对时代、对人性、对社会的理解和把握是敏感而丰富的。所思所感与所见所悟的在场感让人眼前一亮。从现象到本质,由此及彼的联想,由浅入深的笔触,让刘星元的散文富有深度和温度。“同处一座县城,因为目光短浅,因为智力多受外部玷污,虽然没法将这些卓越人物一一指认出来,但是我知道,他们一直在此生活,并且很可能还将继续在此生活下去。”刘星元的叙述是低调有力、情感内敛的,偏偏在不经意间润物无声地打动着你。

那些小到不能再小的事件,小到不能再小的地点,在刘星元的笔下都变成了宏伟建筑的一砖一瓦,让文章从情感到精神层面深刻高大起来。他并非这座小城的“土著”,但他对县城的了解恰恰不亚于任何“土著”。他同时以旁观者和亲历者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县城。他笔下的县城是当下中国千万个小县城的一角,也是时代洪流中的悄然一瞥。刘星元的记录和写作,让这些影像不能展现出的县城的另一面——那些小县城的褶皱里的生灵与他们的人生轨迹,在作者的反思与自省中,在虚构和真实之间,再次呈现在读者面前。

刘星元的文字是思辨的。他写县城的美好与过去,也写遗憾与缺失,他在美学取向上并不完全是非此即彼,而是像年轮一样富有纹理和质感。读者看惯了一味的歌颂或者一味的鞭笞,看到这样大理石一样质感的文字,尤为耳目一新。从字句和段落里,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在思考,而读者同样在思考。思考着思考着,读者就被带入了刘星元预设的县城里面去了。从接受美学来看,《小城的年轮》无疑是成功的。那些废墟之上的疤痕,隐藏在县城的褶皱里,有的人留下了,有的人离开,留下的有留下的困惑和需要解决的命题,离开的有离开的不舍和未定义的远方,有自成一体的生态和体系。刘星元以点石成金的笔法,将那些褶皱通通照亮了。优秀的作品都以其独特的思想性存立于世。《小城的年轮》里对亲人、对朋友、对擦肩而过的人的回望,对各种人际关系的触摸,对孤独、对梦想、对融入和出离的速写描摹,都藏在字里行间。废墟事、江湖事、县城人、烟火味等在一个个具体的细节里具象化,在这本书里连点成线,交织成一个个县城的侧面,绘制成县城的面孔,让这本书有解读的无数可能。作者有很多暗含之意隐藏在字里行间,它们像年轮一样,把读者一点点裹挟进去,慢慢地,作者思考的问题也成了读者思考的问题,一点点占据了读者的心,引发对于生活或无可奈何或奋力挣扎、拼尽全力的深层共鸣。读《小城的年轮》,你能体会到作者从普遍中看到不平凡,从偶然中找出必然,从貌似波澜不惊的生活中挑拣出心里的惊涛骇浪,从被迫接受中找寻到生活的意义与无限可能,像一道光一样点亮读者看县城的多维视角。笔尖纵横,细嗅蔷薇,正如作者自述,读《小城的年轮》,看小城的人间烟火,品尘世的细水长流。

(作者为山东省作协会员)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