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跨省牵手 欣欣向“融”

2024-09-30 09:25:00 - 南京日报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陈燕飞

江苏南京:跨省牵手 欣欣向“融”

9月19日,以“打造跨域合作新典范,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二十三次全体会议在滁州举行。会上,一份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的研究解读显示,2023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达到197.62点,2018年以来指数年均复合增长率3.1%,长三角正不断向世界级城市群迈进。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长三角区域内相互投资总金额累计超过1.2万亿元。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六年来,沪苏浙皖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方面深化融合,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长三角地区城市间合作交流平台不断拓展,南京都市圈联动融合发展日益加强,重点领域合作纵深推进,省际毗邻地区一体化加速建设。

自从2019年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省际毗邻区域被写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宁滁、宁马便全域推进毗邻地区跨界合作,推进区域共建共享,共同跨区域产城融合发展。

A

顶山—汊河

小镇有了大“变化”

在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一条500多米长、横跨滁河的汊河大桥上,挂着南京“苏A”车牌的车辆来来往往,这座桥的日均通行车辆从2022年的1.75万辆,攀升至目前的3.7万辆;临溪社区1.6万的常住人口中,大部分来自南京或在南京工作;住在南京、工作在汊河的上班族,可以在来安的供电服务中心预约充电桩报桩等跨省业务……

江苏南京:跨省牵手 欣欣向“融”

一座汊河大桥,连接了汊河镇与南京市江北新区顶山街道。“我们这里距离南京市中心新街口25公里,距离南京长江大桥18公里。”汊河镇镇长王建丽说。

江苏南京:跨省牵手 欣欣向“融”

自从2019年顶山—汊河、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被写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滁州便开始全域推进毗邻地区跨界合作。作为“试验田”之一,来安县与南京市江北新区合作共建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以创新性的体制机制“一盘棋”促进产业协同、交通互联、设施互通、服务共享、人才互认。

对于这个新型功能区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从无到有。建筑工地上机器隆隆作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部分也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根据规划,该新型功能区总面积72平方公里,其中12.9平方公里为启动区。目前,启动区二期“三横一纵”骨干路网已建成通车,功能区邻里中心、能源站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主体封顶。

去年,总投资126亿元的捷泰新能源,年产18GW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智慧工厂项目,已实现35条生产线全部投产,每天产能700万片电池片,成为全球首个N型TOPCon电池量产项目,全年产值120亿元。总投资6亿元的聚兴隆年产15万吨改性工程塑料、2万吨特种工程塑料及30吨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2023年12月已经投产并顺利升规。随着总投资10亿元的和美药业和严格机器人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功能区龙头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设施、服务、人才等领域的协同。“以前南京和来安的居民通行,公共交通只有客运大巴,班次少且票价高。现在选择有接驳车、跨省公交,比如从来安县城到南京林场站的跨省公交,全程票价只要3元。”来安县交通运输部门有关人士介绍说。

江苏南京:跨省牵手 欣欣向“融”

近三年来,来安县先后40多次赴江北新区会商重点合作事项。在交通共建上,围绕跨省“无感”通勤,加快建设内联成环、外联成网的交通圈,来宁客运公交站实现两地公交“零换乘”,汊河大桥双向6车道全幅通车。在科技合作上,与南京江北新区签订科技创新示范区、公共技术平台等合作框架协议,与南京的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南航空天装备研究院项目成功落地。在人才引进上,对标长三角地区先进城市,设立长三角人才“飞地”3个,招引长三角地区高层次人才30余名。此外,两地还签订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打造南京医保卡在来安县二院跨省结算平台,引进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等建立长三角医疗专家工作室15个,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等在来安开办“名师工作室”。

下一步,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将着力引进承接一批长三角优质项目落地,积极招引长三角地区科研工作站、技术转移中心、众创空间等平台。同时,深化与南京高等院校的合作,进一步推动研发成果转化。

B

浦口—南谯

“好邻居”变成“合伙人”

江苏南京:跨省牵手 欣欣向“融”

近日,在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地区,安徽奥特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最新智能制造生产线上,机器人手臂灵活挥舞,精准完成每一个操作环节。“南京奥特佳公司在打算新建生产基地时,被南谯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吸引。研发在南京,生产在南谯,目前我们的厂房已由1座扩大到3座,项目由一期扩建到三期。”安徽奥特佳生产总监曹振余说,背靠着南京各大高校与科研院所,最新的科技成果可以在南谯区的生产基地得到迅速转化。

江苏南京:跨省牵手 欣欣向“融”

华瑞微也是一家南京企业,经浦口区推荐,2020年8月该公司与滁州南谯经开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投资30亿元,用于研发、生产硅基半导体功率芯片。该项目是滁州市第一家晶圆体制造项目,也是浦口、南谯合作共建产业园首个投产项目。

在滁河两岸,南京市浦口区和滁州市南谯区隔河相望。短短几年,这两个“好邻居”变成了最佳“合伙人”。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8个,总投资578.1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这是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浦口—南谯跨界一体化交出的发展答卷。

江苏南京:跨省牵手 欣欣向“融”

2019年10月,浦口区与南谯区签署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2020年,南谯经开区与浦口高新区签订《产业园区共建合作协议》,在南谯经开区内设立“南谯—浦口产业合作园区”。南谯区与浦口区合作成立滁州南浦合作开发有限公司,双方按照8:2出资、7:3收益分成,按照“浦口推荐、联合招商、共同研判、产业协同”的合作机制,在南谯区先行规划1000亩“飞地”,采取共招、共建、共享等模式打造南谯—浦口合作产业园,并纳入南京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规划。

江苏南京:跨省牵手 欣欣向“融”

2023年,双方签订《深化合作备忘录》,支持企业把研发总部放在浦口、把生产制造放在南谯。今年,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南谯片区在浦口区租用办公楼,设立南谯半导体企业设计研发基地,挂牌南谯—浦口科创飞地,全面推动研发在南京、转化在南谯的合作模式。

根据规划,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将重点推进规划协同、产业协作、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方面深度合作,着力打造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绿色发展示范区、苏皖跨界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共同成立跨界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沟通机制、互访机制、合作交流机制及重大事项会商机制;连续四年,共同研究制定跨界一体化合作年度工作要点,两区发改、教育、卫健等25个部门签订协议并开展常态化合作……一个合作开发公司、一个合作产业园、一套区域协同机制、一份工作要点清单,浦口与南谯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C

江宁—博望

省外投资项目一半来自南京

自驾1小时可达南京南站,半小时可至南京溧水、江宁主城,2元一票制公交无缝衔接南京地铁S9号线……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于2012年设立,与南京江宁、溧水和高淳三区接壤。接轨南京,承接江宁的辐射,博望区在建区之初就担负着“融宁”的任务。

江苏南京:跨省牵手 欣欣向“融”

近年来,在顺博合金、美利信等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带动下,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编制《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示范区发展规划》,功能区的起步区建设用地规模从10.8平方公里扩大至15.52平方公里;明确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两新”产业为主导,吸引了25家南京企业落地功能区。

今年4月正式进驻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的安徽凯必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来自无锡,研发生产半导体级真空阀门及高端加热部件等产品,开工后日产量已达100—150套,今年产值预计在7000万元,明年可提升50%。“像凯必芯这样的江浙沪企业还有很多,功能区的省外投资项目中,有三分之二来自江苏、浙江及上海,其中一半由南京贡献。”功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江宁产业先进,空间资源紧缺,产业发展有外溢需求;博望空间资源相对宽裕,亟须引进现代产业,导入头部项目。为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江宁与博望共建的“宁博创智谷跨省产业合作平台”应运而生,这块“试验田”打造了宁马双创园、腾亚环控等“十大产业园”。

腾亚环控产业园投资方南京腾亚来自江宁,从环境净化与保护、新风设备到物联云智能系统等的制造,该产业园涵盖了几乎整个环控产业链。预计将从江浙引进数十家配套企业,园区整体达产后预计年收入可达10亿元,解决上千人就业。

今年上半年,南京市印发了 《南京市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聚焦产业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部署安排今年50项具体任务、50个重大项目,“加快宁博创智谷建设”被部署在该工作要点中。

一个个项目顺利签约,一座座厂房破土动工……截至目前,功能区谋划实施城市客厅、科创平台等39个基础设施项目,累计招引优质产业项目49个,协议总投资突破600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超过750亿元,税收超37.5亿元。

一个个交通壁垒被清除,一条条民生线路被串联……宁博的“跨界”携手徐徐开展,打造“两省一街警务室”、一体化社会治理中心、“水务一体化”、跨界医联体,两地的一体化如“毛细血管”一般深入方方面面。

“双城”变成“同城”,“有界”化为“无界”,省际毗邻地区从“相邻相望”变为“相融相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在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165项重点任务,涉及科技、产业、民生、生态、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协同合作。画好“同心圆”,同筑“一个家”,规划蓝图正在南京都市圈渐次铺开现实画卷。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