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中再唱《忐忑》

2024-08-30 14:36:09 - 北京晚报

“蛛网”中再唱《忐忑》

数百平方米的展厅里,墙壁和地面洁白如雪,无数根黑色的线在空中结成“蛛网”,《忐忑》的旋律忽然响起,龚琳娜在“蛛网”中高歌起舞……8月28日,托马斯·萨拉切诺大型个展“共生”在红砖美术馆展览,龚琳娜率声灵合唱团在景观作品中带来“算法·韵律——回响”的跨界演绎,也带来了她与声音装置的跨界首秀。

托马斯·萨拉切诺是一位关注生态问题的当代艺术家,展览“共生”表现的就是他对人、对自然、对生物与非生物的思考。巨型网络景观作品《算法·韵律》中,他用硕大的蛛网结构充斥展厅,黑色的“蛛丝”交织盘错。走进展厅空间,龚琳娜与声灵合唱团的20多位音乐老师们分散地仰卧在白色地板上,巨大的黑色“蛛网”就在他们上方的空间中缠绕。渐渐地,《忐忑》旋律响起来,节奏感极强的旋律带动着大家一起吟唱、跳跃。

这是龚琳娜第一次在美术馆做声音艺术实验,第一次与声音装置的先锋“对话”。她记得第一次走进展厅的感受,“我好像也变成了蜘蛛,被这些巨大的网网住。”一段时间,龚琳娜住在红砖美术馆的艺术家工作室里,在这里练歌、看展,对装置艺术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这个时代就是一个庞大的网络时代,包裹我们的有有形的网、无形的网,没有人逃得开。”龚琳娜想用自己的声音实验,演绎人们从出生到探索世界,再到遇见矛盾、化解矛盾的过程。

让龚琳娜惊喜的是,巨大“蛛网”中的每一根细线都有固定音高,她和作曲家老锣可以把声音与情绪结合。之所以选择她的代表作《忐忑》,是因为它具有鲜明的节奏性,“忐忑也代表了人们内心的纠结。”龚琳娜说,在《忐忑》的旋律出现前,人们刚听到了一段杂乱无章的喧哗,《忐忑》正是人们那一刻的情绪反应。

“这个空间最有趣的是,你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所有人一起拨线,你说得越大声、拨动的声音越多,反而让谁都听不见谁。”龚琳娜慢慢感受到声音实验的与众不同,“如果突兀地提出‘世界和平’,我会觉得这个观念太空太大。但现在我感受到,只有大家都以共同的节奏律动,我们才能共生,这就是和平的意义吧。”

本报记者韩轩文白继开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