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一式皆舒展强健体魄悦身心

2024-06-01 06:10:07 - 媒体滚动

转自:河工新闻网

一招一式皆舒展强健体魄悦身心

一招一式皆舒展强健体魄悦身心

一招一式皆舒展强健体魄悦身心

一招一式皆舒展强健体魄悦身心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职工工间操比赛上淮北供电公司职工展示风采

一招一式皆舒展强健体魄悦身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三团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习练太极拳

一招一式皆舒展强健体魄悦身心

■安徽省天长市永丰镇总工会组织机关干部职工习练太极拳

一招一式皆舒展强健体魄悦身心

■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职工练习工间操

一招一式皆舒展强健体魄悦身心

给身体充点“电”,给工作提点“质”,给工间添点“乐”,向“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出发!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国工会十八大工作部署,激励全国广大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与河北省总工会、河北省体育局、承德市委、市政府将联合举办全国职工工间操展演暨太极拳交流大赛。

此次大赛以“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团结奋进新征程”为主题,旨在展现广大职工的精神风貌和拼搏精神,传递“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不断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推动职工体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旅游康养产业有机融合。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全国产业工会、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的36支代表队691名职工,将围绕职工工间操展演大赛、太极拳交流大赛和职工健步走三项内容进行比拼。

为增强活动吸引力,本报记者梳理了部分工间操、太极拳有关知识,以飨读者。

活力工间操,秀出健康范儿!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大家来做广播体操……”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到课间或工间,收音机里,机关大院、厂矿企业的大喇叭里,就会响起这种亲切的呼唤。那千百人一同做广播操的盛景,不仅是我国群众体育运动的缩影,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段温暖的记忆。

1951年11月24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教育部、卫生部、全国总工会等9个单位发出《关于推行广播体操活动的通知》,自此我国第一套广播体操诞生了。

第一套广播体操推出两年多之后,国家陆续推出多套广播体操。其中,第三套广播体操的创编中还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武术的动作,中国特色更强,这一特点也在后来的广播体操中得以延续。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关部门的调研发现,职工健康状况较差,各种疑难慢性病增多。于是,中央提出“多到球场,少到医院”的号召,国务院连续下发恢复工间操的通知。然而,工间操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受到欢迎。老国企转制、新民企诞生、外企涌入,传统的工间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再次受到冷落。

进入新世纪,工作、生活压力加大,加之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职工群体的亚健康状况愈发严重。转机终于在2009年出现。趁着北京奥运会的余温,《全民健身条例》问世,其中提到“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组织本单位人员开展工间(前)操和业余健身活动”。

全国各地开始陆续恢复工间操。例如,在北京市总工会等部门联合倡导下,北京市于2010年恢复了职工工间(前)操活动。当年8月10日,3000余名职工在太庙前广场一起做第八套广播体操。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实行工间健身制度,鼓励和支持新建工作场所建设适当的健身活动场地。

2019年7月18日,由国务院提出的、将持续至2030年的健康中国行动正式启动,明确全国各机关、学校、部队、厂矿、企事业单位和社区,要建立广播体操和工间操制度。各级体育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协助促进落实广播体操和工间操制度。

为适应时代发展,各种新型的工间操也应运而生,例如适合女职工的瑜伽操、专为办公室电脑族设计的座椅太极拳等,堪称“很时尚”。全国各地的职工工间操比赛也随之开展起来,其中不仅有传统的广播体操、武术操、八段锦,还有自编自创的啦啦操、健美操等。

2023年1月10日,“全国首届职工舞蹈大赛颁奖暨工间操推广演出”活动举行,来自全国22个省份及国有大型企业、近150家市级工会组织的优秀团队、近4000人报名参赛。在此期间,中国工间操研发中心授牌,并根据各行业、各工种不同的工作特点向全国首次推行了《行业工间操集锦》。

在河北,各种“花式”工间操也竞相上演。

省邮政工会聘请专家结合邮政职业特色,编排了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工种的“活力健身操”,有针对性地活动颈肩腰腿等身体部位,达到缓解疲劳、释放压力、强身健体的效果。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装配式公司增加传统工间操形式,将传统的八段锦、五禽戏等纳入其中,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率。

井陉县将井陉拉花的传承普及与全民健身有机结合,衍生出“健康井陉·全民拉花”健身操,成为当地的工间操、课间操。

……

为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有关工作要求,今年5月初,全国总工会首批上线50个“工间动起来”——职工健身短视频。每个视频30秒左右,无需器械,简单易做,充分考虑职工工间工余环境特点,灵活满足职工随时随地健身锻炼需求,在广大职工中掀起了工间运动高潮。特别是全国总工会打造的AI健身等数智化运动场景,为广大职工创造锻炼条件。截至目前,2024年全国职工线上健身运动已累计681万名职工参加。

“大家一起来!请跟着我,伸伸胳膊、抬抬腿、弯弯腰……”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工间操”来了!让文明健康“动”起来……

共享太极,共享健康!

太极拳作为东方文化的瑰宝,自17世纪中叶在中国形成以来,世代传承,习练者遍布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4亿多人,被公认为21世纪人类最佳健身运动方式。

这个在中国几乎随处可见、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运动,除了已经成为人们强身健体的重要选择之外,还有着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

对于太极拳的溯源形成,普遍认为元末明初武当道人张三丰开中国“内家拳”先河,其后发展出“太极十三势”,为太极拳的原型。经过不断创新和演变,如今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王其和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各门派中发源于邯郸市永年区的杨式太极拳占据80%左右,更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流传甚广的武式太极拳也同样出自永年。据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赵现平介绍,杨式太极拳已有170多年的历史,由广府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发展创编。

杨露禅出生于1799年,相传在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做工时学拳,后独创门派。杨露禅的拳术因舒展大方、刚柔内含、练法简易深受大众喜爱,后经他的儿子、孙子修改,定型而成杨式太极拳。原国家体委正式公布的“48式”“24式”都是由其演化而成。

武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与杨露禅系同一时代人,两人经常一起切磋武艺。据第六代传人王艳萍介绍,武禹襄老先生根据练功方面的感悟创编了集强身、防身、修身为一体、适合文人修炼的武氏太极拳。

王其和式太极拳来自邢台市任泽区,创始人王其和自幼练习洪拳,后师从郝为真学习武式太极拳,又于1914年师从杨澄甫学习杨式太极拳,融合贯通、自成一家。王其和太极拳讲究“学拳先学德,练拳先练顺”,习练者数以万计。

有关人士认为,杨氏、武氏、王其和式虽然拳法套路不同,但其所蕴含的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是相通的,不仅丰富着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体运行规律的认知,而且涵养着人们平和、包容、友善的心性。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级政府与广大民众对太极拳这一古老文化体系的保护意识日益强化,传承人、民间传承组织也不断加大推广力度。2006年5月,太极拳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0多名太极高手联袂演绎绝世太极,气势磅礴,灵动脱俗,融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于一体,和谐自然、行云流水,尽显太极神韵,不仅震撼了所有的观众,也被世界所熟知。

激动人心的消息从大洋彼岸的加勒比海传来。牙买加当地时间2020年12月17日7时30分(北京时间17日20时30分),在金斯敦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宣布,将太极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太极神拳,妇孺皆咸;流派纷呈,蔚为大观;风靡全球,海北天南……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申遗”成功是中国太极拳在全世界发扬光大、造福人类的难得契机,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扩大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有着重要作用。

如今,太极拳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健康文化和时尚健身的潮流,不仅仅是爷爷奶奶们在公园进行的一项运动,也是年轻人强身健体的重要途径,有些学校甚至将其纳入课程。

4月13日早晨7点多,记者在承德劳动公园看到,几十名职工身着洁白的太极服,正在练习太极拳。“干好工作很重要,但是也要有健康的好身体,才有干好工作的‘本钱’。”河北银行承德分行职工崔琳说。

为丰富职工业余生活,促进职工身心健康,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工会成立了太极协会,广泛动员组织职工习练陈式太极拳。参加习练的职工纷纷表示:“我们非常喜爱这项运动,能在忙碌工作之余找到一种健康、有益的调节方式,感受习练太极拳带来的身心双益!”

……

一人一扇“武”乾坤,一招一式展风采。广大职工用独创的肢体语言演绎着劳动者的故事、传递劳动者的心声、舞动劳动者的才情,艺术化地表达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风貌。

如今,伴随着“全国职工工间操展演暨太极拳交流大赛”,全国各地、各企事业单位积极组织工间操、学打太极拳等健身活动已蔚然成风,职工们踊跃在全国职工线上健身运动平台上传健身视频,争做健康达人。

(注:部分资料来源中工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等)

■记者高会坡哈欣整理

编辑:李飞 责任编辑:王红润 审核:王书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