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大变身: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4-08-30 10:01:14 - 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晚报

“一老一小”大变身: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浙江金华,一家开办25年的老牌幼儿园,被改造成了“社区养老院”。除此之外,深圳、太原、济南、北京等地已有“幼转老”“老幼共托”的实践。这种“幼转老”现象看似魔幻,实际是形势使然。

“一老一小”难题新解法

曾经,幼儿园“一位难求”,“入园难”“入园贵”现象使得家长为给孩子报名,在幼儿园门前彻夜排队。而今,在出生率降低、生源总量减少的大背景下,不少幼儿园由于生源的大幅减少被迫关停。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7.44万所,共有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2.98万人。对比2022年的数据,全国幼儿园减少了1.48万所,而在园幼儿数量减少了534.57万人。

当下,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面临长寿化、老龄化、少子化的三化叠加现象。目前,我国社会养老资源明显不足,专职护理人员严重缺失。面对“一床难求”的困境,如何让老人能够安度晚年,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一边是不断减少的幼儿,另一边则是持续增长的老人。各地试点“幼转老”“老幼共托”模式,将闲置资源激活,助力推动社会养老服务,或许是“一老一小”难题的新解法。

转型中的变与不变

既然是转型,就不一定得全部推倒重来。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层面,幼儿园与养老院在硬件设施上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因此,可以对幼儿园进行科学的适老化改造,针对保安、保洁、行政人员、幼儿园教师等原班人马进行专业培训,有利于盘活现有资源,快速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有效缓解养老资源紧张的问题。

在幼儿园向养老机构的转型中,变化的是服务内容,不变的是温情底色。分析人士认为,养老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将富有人情味的健康照料和具有亲切感的人际互动,带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事实上,这些职业特质也是很多幼儿园教师所具备的。若能无缝衔接,换个角度来看,也未尝不是具有推广价值的实践创新。

“幼转老”转型的挑战

但需指出的是,“幼转老”不是幼托机构换个牌子这么简单,需从专业服务到收费标准等,都符合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才有市场和前景。我们需要认识到部分幼儿园的关停,并不能完全归因于供过于求,而是源于自身的盲目扩张、缺乏特色。因此,即便转向另一条赛道,挂上一副新的牌子,也并不意味原先的问题就迎刃而解。盲目转行、草率上阵,未必能实现预期目的。

对此,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简化审批流程、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鼓励支持条件适合的幼儿园转型养老院,扩大普惠性养老机构的供给。同时,应加强对转型过程中的指导和监管,确保改造后的设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障养老服务的质量,防范发生虐待老人、侵犯权益等情况。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创新服务模式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

由“托幼”转向“托老”,是拥抱变化之举,值得尝试。但涉及用地性质的变更、专业资质的审核、乃至周边居民的意见,还有赖于多方协调与深入探索。从“朝阳无限好”到“最美夕阳红”,每一步都关乎民生期许。但愿每一次转身,都不转服务本位;每一次“爆改”,都不改幸福成色。综合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