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有这“三板斧”

2024-08-30 20:00:00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网

近日,北京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新闻发布会在顺义区李桥集体林场召开,介绍了近年来全市在落实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中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会场为何安排在距离市区几十公里外的林场?原来,顺义区在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方面练就了“三板斧”。

北京顺义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有这“三板斧”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第一板斧:靠“清污”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通过“单村建站、联村建站、城镇带村入网”模式,开展全区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截至目前,已运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41座,覆盖顺义区18个镇,合计处理能力5.1万立方米/日。铺设农村污水管线4867公里,完成349个村庄生活污水收集与治理,为乡村绿水长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面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效果评估,制发《顺义区农村地区户厕清掏管护方案》,确保未接入污水管线的户厕粪污得到无害化处理。截至目前,全区安装化粪池13万余座,农村公厕三类等级达标率达95%以上,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9.58%。

建立“区—镇—村”三级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检查机制,通过垃圾分类检查系统将问题派转,48小时内完成整改。2024年第二季度,顺义区农村整治工作在北京市农村人居环境考核排名全市第2,平原新城第1,为顺义区居民营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

第二板斧:靠“转绿”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

大力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制发果树产业面源污染防治项目实施方案,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试点,初步建立起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组织方式和政策体系,集成推广相关技术模式。

创新建立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属地化管理、指标化考核”的工作机制,探索废旧育苗盘、废弃节水灌溉材料等农用塑料回收处置模式,启动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已回收旧地膜等农业投入品废弃物295吨,全生物降解地膜已配送290亩,实现了生物降解地膜适用性推广。

积极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试点探索规模以下畜禽养殖的种养结合,指导养殖户采用覆土、覆膜、覆盖秸秆等方式处理粪污,通过堆积、腐熟发酵等方式科学还田,有效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

第三板斧:靠“创新”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探索农林循环生产新模式,以废木屑、玉米秸秆等废料为种植培料,成功种植大球盖菇、赤松茸、竹荪、黑皮鸡枞等食用菌。同时,加强生态互补,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养殖柴鸡、鹅、鸽子等。以林下家禽活动控制减少杂草和虫害,以粪便为天然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形成林下特色养殖模式。

探索农林废物转化利用新模式,将原来随意堆放、丢弃的瓜菜残秧、茎叶、枯枝等菜田、林木废弃物回收,经工艺处理后,制作成有机肥、铺装物,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

探索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新模式,将农户家旧地膜回收,按照3:1比例进行兑换,即3公斤旧地膜兑换1公斤新地膜。全区15个镇设立23家“以旧换新”地膜回收的试点。这些成功案例不仅为顺义区的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