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恒山专栏(第139期)|国家区域战略的功效与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2024-08-30 17:41:32 - 新浪财经头条

来源:蒙格斯报告

范恒山专栏(第139期)|国家区域战略的功效与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淮海经济区要着力于哪些方面开展?推进这些合作又要把握哪些关键方面呢?

从方向上看,要紧紧扣住全面实行区域现代化这个总目标进行,着力实现四个定位。

从内容上看,十市要通力合作,遵循客观规律要求,推动一些重点领域的协同发展。具体包括:合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协同推进产业优化布局与不断提升、共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分享、一体构建高水平的数字基础设施、同心建设精神文明发展高地。

来源:文章为作者在2023年4月15日召开的《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规划》座谈会上的主旨讲话。现将讲话全文刊发如后。

很高兴能够受邀参加《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规划》座谈会,这使我有机会与来自淮海经济区四省十市的同志们深入交流和在现场向大家学习请教。

正如刚才主持人谈到的,我长期从事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政策、文件的研究起草和实施工作,曾接触过淮海经济区的有关事项,这一次很荣幸又受委托参与了《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规划》的研制工作,对这一片区域的情况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不少想法已体现在提交给大家阅的《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规划》的文本中了。规划稿经过一年多的打磨,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会议要我就规划的编制情况做个报告,我也准备了一个发言稿,围绕重大意义、机遇挑战、战略定位、思路举措、推进建议等做了阐述。但考虑到规划文本已经发给大家,待会儿专家团队的有关同志还要介绍这个规划文本的基本内容,所以我就不照稿子讲了,直接印发给大家,有空时可以翻一翻,尤其是讲话稿后面提出的三点建议,大家可以重点关注一下。脱开稿,我想以国家区域战略的功效与淮海经济区的高质量发展为题谈一些认识,供大家参考批评。

一、国家区域战略具有重大功效

 “十二五”末期,《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家重要媒体在盘点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时,曾用过这样的评价,“过去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亮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国区域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彩纷呈”。这个评价也非常适用于今天,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可以说一个精彩连接着一个精彩。

如果说区域经济发展是这些年令人瞩目的一个亮点,那么亮点中的亮点就是区域战略及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或者说,是区域战略与政策制定实施推动了区域经济的精彩和辉煌。

我们看到,谋划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成为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核心工作,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工程”。实施区域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了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文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在社会上,我们则听到了这样的说法,即“四流的政府跑资金”,“三流的政府跑项目”,“二流的政府跑政策”,“一流的政府跑战略”,区域战略对于地方来讲是最为重要的,战略把资金、项目、政策等都囊括在其中了。

为什么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与贯彻实施?为什么说一流的政府跑战略?这是因为区域战略具有特殊的功效。运用区域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而国家区域战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区域战略带给地方看得见、摸得着的大实惠

区域战略往往是为一个区域量身打造的,一方面含金量高,集项目、政策、功能平台、先行先试权利等为一体,是国家给予这一区域的独特发展红利;另一方面,针对性很强,旨在发挥和提升区域的比较优势,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地方的潜力,快速形成区域竞争力和发展的高位势。

国家区域战略具有“一朝结缘,长期受益”的衍生红利

一方面,国家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以不同形式一轮又一轮的延伸相关战略的实施。

比如广西北部湾。2008年北部湾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着手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得益于此,北部湾地区发展不断加大,成为了广西发展的高地。规划实施期满后,在认真评估的基础上,适应新的形势进一步对规划做了修订,出台了新的政策举措。

再如浙江的嘉善,经党中央国务院2013年批准其成为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三轮、每一轮五年为其制定了县域经济试点的方案。十多年来嘉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虽然是一个县,但现在已经呈现出中等城市的面貌了。过去十多年来,国家就一系列重点地区的发展制订了多轮接续性指导规划文件。战略政策与时俱进的一轮一轮更新延伸,为所在区域发展持续提供了强大动能。

另一方面,战略覆盖的区域也能够借水行舟、举一反三,一步一步地拓展延伸政策红利。不仅如此,有了国家战略指导,也就有了“跑部前进“的依据,很自然地就获得了被高看一眼的待遇。

国家区域战略破解了地方发展中一些棘手的难题

有很多难题我们靠常规的办法是破解不了的,但是有了国家战略这个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特别需要强调的有如下两点:

第一,解决了地方换一个主官就换一套思路,导致发展政策不连续、不稳定的问题,有利于做到将一张蓝图贯彻到底。安徽属于中部地区,现在又是长三角区域的一员,早些年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在中部六个省份中,常常排列第五或第六名。但这并非是安徽人不行。安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合肥的安徽名人馆中,可以看到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名人或是安徽本地人,或曾在安徽工作过,且这些人都是中国的大名人。

安徽人很聪明,安徽有一段时间发展比较缓慢,一个重要原因是发展思路不稳定。换一个领导就换一套思路,有的提出东向发展战略,又有的提出唱好“黄梅戏”(发挥旅游、煤炭、文化优势),不一而足。自从国务院出台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以后,发展思路就稳定了,相应的发展速度也明显加快了,不少指标在中部地区已跃居前列了。

自战略落地起迄今已经换了五任班子,但五任班子都持之以恒将这个战略思路一以贯之。不折腾,不相互否定,才赢得了今天这个发展局面。安徽现在同时享受中部和长三角两个区域战略政策之惠,发展机会前所未有。安徽的发展证明了一张蓝图贯彻到底的重要性。当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地区主官变换频繁,很容易导致发展思路上前后否定、南辕北辙。

第二,解决了一些战略规划高高在上、不接地气,也就是国家意志与地方需求不对接的“两张皮”问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很长一个时期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于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一些文件、政策跟地方发展需求不对接,闭门造车的色彩很浓厚。

我担任地区司司长时承担了大量的区域战略与政策文件的研究制定工作,努力做了两个方面的改进:

一是所有文件起草之前都要做深入的调查。那个时候的调研往往是几十个部委联合进行,视角多元、领域广阔、触点具体,是比较深入细致的。例如江苏,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区域性的重大战略,如沿海发展战略、苏南现代化发展战略规划等,都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

二是开门写文件。几乎所有的区域战略文件的起草都是请地方同志参与,有些时候甚至是请他们直接进入起草组工作。这样既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地方情况,又可以合理吸收地方建议。国家区域战略既涉及到国家意志,又涉及到区域需求,要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果若如此,就能有效解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把国家要求落到实处,也有利于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

正因为如此,国家区域战略给相关的区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这些年的实践表明,凡有国家战略覆盖的区域,经济增长明显高于一般地区,经济发展的效益显著优于一般地区,合作开放的步伐大大快于一般地区,民生改善的力度普遍强于一般地区。从整体上看,国家区域战略所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第一,扭转了东部增长速度一马当先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格局。一系列鼓励沿海率先发展的措施大大提升了东部地区增长速度,也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八五”末期形成一个高点。1999年后出台的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及2006年后围绕这些战略形成的强有力的深化细化实化举措,带来了区域增长格局的革命性变化,西部、中部乃至一个时期东北地区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东部。带来了区域增长格局的革命性高地。与此同时,东部地区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第二,促进了一大批落后地区的加快崛起。区域战略尤其是针对老少边穷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有力地促进了落后地区跨越式发展。如江西赣南原中央苏区,尽管解放后许多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总体上仍处于贫困状态。按照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的批示,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进行调研,用不到100天的时间制定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赋予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通过上下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这些地区发展步伐大大加快,形成了新的发展格局。

第三,培养了一批新的增长极。在国家区域战略与政策的推动下,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传统经济引擎进一步增能。与此同时,一批新的增长极在中西部涌现,如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双城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等通过国家区域战略赋能,这些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都成为了地区发展的龙头。

第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分类指导及时化解了难点与矛盾,也加快提升了比较优势,因而带来了地区的加快发展,进而带来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些年,我国经济有效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世界金融危机等的冲击,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区域战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对地区来说,有没有国家区域战略指导带来的结果是绝对不一样的。在实践中,国家区域战略是通过文件和规划体现的,因此,文件和规划的质量决定着区域战略的效能。除了具有含金量之外,很重要的品质是要接地气,有针对性,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抽象的教条,也不是晦涩难懂、不知所云的学术作品。区域文件和规划要具体实在,可操作,有能效。

二、淮海经济区需要国家区域战略赋能

我们认为,在国家区域战略整体构成中,淮海经济区理所当然应该有一席之地,反过来说,淮海经济区发展也需要国家区域战略赋能。其主要理由是:

这片区域文化底蕴厚重。不少城市具有超过2000年的建城史。如徐州2600多年,连云港2200多年,宿迁2700多年。这里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等的重要发源地,集两汉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集于一体。徐州、济宁、商丘等等,都是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连云港也是江苏的文化名城。这一区域在中华文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传承创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片区域地理方位特殊。这里四省交会、三河贯通,东濒黄海、西邻中原,北接齐鲁、南连江淮,靠近南北分界线,地跨东中部,是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的重要支点,我以为,还是“中国之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地方如果挺起来了,中国的腰更加硬朗和有力了。

这片区域战略地位重要。这里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多个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实施的交汇地带,还是新亚洲大陆桥东部走廊,兼具“一带一路”向东向西双向开放的重要功能,能够在促进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形成双循环新格局中间发挥支点撬动和短板托举作用。

这片区域协同基础良好。区域内貌特征相近,风土人情同脉,资源禀赋优良,生态系统完整,人员交流密切,经济联系广泛,拥有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与纽带,认同感、归属感都比较强。过去一些年各类合作也逐渐走向深入,在政府层面和社会层面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区域合作机制。

这片区域的发展水平亟待提升。这个地区是名符其实的欠发达或发展中地区。整体上看,区域内十市的经济总量多数处于本省中下游水平,总量最低的城市只有1000多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本省平均水平的70%左右。有八个城市的一些重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低于全国。具体的看,这一地区经济结构老化,资源支撑型色彩比较重;创新能力不强,城市发展的能级不高,城镇化水平偏低,中心城市的带动能力较为薄弱;城市城乡差距比较大,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不足,实现共同富裕任重道远;等等。

这些因素充分显示了对这一区域实行国家区域战略赋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无论是从基础条件看还是从发展需要看,淮海经济区都应当获得国家区域战略的特殊对待和专门指引。而在国家战略推动下加快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规划》稿从几个方面谈到了加快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大体上说,是有利于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融合发展,汇聚发展合力,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有利于探索多省交界地区一体化发展新机制,建立行政区和经济区适度分离的管理体制,打破行政区划藩篱;有利于推动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共同激发经济区内生发展动力,打造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新标杆;有利于推动苏鲁豫皖结合部崛起,加快东中部相对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形成全国有影响力的高质量发展合作区。

淮海经济区的概念提出可谓历史悠久,算一算已经有30多个年头了,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这片区域仍然缺乏国家量身打造的战略规划赋能。由于各种原因,淮海经济区错过了区域战略密集出台的第一轮大好时机。我们起了一个早床,现在能不能赶上晚集还不好说。但我以为还是要坚定信心,所谓好事多磨,好饭不怕晚,是金子总会发光。

今天可以说是曙光乍现,经过努力,2021年有关部门已将淮海经济区纳入重点区域规划安排,并列为了2022年全国“两会”审议通过的计划报告的重点任务。我们有理由相信,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班子,会进一步重视淮海经济区的发展。这不仅是因为其建设曾经凝结过其中一些领导同志的心血,更是因为它是新时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际需要。我衷心希望以此次规划编制为新的开端,迎来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三、立足合作联动推动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已经开启,综合考量,淮海经济区契合国家现代化征程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和实现高质量的协同发展。

对这一区域来说,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关键词有二:一是“跨越”,另一是“引领”。淮海经济区的发展过程应当是对这两者辩证把握、有机结合并实现相互促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依靠扎实的行动,也需要高水平战略规划的引领,鉴此,我以为,淮海经济区四省十市共同推动《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规划》的编制是极具智慧和富有远见的。

从地位上看,《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规划》是一个指导和推动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规划,但从内容上看,这实际上是一个引导和推动十市深化合作的规划。深入分析,要实现“跨越”与“引领”手段是合作,出路也是合作。

其实,一个地区发展的动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资源要素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调动,即激发内生动能;一个是区域间的合作积极展开与深入推进,即有效集聚外部动能。区域合作的益处是多方面的,有利于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拓展经济运行空间,在更大范围的利用和配置资源要素;以利于促进合理分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避免恶性竞争;也有利于整合资源要素,在最高水平上形成创新能力和抗冲击力的能力。区域合作还能让域内老百姓获得最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

就两种动能关系而言,推进区域合作不仅不会妨碍内部动能作用的发挥,反而能便之达到更高的水平,换句话说,如果忽视区域合作,就不利于甚至销蚀地区内部动能的发挥。但这个问题在全国很多地区并没有处理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各地更多重视的是发挥内部动能。这些年,对区域合作的认识不断加深,主动性也有所增强,但仍然没有放到应有的位置上。

区域合作对发展快的地区和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都有着积极的重要作用。对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通过合作可以趁力借势,如承接层次较高的产业的转移,对接先进的体制标准和做法,引入高水平的技术和人才。我们平时常说“与好人混,越混越好;与坏人混,越混越差”,实际上地区间的关系也是这样,与好的地方紧密合作就会越来越好。

对于相对先进的地区来说,依靠合作能够锦上添花,如实现供应链、产业链的有机协同,解决经济回旋空间不足、资源配置条件不充分问题,拓展增长潜力、培育潜在市场等。

淮海经济区是多省交界地区,而合作对于多省交界的地区来说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普观全国省域交界地区,多数都处于欠发达的状况。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从内部看,由于资金、交通、精力等原因导致鞭长莫及或无力顾及,边沿地区就成为了边缘化地区;从外部看,分属于不同省份的各行政区间往往为一己利益恶性争抢,相互拆台。

在淮海经济区就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事件,交界地区的某些行政区的村庄间出现械斗,双方打得头破血流。由于封闭,资源要素难以实现优化配置,经济循环只能在低层次上进行;由于争斗,经济活动无法有效拓展,比较优势不能做强做大,最后是经济发展缓慢,与内地的差距不断扩大。

深入分析这个问题,就会充分认识到多省交界的边沿地区推进合作的极端重要性,这比其他地区开展合作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从理论上说,解决边沿地区或交界地区边缘化问题有两个途径:一是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区划调整,但这样做成本较高,也不可持续;另一是经济办法,通过双方或多方合作建立经济10区,实行一体化运作。这是一种尊重现有行政区域划分和各自合理利益需求的科学做法,有利于各方通过这一途径,将边沿变成中心、冷区变成热地;竞争变成互助,封闭走向开放。这不是理论逻辑上推演,而是多年实践探索的经验。

可以断言,淮海经济区加速发展的出路在于在合作。合作越紧密,发展的就越快,质量也会越好;反之,如果明争暗斗、同床异梦,发展就会比较缓慢,高质量发展也难以顺利推进。

那么,淮海经济区要着力于哪些方面开展?推进这些合作又要把握哪些关键方面呢?

从方向上看,要紧紧扣住全面实行区域现代化这个总目标进行,着力实现四个定位。也就是要依靠十市的紧密合作,把淮海经济区打造成为多省交界地区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资源连片地区转型发展的样板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引领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的试验区。

这四个定位充分考虑了这一地区的发展基础、比较优势,是需要着力破解的难题,也是可以深入拓展的空间;是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也是区域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特色。我们讲淮海经济区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要实现跨越与引领并举,正是出于对这一地区发展基础与战略使命的统筹把握。

表面上看这两个要求似乎是矛盾的,但其实不然,他们是能够有机统一的,我们需要辩证把握。不实行跨越发展我们跟不上现代化建设前行队伍的步伐,不发挥引领作用我们没有承载国家战略的理由。

“跨越”的含义清晰明了,但我们“引领”作用体现在哪里?就是要在多省交界地区协同发展上做出示范,在资源连片地区转型发展上打造样板,在国家重大战略的融合发展中形成经验等等。引领与跨越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引领”推动这一地区后来居上,即实现“跨越”,最终进入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方阵,或者至少与全国一些发展较快地区同步进入现代化行列。

从内容上看,十市要通力合作,遵循客观规律要求,推动一些重点领域的协同发展。书面讲话中讲了十个方面,这里我再就五个方面做些论述。

(一)合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一般的说,营商环境是企业等市场主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条件和因素。实际上,营商环境可以说是政府管理经济社会活动中的全部手段与方式的总和或综合体现,涉及到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程序路径、方式方法、手段技巧等,营商环境对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是直接和显著的,其效果可以用吹糠现米、立竿见影两个词来形容,决定着投资愿不愿意来、企业愿不愿意矢力创新、能动性生产经营活动能否持续等状况,最终影响着地区发展的潜力与竞争等,可以说,营商环境建设十分重要。

但营商环境建设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有些事项的处置依赖于客观条件,发达地区容易办,欠发达地区不一定做得到。但营商环境建设并不嫌贫爱富,它与主观行为密切相关,主要是与政府部门的努力相关,所以相对落后地区、欠发达地区的营商环境建设是可以走在全国前面的。

前几天我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与沈阳、呼和浩特和无锡三个城市的市长一起讨论优化营商环境问题。这三个城市的发展水平、行政层级都有差别,但在营商环境建设都有创新举措和新鲜经验,一些方面可为别的地方学习借鉴。

淮海经济区要努力在这方面走在前面,各市不仅要把自己域内或者行政区内的营商环境建设做好,还要一体打造营商环境,使整个淮海经济区成为全国营商环境建设的标杆。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整体提升外部资源的集聚能力,而且有利于实现创新要素在区域内部均衡利用,不会因为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而导致恶性竞争或相互残杀。

淮海经济区应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的基础上,紧扣两个方面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一是要以具体问题的解决为牵引,不断朝建立良好的体制机制方向深化。总体上说,近些年的营商环境建设是以解决一些具体事项为抓手的,但不能止于这个层面,每一个具体问题的后面都有体制机制根源,要一挖到底,理顺体制机制,从根本上化解产生问题的症结,否则,很容易出现回潮或反弹。要刨根问底、追根溯源。

二是要以“给方便”为起点,不断朝“壮信心”方向拓展。这些年各地营商环境建设的集中于通过“放管服”改革提高行政效率、改善公共服务,重点是压缩审批清单、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方式。“给方便”的色彩非常浓厚。这方面的努力是必要的。过去政府控管面过宽,随意性很强,且程序繁杂、方式单一,虽然通过过去数十年的改革有所改善,深化空间依然较大。但光“给方便”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壮信心”。企业或投资经营者最为看重的是稳定与规范的制度,有了公正的制度、稳定的政策、透明的决策和规范的操作,就有了对政府的信任和市场的信心,也就会给他们带来发展的动力和创新创造的积极性。营商环境建设既要立足于“给方便”,更要着力于“给信心”。事实上,有了公正、稳定和透明,方便和信心也就都有了。进一步说,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给方便”也不会稳定与持续。今天领导重视,方便就多一点;明天换个领导不那么重视,方便就少一点,很容易形成反弹或回潮。

(二)协同推进产业优化布局与不断提升

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其一,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经济发展状况,地区增长的潜力和竞争能力都取决于产业发展的水平。其二,地区发展的潜在威胁在于产业老化,而地区间最大的伤害来自产业的同质同构竞争。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应当把协同推进产业的合理布局和不断提升放到特别重要的位置,在产业发展上不可以我行我素、各自为政,否则会自毁前程。在这个方面,应把握住如下四个方面:

1、依据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分工。充分考虑到资源禀赋、现实基础和发展潜力,推动形成十市间各具特色又相互支撑的产业链供应链衔接配套格局。顺便说,现在建立的十市间的协调机制是个好平台,定期不定期对一些重大问题开展协商十分必要。据了解,迄今所举办的关于重大问题的协调会议已有5次,依此可以看到淮海经济区区域合作的力度。这里我要特别建议协调机制能够召开专门的会议研究地区间的产业协同,深入研究一下内部的同质性有多高,外部的竞争力有多强,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是否得到了有效发挥等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尽快推动制订十市间产业协同发展专项规划。

2、从实际出发着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辩证看待传统产业,不要把传统产业一律视为低端产业加以排斥淘汰,始终坚持运用现代技术改造赋能传统产业。要知道,一经现代技术改造赋能,传统产业也就蜕变成为了现代产业。我们要积极发展高薪技术产业,但也不要脱离实际一味追求高新技术产业,缺乏资源要素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是空中楼阁,很难持续发展壮大,还容易导致前功尽弃、劳民伤财。推动产业发展不宜全部画地为牢,一地难以发展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可以通过共建产业集群或者合办产业园区联合培育。

3、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要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只有坚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区域经济才会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也才能经得起各种风险的冲击。脱离制造业发展一味追求倒一二三产业结构是形高实低的产业转换。认为第三产业比重越高则产业结构越好的认识是一种谬误,三产业从一产业尤其是二产业来,脱离一产业尤其是二产业单纯追求发展三产业,就如在沙滩上建高楼。没有一产业特别二产业做支持的第三产业,稳定度低而风险高,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只有把先进制造业做强做大,产业基础才会牢固,产业活力才能持久,囿于特殊基础与战略定位,部分城市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主体是科学的。但就一个区域而言,就整个国家而言,必须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为主体,把先进制造业发展放到突出重要位置上。

4、未来产业的布局要量力而行。未来产业决定着地区发展的前途,应及早谋划,争取主动。但也要量力而行,不能仅凭一腔热情见高就上,见新就攀。应综合考虑自身基础和资源要素的集聚能力谋划和培育未来产业,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抢占若干引领性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三)共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分享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协同发展的标志体现,也是根本性成果所在,发展动力所在,与治理能力、发展实力、协调程度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相关,与区域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直接联系,如果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做得好,区域的凝聚力创造力就会大大增强。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难度较大,涉及到一系列的体质机制创新。淮海经济区各城市应通过深化合作,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惠及全域人民,特别是推动发达地区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一般地区具有特色的公共服务惠及全域人民。实现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合理对接、优势互补。

这项工作的本质是保障区域内所有人员平等发展的机会享受公共服务的平等权利。在这个方面需强化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打破地区行政壁垒,以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区域产品、服务的充分供给与共同分享,以体制贯通促进机会均等、权利平等。二是协同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体系,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普惠化。三是创新跨地区公共服务的机制,通过清单管理不断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共享的领域和范围。

(四)一体构建高水平的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技术是正在蓬勃兴起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标志性成果,是新兴经济和未来经济的坚实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一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对数字技术的掌控能力上。

以数字技术渗透融合为特征的新型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必须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和整个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升质量与规模。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对欠发达地区有着特殊的益处。数字技术能够有效颠覆传统时空模式,化解既有地理环境的约束,超越现实发展基础,克服行政治理存在的随意性、粗放性等缺陷,更加广泛、自如、精准、高效地配置资源,从而为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后来居上提供条件。不需要翻山越岭、跨洋渡海,一个电脑终端可以配置全国乃至全世界的15资源,开展各种类型的生产交易活动,这就是数字技术革命的威力所在。

淮海经济区应当紧扣“一体”和“先进”两个关键词,扎实推进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切实解决相互分割、互为壁垒的问题,做到一体化建设、全面贯通,共同分享、高效利用。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动员一切有生力量,适当压缩一些不太重要与紧迫的需求,集中财力建设高水平的、处于领先位置的数字技术体系和数字经济结构。在这方面,要奋勇争先,大干快上。

(五)同心建设精神文明发展高地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绝不可忽视精神文明的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具两个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一是政府和市场。

一方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市场有效”;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实现“政府有为”。政府和市场缺一不可。

过去市场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特质,在今天,有的人则一听道政府就很反感,这都是不科学的认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要发挥政府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也要靠政府推动。政府的作用不可低估,也不能把政府调控与治理一律视为乱作为。

美国为什么忌惮中国而实行围堵打压?因为中国追赶的步伐加快,与美国的发展差距不断缩小;而中国之所以能做到如此,就是因为有市场和政府两个轮子同时推动。

可以肯定,光有市场这个轮子,我们是不会取得数十年来高速发展的成就的,也是很难超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因为单纯搞市场经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比我们丰富,条件也比我们成熟。

二是物质和精神。物质是动力,精神更是动力。物质的力量是有限的,叫给一分钱,出一分力。而精神的力量是无穷和巨大的。

典型的如抗美援朝。朝鲜战场上中美之战是物质之战,更是精神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靠精气神弥补了物质上的短缺,以“钢少气多”压倒“钢多气少”,取得了伟大胜利。在我国,这样的例子很多,包括人工天河红旗渠的建设、塞罕坝人工林场的打造等等,没有精神力量支撑,这些成就都是难以想象的。

推动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不仅要全面有效的调动和运用好物资资源能量,更要强化精神文明精神,形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思想境界、价值观念、道德素养和工作作风。淮海经济区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现代文明元素汇集,社会道德基础良好,要发挥比较优势,结合打造“中华文化传统创新引领区”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全域人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培育向上向善、求真求实、敢拼敢闯的精神风尚,打造精神文明建设高地,使良好的精神文明成为推动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成为这一地区崛起的一个重要特征。

这就是我今天跟各位谈的一些观点。目的就在于给大家鼓劲助威、提振精神,也在于帮大家献计献策、开拓思路。一家之言,不一定正确,仅供大家参考和批评,希望对推动相关工作有所增益。

范恒山专栏(第139期)|国家区域战略的功效与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范恒山

范恒山,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曾任国家体改委综合规划试点司副司长,国务院体改办综合司司长,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改革司司长、地区经济司司长、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为多所著名大学兼职教授,著编译有学术著作30余部、撰写论文数百篇,一些作品获国家图书奖等重要奖项。主持了众多国家重要区域发展战略、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的研究制定工作。受聘担任多个省市政府经济顾问。为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主要发起人、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武汉大学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是中国经济50人论坛首批成员。学术思想为《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评传》、《中国百名经济学家理论贡献精要》、《中国新一代思想家自白》等收录介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