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鸥“回家”!十三年难见踪影后 它们成群结队回来了

2022-04-01 17:32:11 - 央视

遗鸥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内蒙古黄河几字弯中部的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首个以保护遗鸥及栖息地生态环境为主的国际重要湿地,然而这里却曾经长达13年很难看到遗鸥的身影。近年来,随着湿地生态的恢复,遗鸥们终于又开始成群结队地“回家”了。

遗鸥“回家”!十三年难见踪影后 它们成群结队回来了

陶力庙-阿拉善湾海子位于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一大早,守护这片湿地的任永奇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随着气温回升,天鹅、灰雁、赤麻鸭等上千只候鸟陆续到来。而最让老任牵挂的,是这种黑头白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

遗鸥“回家”!十三年难见踪影后 它们成群结队回来了

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胜管理站站长任永奇:今年迁徙过来的候鸟比往年来得早,现在看起来已有两三千只了,遗鸥目前有100多只,这些只不过是打前站的。去年过来的有3000多只(遗鸥),繁殖有50多巢,今年应该只多不少。

遗鸥“回家”!十三年难见踪影后 它们成群结队回来了

20世纪80年代,内蒙古野生动物调查队在这片海子发现了世界濒危鸟类遗鸥,任永奇自此便与遗鸥结缘,全身心参与到保护遗鸥的工作中。

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胜管理站站长任永奇:我们这里遗鸥数量最多时曾经达到16000多只,占全世界遗鸥总数60%,是全世界(遗鸥)繁殖最大的种群。

遗鸥“回家”!十三年难见踪影后 它们成群结队回来了

老任与“海”的遗鸥故事经历了30多年的起伏变迁。从2006年开始,由于降水减少,地表径流补给不足,导致保护区湿地水域面积萎缩、湖心岛消失,连续13年没有遗鸥来此筑巢繁殖。为了恢复生态唤回遗鸥,2018年鄂尔多斯实施补水工程,源源不断的生态补水让湿地重焕生机,在此经停或繁衍的鸟类种类、数量大幅增加。

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胜管理站站长任永奇:我见证了这里生态环境变化的整个过程,2021年保护区湿地水域面积扩大到8.5平方公里,有包括遗鸥在内的83种鸟类到这里栖息繁殖,总数超过了3万多只。

老任再过几个月就要退休了。如今保护区鸟多了,他比以往更忙了,但老任心里却有着难以言喻的快乐和欣慰。

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胜管理站站长任永奇:我与黄土地上的海子为伴,一辈子做的都是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在退休之前能看到湿地恢复,鸟类越来越多,我很高兴,因为我的坚守是值得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