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亩蟹田孕育致富新希望 青龙山谷蟹稻共生基地开启生态农业新篇章

2024-08-30 09:25:54 - 消息动态

转自:秦皇岛新闻网

全媒体中心记者徐道树  通讯员徐纪昭

雨过天晴,秋阳高照,微微秋风吹动日渐成熟的稻谷在田野中轻轻摇曳,成群的螃蟹在稻田里觅食成长。8月27日,在青龙满族自治县朱杖子乡前白枣山村山谷蟹稻共生基地,30岁的新农人陈德辉像往常一样来到蟹田察看水稻籽粒处在灌浆期的饱满度和田蟹的生长情况。

国庆节前后

赶上田蟹上市

“今年的雨水充沛,水稻和田蟹长势都好,目前看是个丰收年。”陈德辉看着水稻籽粒因灌浆渐渐低垂的稻穗介绍道,“今年的田蟹于5月份放养,在生长过程中主要以小鱼小虾等浮游生物和稻花做食物,排泄物可以作为有机肥还田;稻田引入青龙河支流灌溉,每天换水一次,洁净、富含矿物质的水质是保证田蟹和水稻品质的关键。田蟹入秋后是育肥的黄金时节,也是最后一次脱壳,每天只需投喂少量的豆粕、玉米粒和鱼粉,加强田蟹的营养。”这100多亩的田蟹和稻谷赶在国庆节前后收获。“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再过一段时间,懒散的螃蟹会到田边排成排晒太阳,行动也相对迟缓,那时它也愿意与人‘打照面’。”陈德辉说到。

农业产业化

带动村民增收

采访中,有几名工人正在田间除草,他们都是本村村民。今年54岁的张瑞田没在陈德辉的蟹稻共生基地上班前,靠外出打零工,还不能保证总有活干。如今,他把家里的地租给陈德辉,除了一亩地净落1000元租金,在基地一天的工资是150元,一年能有两万多元钱的工钱。此外,他还附带管理自家的400多棵栗子树。如今张瑞田对家门口的这份工作很满意。在春播秋收和平时生产管理上,陈德辉的蟹稻共生基地用工多时需要30余人,一年人工费支出在十多万元。

据陈德辉介绍,土门子镇的郭丰达看到他的田蟹养殖有着不错的前景,今年也养了70多亩的田蟹。

百亩蟹田孕育致富新希望 青龙山谷蟹稻共生基地开启生态农业新篇章

陈德辉在仔细察看稻谷灌浆情况。

返乡创业

得到家人支持

陈德辉大学学的是电力专业,毕业后在秦皇岛市一家家具企业做销售近十年。2022年的春节,陈德辉在与家人一起吃团圆饭时说出了自己打算返乡从事农业的想法,得到其父陈国良的大力支持,并告诉他村里过去有种植水稻的历史,自己也有一些种植水稻的经验。得到家人支持的陈德辉随后辞去城里工作,开始谋划种植水稻事宜。

当他了解到当地很少有人养殖田蟹时,决定从事田蟹养殖。“也算是第一个啃螃蟹的人吧。”陈德辉说,没有技术和经验,他先后到承德、盘锦、五常等地考察,学习了近半年。回来后,从村里流转100多亩土地成立山谷蟹稻共生基地,并投入80多万元平整土地、建农业生产设施、购买生产设备,为来年的稻蟹立体养殖做好准备。

对田蟹市场前景

充满信心

2023年6月,陈德辉第一次在稻田里搞起了田蟹养殖。因头一年养田蟹经验不足,存在水稻选种、田蟹投苗晚等问题,加上养殖过程中水稻倒伏在挡板上导致稻田蟹跑了不少,水稻和田蟹的产量没有达到预期收益。然而,到了秋天田蟹成熟上市,当陈德辉把田蟹拉到锦州等地销售时,良好的市场需求依旧让陈德辉对来年的田蟹养殖充满信心。

百亩蟹田孕育致富新希望 青龙山谷蟹稻共生基地开启生态农业新篇章

蹲在田埂上的陈德辉还对记者算起今年的收益账,田蟹和水稻依去年的市场行情,今年能收回前期的全部投入成本后还有盈利。

采访临近中午,明媚的秋阳照在金色的稻田里,看着即将收获的田蟹和稻谷,陈德辉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编辑:韩冰

责编:李志财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