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为缪斯,上海音乐厅推出音乐科技融创节

2024-03-01 17:58:00 - 澎湃新闻

上海正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在建成上海“数字城市”的过程中,上海音乐厅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将于3月-4月举办“数字缪斯——2024音乐科技融创节。

音乐节共设五个单元,包括“乐无穷”展演、特别呈现、论坛、创意推介会、工作坊。

以数字为缪斯,上海音乐厅推出音乐科技融创节

去年12月,上海音乐厅面向全球征集原创音乐融合类作品,收到投稿作品102部。经过5位首席推荐官的评选,4部作品进入“乐无穷”展演板块。

4部作品风格多元。其中,“过去即是未来,数字化的世界遗产‘南音+’音乐会”让人眼前一亮。来自泉州的点水南乐乐队,将在科技、数字手段的助力下,呈现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泉州南音。

“南音是现存最古老的乐种,我们能找到的最早照片大约在清末。泉州有很多古文化,有两种可以在架高的舞台上演出,一种是提线木偶,一种是有着千年历史的泉州南音。”乐队发起人蔡凯东介绍,传统南音唱得很慢,古代人的心也更静,但在当代,南音的接纳度不够高。他和小伙伴试图加入现代和声体系,加入合成器、打击乐、吉他、贝斯等乐器的编配,为南音做一些在当代更能听懂的伴奏。

以数字为缪斯,上海音乐厅推出音乐科技融创节

“梦境空间——徐之晗爵士管弦乐团音乐会”将由作曲家、爵士吉他演奏家徐之晗领衔10位音乐家呈现,探索爵士乐和西方古典音乐,以及中国元素、民俗特色融合的斑斓色彩。

徐之晗介绍,随着时代发展,爵士乐也在不断融入科技,更加包罗万象。刚从德国回国的他一直在思考,能否创作出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这些年,我一直在这方面做尝试。”刘星在乐团担任第一小提琴手,“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我去比利时学了爵士,第一次在上海音乐厅以爵士风格的形式演出,很有意思。”

以数字为缪斯,上海音乐厅推出音乐科技融创节

“漫歌行——跨时空AI音乐叙事”以极简主义电子音乐为载体,以评弹表演者为讲述人,故事主体的“我”以机械臂的形态出现,呈现一个信息时代迷茫的“我”通过回溯历史记忆以实现精神探索的旅程。

作品由限像工作室和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相关实验室的主创团队创作。“这个题好似容易,但也非常困难,像茫茫大海,如何找到一个航行方向?”制作人李悦娟介绍,团队找了两个能产生共鸣的切入点,那就是评弹和民国时代的上海,来作为打开记忆共鸣的桥梁,探索这趟充满实验性的旅程。

以数字为缪斯,上海音乐厅推出音乐科技融创节

“万象声息——电子音乐与数字影像音乐会”,来自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的创作者,将展现中国各地的文化特色和声音魅力,形成一场对中国不同地区民族文化的探索之旅。

“作曲家分别研究了上海地区的民间童谣、江苏地域的古琴文化、山西的社戏锣鼓、新疆的民族民俗,通过搜集资料、实地考察,逐渐形成这一系列作品的主题。”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的邵小容举例,“比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结合了上海童谣和小时候玩的弹珠、棍子,对声音采样,经过一系列变形处理,最终构建起整部作品。”

以数字为缪斯,上海音乐厅推出音乐科技融创节

以数字为缪斯,上海音乐厅推出音乐科技融创节

此外,“特别呈现”板块,上海音乐厅将特邀柏林音乐戏剧团“尼可与领航者”的两部作品,来亚洲首演:《寂静之声》和布鲁塞尔艺术中心合作,将通过现代舞台表演解构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力量与自由》与德国施韦青根音乐节合作,将以大赋格与F大调弦乐四重奏作为索引,寻找贝多芬的痕迹。

论坛板块将以“‘数字缪斯’——音乐与科技,相向而行的未来”为题,邀请国内外音乐、科技和产业跨领域的相关人士进行发言与讨论,共同探讨音乐与科技的未来发展之路、剧场运营管理方式等话题。

“创意推介会”板块将呈现音乐节征集的10部创意作品,在音乐厅的“响空间”进行片段展演,并邀请全国演出行业、科技行业从业者现场观摩、交流。推介会还设置了反馈机制,参会的嘉宾和专业观众可以留下对每个项目的评价,为艺术家的后续创作提供参考。

音乐节还将在3月-4月持续举办系列工作坊:“AI大战人类作曲家”、Si-Fi科幻音乐探索之旅、“和鸣”自动化乐器装置展、声音艺术与视觉艺术展,对公众开放。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