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国博“亲子舱”:“大白”姐姐的日与夜
张悦玥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一名儿科ICU护士,从3月28日加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亲子舱”儿科医护团队后,她已经在这里度过了30多个日夜,送近千亲子家庭出舱,她既是方舱里孩子们的“大白”姐姐,也是一名8岁女孩的妈妈。
张悦玥说,从业以来,第一次感觉和患者的距离这样近,他们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共同“生活”,在方舱的时光里,尽力让每位患者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水果方舱”里的抗疫“老兵”
这几天,位于上海闵行区的申南驿站方舱迎来了一大波患者出院,这也让驻守在此的值班护士长黄莉莉倍感欣慰。
黄莉莉是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科副护士长,也是新冠疫情防控战线的一名“老兵”。2020年初,她就作为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奔赴武汉金银潭医院。
上海本轮疫情暴发以来,她连轴辗转在社区核酸采样、医院急诊护理等多个岗位,不久前又来到申南驿站方舱,在承担医护任务的同时,也挑起了方舱内部管理工作的重担。
申南驿站方舱各馆都以水果命名,目前开设超过900张床位、有36名医护人员。
2020年初援鄂时,黄莉莉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病房经历过多次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可刚来到这个“水果方舱”时,“老兵”黄莉莉还是颇感压力:“虽然方舱都是轻症的,但是人数上一下子的增多,会带来很多的压力,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诉求。”
每天,黄莉莉和同事们都会面对患者频繁提出的问题和需求,比如核酸结果什么时候出、何时才能转阴、缺日用品怎么补、网络怎么连、厕所怎么去……对此,他们都会都一一耐心回应。
为使方舱运转更为有序高效,光是优化排班,黄莉莉和护理部主任就一起修改了十几版。其中不仅要考虑医务人员的新老搭配以及紧急突发情况下如何保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还需要尽量减少医护人员在舱内的时间,来尽可能降低风险和工作强度。
为了帮助年轻同事们缓解压力,黄莉莉也会分享自己在武汉时的工作经验,鼓励他们在空时一起做些手工之类的集体活动。“得在工作之余给大家找点乐子,心情好了,病毒也没了,大家都可以早点回家。”
这两天,黄莉莉又想到方舱里可以设一面心愿墙,让患者和医护人员们通过写下心愿的方式,缓解焦虑和紧张。在医疗队员们齐心协力下,4月30日,一颗“心愿树”在舱内出现了,患者和医护人员们也纷纷在“心愿树”上写下自己的美好愿望。
随着方舱运转愈发顺畅,她和同伴们也多了些空闲时间,来一起记录“水果方舱”里更多温度和亮色。
(总台记者杨静刘子仪胡祎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