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是:汉字的造字源、姓氏的取字库、等级的活标签……

2023-11-01 11:00:09 - 中国绿色时报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枫香升腾起焰火般璀璨,银杏吐露锦缎般华彩,木林森竞相展现梦幻般丰华……

在人类广大的“朋友圈”里,有一种特别的存在,值得我们深情告白!

树是:汉字的造字源、姓氏的取字库、等级的活标签……

#1

古树留胜迹,恩情代代传。

树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摇篮。

被誉为华夏“第一始祖”的有巢氏,因教会大家“构木为巢,袭叶为衣”而被推举为部落之王。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建造理念,即来自有巢氏的巢居文明内涵。

先民日益强壮,终成大地之主。但不论食物、药物、燃料还是器具、家具、房屋,树始终是华夏民族不可或缺的生活伴侣。从“桃之夭夭”到“如松茂矣”,从“山有扶苏”到“南有樛木”,从至今熟悉的松柏檀榆到多已更名的栩栲楰楛,200来种草木随《诗经》传唱至今,美艳3000年。

随着文明的演进,树木的地位也逐渐抵达抽象领域。

树是汉字的造字源。迄今留存的汉字中,偏旁部首为“木”者近2700个,居偏旁造字总数第三位。

树是地域的标识符。据《周礼》记载,先民们常在土谷神祭祀处种植适宜树木,并以该树命名这一地域。在充分现代化的北京,至今也还保留着檀峪、松园、大柳树、大榆树、梨树沟等含有树木字样的地名。

树是姓氏的取字库。在姓氏大量形成的西周时期,除赐封姓氏外,先民常以居住地标志物为姓,以树为姓者尤多。如门前有大杨树即姓杨,有大柳树即姓柳。传说老子因生于李树下,故姓李。《百家姓》中,以树为姓者达30多个。

树还是等级的活标签。《春秋纬》记载,天子坟树以松,诸侯树以柏,大夫树以栾,士树以槐,庶人树以杨柳。北京颐和园皇帝办公地均植松树,而大臣们候朝场所皆为柏树。此规矩随社会发展而有所改变,但树木依旧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

#2

 叶落每横千亩田,花开曾作六朝香。

在中国人眼里,树是充满情感和哲思的意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是浓浓离愁;“永怀桑梓邑,衰老若为还”,桑梓是酽酽乡思;“欲栽大木柱长天”,参天大木是优秀人才;“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两面枝”,“岁寒三友”是高尚品质。

树还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崇拜物。受“万物有灵”观念影响,长寿的树木成为先民最原始的崇拜物之一。那些历经数代人的古木,多被视为庇佑一方的神灵。人们给它披挂红布、贴上神符,甚至建造庙宇,祭拜祷告,祈愿消灾降福保平安。七仙女与董永因大槐树结缘,千百年来,无数痴情男女在古树下深情告白、缘定终身,祈望爱情地久天长。

随着儒、释、道的兴起,“树崇拜”更是获得道统支持。

儒家劝导生民爱惜林木。《孔·祭义》云:“断一树,不以其时,非孝利。”强调违时伐木是不孝之举。儒家尤其崇仰松柏、银杏,认为松柏具有宏大刚毅的君子之风,银杏则体现了温良恭俭让的儒家精神。因孔子常在银杏树下教授弟子,于是后世学宫书院均广植银杏,称为“杏坛”。历代儒家弟子在孔家墓地上遍植松柏银杏等林木,以致形成树木4万余株、占地3000多亩的“孔林”。

无独有偶,道教也十分崇尚银杏。被尊为“太上老君”的老子,也曾在讲经布道处种植银杏。现今西安周至县宗圣宫遗址内,仍存活着2600余年的“老子手植银杏”。三国时道医董奉,治病不收钱,只求病愈者在他房前屋后种植杏树,几年下来竟达10万多株。“杏林”因此成为医界代名词。受“道法自然”思想影响,道教更将高大树木视为可以飞升成仙的天梯。四川都江堰一株柏树,就被称为“王仙哥升天柏”。

佛教与树更有不解之缘。佛陀降生于无忧树下,得道于菩提树下,传道于七叶树下,涅槃于娑罗树下。传至华夏,从爱物惜生到植树护树,都成为佛家的优良传统。 “南朝四百八十寺”,每个寺院无不茂林修竹,故称“禅林”。

纵观天下,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人一样,对树木寄予如此丰富的温情和崇高的礼敬。

#3

风霜雨雪仍坚劲,千年古树吐新芽。

作家梁衡在《树梢上的中国》中写道,记录历史有三种形式:文字、文物和古树。唯有古树是有生命之物。

诚如所言,在专家学者看来,一棵古树就是一部历史教科书,一个生物基因库,一个气象数据库,一幅民俗风景画。

在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的当下,一株古树为人类及各类生物提供的优质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固碳释氧、保持水土、防尘减噪等生态价值,尤其值得我们每个人鞠躬致谢。

古树名木虽都历经沧桑而生命旺盛,但毕竟年岁已高,雷电、洪灾、火患、虫害、污染及各种人为伤害,都有可能让它们千百年的坚持毁于一旦。

好在中华大地有数千年敬树爱树的传统。浏阳市新开村有株550年树龄的古樟。抗战时,日寇的一颗流弹朝该地飞来,眼看就要殃及村民,却被这棵古樟密集的枝丫接住,最终没能炸响。从此,村民们对它更爱护有加。“大炼钢铁”时,各种树木悉遭砍伐,古樟也被瞄上。村民闻知,家家户户拿出铜勺、铁锅等金属之物,连夜构建两米多高的围挡,成功保护了这株造福一方的“救命树”。

市场环境下,凡稀罕之物都会遇到金钱的围猎。宁乡沩山沩峰村有一株长在公路边的千年无刺枸骨树。一外地商人发现后,多次软磨硬泡,开价从20万元升到50万元。但村民不为所动,不仅没卖,还集资建好护坡,严加防护。

大凡古树名木,都流传着各种美丽故事、动人传说,折射出一个地方的乡风文明。

但民间力量毕竟参差不一,亟须整合上升到国家层面。

2019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就保护“古树”(树龄百年以上)“名木”(珍稀和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作出规定,禁止破坏古树名木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

21世纪以来,国家先后两次组织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建立健全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和动态监测体系,为推进古树名木保护打下了坚实基础。2022年9月公布的第二次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包括散生122.13万株,群状386.06万株,其中散生古树中,树龄5000年以上的5株,1000年以上的10745株。

摸清“家底”,逐树建档立册,统一挂牌保护。一项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的国家工程、全民工程深入推进。

#4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1918年4月,青年毛泽东为赴日留学的新民学会会员罗章龙(纵宇一郎)赠诗饯行。其中这两句,就精炼描述了长沙城雨收云散后,春山春树、郁郁葱葱的壮观景象,彰显了青年毛泽东及其同学同道们放眼世界、造福社会的雄心壮志。

转眼人间百余载,天翻地覆慨而慷。

进入新时代,历经风雨的长沙城不断焕发勃勃生机,成为经济总量过万亿、常住人口过千万的国家特大城市。不少从前的山水田园,连同天马、凤凰二山,如今都掩映在高楼林立的现代气息中。

伴随发展进程,长沙人始终把生态优化放在重要位置,致力打造“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绿色城市。到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稳居全国省会城市前三,持续再现了“层林尽染”“漫江碧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优良生态,接连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系列荣誉。

当然,作为全国唯一历经3000年而城址不变的古城和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在为拥有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走马楼吴简、铜官窑等文化遗存而自豪的同时,也会为无可弥补的历史创伤而心痛。

80多年前,一场“文夕大火”,三次“长沙会战”,使长沙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城区自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积累特别是地面文物遭受灭顶之灾。因而相较“历史文化名城”的荣光,古树名木在数量、结构上均存在较大遗憾。据统计,长沙市现有古树名木6193株,居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第16位,远少于北京、杭州、开封、西安等11个万株以上城市。总体上高龄古树较少,树龄299年以下占85.58%;千年以上古树22株,为全国的0.2%,最老的散生古树为浏阳小河乡田心村1900年古罗汉松。就分布而言,大都生长在远郊野外。6193株古树名木中,尚有部分衰弱、濒危及遭受过病虫侵害、生长环境较差等情况。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长沙古树名木有遗憾,有隐忧,但后备资源充足。作为依水而生、拥山而建、土沃气温、树木生长得天独厚的古城长沙,自当勤勉之珍惜之,努力让现有古树名木重焕青春,进而扩增量、提质量。

#5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每到秋天,长沙人都有坐不住的心急。岳麓山枫叶红了!再忙,也不能错过这场“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年度盛典!

对于以山水洲城为特征的长沙而言,岳麓山具有“天意垂怜”的特殊意义。除了文化的渊源、历史的荣光,仅古木、山岚、云霞、花草等自然之美,便足以让我们感恩致敬。在现代楼宇崛起的水泥丛林里,拥有着这样一片巨大的城市“绿肺”,实在是星城之幸、万民之福。

说起这份天赐之福,我们自然会想到山头云麓宫700年古银杏的璀璨斑斓,山腰麓山寺1700年“六朝松”的神秘沧桑,山脚岳麓书院800年“朱子樟”的蔚然深秀,爱晚亭畔270多株古枫的溢彩流丹。长沙都市区土生土长的一级古树,岳麓山贡献了五成以上。当我们仰望遮天蔽日的赤橙黄绿,呼吸沁人心脾的盈盈暗香,或许会在某个瞬间突然想到,我正在观赏的这根树枝,曾经汇聚过杜甫、朱熹、张栻、文天祥、王阳明等古圣先贤的目光,也曾让陶澍、魏源、曾国藩、谭嗣同、蔡锷、毛泽东等仁人志士神思沉醉。

在长沙,让我们思接千载、神交先人的当然不止岳麓山。

近日捧读《长沙古树名木》一书,顿觉遍体清凉,仿佛万顷葱茏、六千嘉树,一时尽拥眼前。其中有浏阳枫林湖相守1500年的母子银杏,宁乡密印寺千年银杏怀一檀的“白果含檀”,长沙县陶公庙800年古樟长出100年椤木的“仙人抱子”,望城区茶亭镇与古塔共生的百年朴树,芙蓉区袁家岭西幸免于文夕大火的500年古樟,还有浏阳市普迹书院聚集一个世纪的50多株古樟群,宁乡市黄材镇多达2800株的野生香榧树群……

面对这份特殊“家产”,理当感恩于心,更当扛责于肩。

1998年,长沙市人民政府修订完善《长沙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明确管护主体、工作责任和处罚措施,为每一株古树名木撑起刚性的“保护伞”。林业、园林部门先后组织四次全面普查,一树一档,挂牌立碑,为每一株古树名木颁发护身的“身份证”;相关专业队伍有针对性地实行松泥换土、杀菌除虫、输液强身等管护措施,为每一株古树名木提供个性化的“健身术”。开福区针对无人居住拆迁区的9株古树名木实行专班养护,并每年拨付1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古树名木救治复壮。

2021年6月至8月,公安系统雷霆出击,一举破获5个破坏古树名木犯罪团伙,抓获20名涉案犯罪嫌疑人,在湘赣两省查明涉案现场31处、涉案古树43株。

为了这份“家产”,民间力量加快聚合。2003年起,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向中外游客发出“绿色号召”,10多家单位、1000多名志愿者踊跃认养古树名木,“我在麓山有棵树”成为轰动全国的网红活动。2022年5月,长沙市启动“发现古树名木之美”活动,广大市民纷纷拿起手机、相机,定格美树风姿,记录精彩传说,传递美好故事……

#6

云封古木千章秀,帆落清江一线开。

奔腾不息的湘江,历久弥新的古树,见证着山水洲城的岁月变迁,守护着鸟飞鱼跃的绿色家园,承载着魂牵梦萦的乡愁记忆,传递着细碎日常里的甜蜜温暖。

今年元月,一个外地游客关于“长沙地铁口为树让路”的视频冲上热搜。全国网友为之感动,点赞好评倾泻而来:“暖心”“独有的温度”“包容的城市”“尊重每一个生命”……

长沙市民也突然从习以为常中醒来,纷纷打卡身边各种惊喜:迎宾路,两树相依相偎傻愣愣立在路中央;枫林路,一株婆娑如盖直挺挺站在主道上;浏阳河大道350年古樟,汇金路300年古樟,德汇路160年古樟,八一路100年古樟,都大咧咧立在路中央,有的还砌着高台、围着石栏。还有赤岭路、观沙路、鸭子铺路、麓山南路、佑母塘路、白沙井路……

仿佛全城所有的古樟都像被盛宠溺爱的孩子,一个个顽皮任性地跑到路中央!

一棵站在路中央的树,最有资格讲述这座城市的温暖和谦卑。为树让路、让站、让地,造就了绿色长沙的独特风景,刻进了千年古城的文化基因。

是的,每一棵站立大地的树木,都值得敬仰,值得珍惜。

它昂首的姿态,舒展的枝叶,将赋予整个城市抽枝发芽的冲劲,赐给芸芸众生清凉笃定的慰藉,让这座3000年古城市始终呈现绿意盎然的年轻态。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原标题:让我们深情告白,这些大地的长者

作者:刘怀彧

树是:汉字的造字源、姓氏的取字库、等级的活标签……

初审:李燕

审核:苑铁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