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科研人员对白尾地鸦研究取得新进展 科研团队首次从窝、卵、孵化、育雏等方面研究白尾地鸦的繁殖过程
转自:新疆网原创
核心提示:来自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的一支科研团队,连续3年对白尾地鸦开展繁殖生态调查,并于近期发表相关研究成果。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梁乐)来自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的一支科研团队,连续3年对白尾地鸦开展繁殖生态调查,并于近期发表相关研究成果。
白尾地鸦是中国鸟类特有种,仅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邻近区域分布,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记者从新疆生地所获悉,白尾地鸦自1874年被发现和命名以来,学术界对该物种的了解非常有限。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分布和生存现状调查,对于其繁殖生物学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
对此,新疆生地所杨维康研究员团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地区民丰县,利用无人机和24小时不间断视频监测设备开展了为期3年的白尾地鸦繁殖生态连续调查,从窝卵数与卵大小、孵化行为、育雏行为、幼鸟的生长发育以及繁殖成功率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工作。
团队成员、新疆生地所副研究员徐峰介绍,由于白尾地鸦喜欢独居,“邻居”之间相距较远,因此这项调查研究工作在几十平方公里的浩瀚沙漠中展开。在植被稀疏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里,有柽柳和胡杨生长的地方,就有可能见到这些比麻雀稍大一点的“沙漠精灵”。
“由于沙漠的植被覆盖率很低,因此白尾地鸦的繁殖密度也相对较低,一百平方公里仅有5到7对。”徐峰介绍,白尾地鸦主要在柽柳上筑巢,每窝卵数2到3枚,卵长径3.3±0.1厘米,短径2.3±0.1厘米。
科研人员认为,与同属其它地鸦相比,白尾地鸦产卵数量更少,体积更大,这可能是在极端环境中生存需增加繁殖投入,提高繁殖成功率。
通过持续调查研究发现,白尾地鸦的卵主要由雌鸟孵化,孵化期约18天。孵化出壳后,雌雄双亲共同哺育幼鸟,育雏期约为17天。由于沙漠里食物短缺,因此幼鸟“父母”每天都要花很长时间外出觅食,寻找沙蜥和甲虫,给幼鸟及时补充营养。在幼鸟自主离巢后,“父母”还要继续在其身边陪伴一段时间,帮助它适应较为恶劣的生存环境。
徐峰介绍,通过分析大量的监测和调查数据,团队梳理出白尾地鸦雏鸟生长发育的三个阶段:第0到5天时,雏鸟眼睛紧闭,喙呈角质状;第6到10天时,雏鸟睁开眼睛;大于10天后雏鸟可以站立,羽毛覆盖到全身。
据了解,这项研究共记录到32枚卵,最终有12只雏鸟成功离巢,种群繁殖成功率不到40%。
徐峰介绍,造成繁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恶劣天气和天敌捕食。塔克拉玛干沙漠经常会出现沙尘暴天气,强风会对白尾地鸦的巢穴造成破坏,随风而起的沙粒也可能会涌入并掩埋巢穴,迫使白尾地鸦放弃哺育。此外,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发现了白尾地鸦的天敌——鵟。这种猛禽体型较大,白尾地鸦被发现后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其巢内的幼鸟也会受其侵害。
据悉,这项研究中,科研团队首次较为全面地从窝、卵、孵化、育雏以及幼鸟的生长发育等方面研究了白尾地鸦的繁殖过程,同时也为探讨鸟类如何适应干旱荒漠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
“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在胡杨林中,人类放牧、耕种等活动也会干扰白尾地鸦的栖息和繁殖环境,后期我们还将持续开展研究,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中寻找平衡点。”徐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