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到底需要怎样的气候传播?

2023-12-01 09:36:15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网

笔者为国内某社会组织的气候传播专员,从2022年起参与了一些以乡村为对象的实地调研活动。所谓气候传播,就是从新闻和传播的角度来解读气候变化问题,将气候变化相关的科学知识为社会公众所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公众态度行为的改变,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为目标的社会传播活动。秉持着对这一定义的坚守,笔者开始了自己在不同乡村场域气候行动的传播工作,但是在不断的实践和反馈中,笔者深觉,中国乡村社区的气候传播,或许不能局限于对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科普。

气候变化的远与近

城市间的气候变化是电视新闻中遥远冰面上孤独北极熊的身影,是公益广告中的一句口号,是大国之间博弈的筹码,是引起青少年恐慌和担忧的抽象议题。而乡村社区的气候变化是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打湿一地的明前茶尖,是在雨水侵蚀情况下慢慢塌败的地坑院,是泡涨发霉的麦子,是再也不能培育水稻的干涸的大地。相较于城市为现代人提供的保温膜一样的人造环境,乡村居民需要的气候传播或许并不是用主流的气候变化科学的学术话语为其进行的“科普”活动,而更应该从影响其生产、生活和生态这“三生”维度来思考的气候解决行动。

乡村社区是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地区,而乡村居民则是受极端天气影响较大的脆弱群体。但是笔者结合文献阅读和多次实地调研发现,乡村地区自古以来是同大自然保持着顺应和适应的智慧关系。顺应表现在“向下扎根”,即基于高含水率和导热系数高的黄土带来的冬暖夏凉的地坑窑洞;适应表现在人工营造的微气候,例如陕西省韩城市党家村的“外砌砖墙,内填土坯”和青砖河石铺路等人为控制温度的举措,以及陕西省渭南市灵泉村为避免雨水腐蚀墙壁所设计的“披风瓦”等措施,无不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对变化着的气候的积极应对。

然而,这些曾经令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气候智慧却在慢慢消逝,但造成这一消逝结果的最重要原因其实并不是气候变化所引发的极端天气,而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流失。在没有人为参与的修复中,极端天气也只是加速这些气候智慧文明消逝的一个因素而已。所以这再一次提醒我们,乡村社区气候行动的实质是什么?其目标是什么?在此过程中,气候传播需要传达什么信息?最终,这一传播活动是否激发了实际行动?行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面对这些问题,笔者在调研期间总结了中国乡村社区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旨在为乡村地区的气候传播行动提供些许指导。

后乡土性与气候变化的互动

首先,乡土社会具备村落共同体、熟悉关系和情感与道义联系这3个特点。乡村共同体长期生活在共同的文化、经济、生活空间,基于地缘和血缘的关系,村民们相互熟悉,道义相连。而后乡土性是乡村社会经历了转型与变迁之后所显现出的“城市化”的乡土,以人口的流动性、空巢社会、农副兼业为特征。

后乡土性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发挥了重要角色。传统社会关系与现代业缘关系的交织,使后乡土性在应对气候变化时变得复杂。传统社会关系在气候不稳定时提供了支持和互助,但现代业缘关系也可能导致资源竞争和土地利用冲突,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对后乡土性的影响。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灵泉村这一案例中,经走访调查,灵泉村的老村中有绝大多数古建筑处于破败和因长时间无人居住而损毁的情况,即“空废弃”。“空废弃”是指乡村聚落各种空间环境空废现象演变过程的总称,例如宅院空废、空心村、聚落废弃式整体迁移等现象。

早在十几年前,就有学者就灵泉村的“空废弃”现象进行了讨论,但这一问题到目前还仍存在。因此,笔者所在的社会组织就如何重新利用废弃院落等文化空间这一问题采访了灵泉村村委书记,书记指出,“空废弃”现象的最本质原因在于房屋所有权的使用问题,随着传统民居居住功能的衰退和居民经济能力的提升,不少“空废弃”民居的所有者都选择搬去生活更为便捷的城市居住,但其仍拥有自家院落的所有权,而就院落的整修、使用和开发等问题,需要一系列极其复杂的协商过程,因此也造成了不少空废院落一直得不到妥善处理的现象。

随着更加频发的极端天气,缺乏人为养护的、耐水性和耐腐蚀差的气候适应性生土建筑就极易崩解坍塌、丧失强度和承重能力。后乡土性带来的乡村主体的流失,使得人、建筑、自然之间的变化与适应变化这一循环关系被打破。处于“空废弃”状态的古民居并不仅仅是建筑这一器物的破败,更体现的是承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这一无形智慧的流逝。

文化空间的气候脆弱性

除去民居来说,众多古建是人类文明文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地域的历史和文化的延续,但这作为承载无形智慧的建筑群因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而变得更加脆弱。首先,古建筑通常没有现代建筑的气候适应性;其次,传承了古建制作手艺的人群也在逐步减少。因此,气候变化不仅导致了文化空间的物理破坏,还加剧了文化遗产的流失。我们的任务不是仿效过去,而是理解过去,这样我们才能以同样的具有创造性的精神,来面对我们当前时代的新的机遇。

被悬挂的文化(商业)空间

在笔者走访的众多村落中,目前对传统村落改造的主要问题在于新建景观不再与环境相互耦合,不再与气候相互调节与适应,街巷的功能也不能很好地提供营造微气候的条件,这也造成了许多传统村落改建的形式化。研究指出,作为文化载体的传统村落,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周围来自自然和人文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只有当这些影响相互作用时才能形成一套完善的文化生态系统,但是这一观念却很难被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若一味只呈现器物之形,而非器物之魂,并不能成为拯救气候变化下古村落文明的解决之道。这不禁让笔者联想到倒闭的那些网红书店,华丽的装潢和丰富的周边活动,也避免不了关门歇业的现实。

形式化的商业化未能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以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更频繁和严重的极端天气事件,需要更多的资源用于气候适应。然而,过度的商业化未能为古建筑维护和气候适应措施提供足够的经济基础,反而使社区在面对气候挑战时处于困境。

综上,后乡土性讲了“以人为本”的问题,文化空间的脆弱性探讨承载气候智慧“器物”的重要性,被悬挂的文化(商业)空间则指出,对乡村古建、街巷、涝池等具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智慧的承载物,不能一味复制其形态,而是需要存其魂。这也就回到文章一开头提到的生产、生活和生态这“三生”的维度了,即乡村的气候传播行动不能仅是用主流话语或者科学话术对乡村主体进行科普教育,而要通过挖掘制约乡村居民发展根本问题的角度出发(生产);缩小气候变化议题同乡村居民的距离(生活),帮助乡村居民找回其主体性,即协助其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传承和发展自身所拥有的适应气候变化的传统智慧,即再次回到“生态”这一维度。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