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长宁区疾控中心有一群746天的“战士”:新兵老手,寒夜热线

2022-02-01 19:32:00 - 媒体滚动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长宁区疾控中心有一群746天的“战士”:新兵老手,寒夜热线来源:上观新闻

【新春走基层】长宁区疾控中心有一群746天的“战士”:新兵老手,寒夜热线

除夕夜,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楼会议室里飘来一阵久违的香气。“年夜饭来了,吃火锅!”桌上摆着简易餐盒,旁边的电脑和纸笔尚未收起;身后“抗冠奋战”的立牌静静伫立,“找得到!守得住!防得牢!”的口号与“746天”的计时,无不显示着他们仍在“战斗状态”。

这是一群隐形的“逆行者”。阖家团圆的春节期间,新冠疫情防控却仍不能放松。每一例病例与其密切接触者等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样本采集后的收样、相关场所的消杀封控、疫情防控热线9595的接通……与时间和病毒“赛跑”的人继续坚守,保障市民的平安幸福年。

【新春走基层】长宁区疾控中心有一群746天的“战士”:新兵老手,寒夜热线

流调小分队来了一批95后“娘子军”

化学系毕业、热衷汉服的“三坑姐妹”、95后——这些标签,来自长宁区疾控中心流调小分队的“女神”们。春节期间她们将轮流值班,确保流调工作始终“2+4+24”不停歇。

“两小时内,流调人员到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流调核心信息即‘初步流调’;24小时内,初步查清基本情况并完成流调报告。”中心主任赵文穗解释道。作为“最小作战单元”,疾控的新生“娘子军”是一支先遣部队,不分昼夜、风雨无阻地前往现场。

【新春走基层】长宁区疾控中心有一群746天的“战士”:新兵老手,寒夜热线

“收到‘派单’,我们就立刻‘接单’出动,公卫与公安、工信三方协同,通过流调问讯、监控查看、电信基站信号轨迹等,将蛛丝马迹串成一条完整的14天链条。”李昭润坦言,“有些机构的监控设备陈旧,画面模糊,或角度仅能看见顾客头顶;有些场所缺少监控,或因隐私问题无法安装监控;有些监控设备则时间校准有误,再加上被流调者口述时可能有记忆偏差,我们的工作就会面临很大挑战。”可很快,她也摸出了诀窍,“征得被流调者同意后,他们的一些照片、付款记录等时间信息有时能派上大用处。”近期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某流调轨迹涉及区内一洗浴场所,最终经过连续十余个小时的枕戈待旦,确定同一时段进出人员62人。

工位、电梯、洗手间、地下车库、食堂、空调出风口……在会议室的巨幕白板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上圈点出流调的重点细节。整整48小时、高峰时8人一同盯监控、拍下300余张照片,最终由公安部门联手确认,才保证某一涉及区内大型商场的链条无一疏漏。

【新春走基层】长宁区疾控中心有一群746天的“战士”:新兵老手,寒夜热线

“新兵”成“老手”守护一方平安

“最忙的这段时间,做一休一已经很幸福了。”阮文丽轮到除夕值班,她的住所与单位几乎仅一墙之隔,每次都是最先响应的先遣队员,“工作日基本24小时连轴转,有时从封控场所回到单位已是凌晨三四点,再工作到交班才回家。”蒋子晗是安徽阜阳人,“我的老家算是北方城市了,可前两周在上海,才第一次体会耳朵被冻伤是什么感觉。”张羽頔与她们是同期生,三位2020年7月才入职的“新人”,在短短的一年半里,经历和体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此轮疫情中,涉及长宁区内2000余户居民的筛查、管控,不乏正在改建施工中的老小区。门牌号码打乱了,她们一次次拨通次密接人员的电话;没有电梯,她们穿着厚重的“大白”上上下下,气喘吁吁地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语言不通,她们火速寻求会日语的亲友充当翻译,确保防疫政策传达准确无误;面对哭闹的婴幼儿,她们发挥各自本领,哄着逗着成功让宝宝张嘴……“最大的感触是,现在穿着这身‘中国卫生’的工作服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市民认得我们是‘疾控人’了。”张羽頔说。

李昭润还记得,区内某商场封控当日,路过围观的老伯一时疏忽,让宠物小狗跑进了封锁线。眼尖的她疾步冲过去,赶在小狗进入第二道封锁线之前,把它抱还给了主人。“要是真跑进去了,按照防疫政策,小狗就必须隔离了。”她笑道,“希望我们的工作不仅和数字、信息打交道,而是最终能让更多市民放心、安心地生活。”

【新春走基层】长宁区疾控中心有一群746天的“战士”:新兵老手,寒夜热线

寒夜里的热线为市民答疑解惑

“如果说流调队员是‘冲锋陷阵’,那么热线值班人员就是‘春风化雨’。”中心副主任庄建林介绍,随着春节越来越近,离沪、返沪人员电话问询防疫政策又迎来小高峰,“小年夜接到178个电话,最多一天超过300个。”

9595专线是长宁区疫情防控热线。“没有疫情的时候,市民们关于健康证、犬咬伤等公共卫生的问题也会打给我们,这两年几乎24小时连轴转,都为了解答疫情相关政策。”眼防牙防科科长蔡蔚说,“关于14+7的新政策、回乡和返沪核酸检测时间、次密接的健康码更新等,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

但偶尔,在政策询问中,也会收到“求助”。深夜11时许,蔡蔚接到一个电话,从外地返沪的人员刚下飞机就得知,出发地报告新增确诊病例了。“当地疾控部门给他打了流调电话,说是密接人员。”她还记得电话那端的焦虑和崩溃,“‘我现在不敢回家,也不知道去哪里,怎么办?!’但此时,我们还没有收到协查函。”

冬夜很冷,值班人员的心也被他提了起来:虽然尚未确定密接身份,但能否人性化安排?最终,在传防科的协调下,该人员通过闭环转运先行入住隔离酒店,顺利完成了14天的防疫观察。

【新春走基层】长宁区疾控中心有一群746天的“战士”:新兵老手,寒夜热线

这里是全市接听率最高的疫情防控热线。“专业咨询、答疑解惑,这是我们对市民许下的承诺。”中心书记滕俊说,“自2020年春节起,不少同事们都已3年没有回过家,在新春佳节与家人团聚。”平安与喜庆背后,是他们的负重前行,24小时灯火通明的大楼里,大家的新年愿望朴素而真诚:下一个春天到来时,这场战“疫”终将成功。

栏目主编:顾泳

本文作者:黄杨子

文字编辑:黄杨子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