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注重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

2024-06-01 08:01:30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网

安徽滁河水质污染事件本可避免,但是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还贡献了一个热搜词——“全椒茅台哥”。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对其差评多集中于治理理念、工作作风、干部责任心等方面,但是笔者也看到有一位大V做出了这样的评论:“感觉他一点专业知识都没有,还是个局长”。

应注重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

在全椒县官网发布的生态环境分局划转公务员花名册中,这位局长的大学专业是法学,2021年进入生态环境局工作。从事生态环境工作至少三年,却没有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哭笑不得的同时,笔者也深感到:在需要在专业知识储备的行业,领导干部公务员更要以科学素养作为铁军的“利器”而不是阿喀琉斯的“脚踵”,才能做出正确决策、加强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力。

我和从事科研工作的同事们在基层工作时,常遇到基层干部来请教专业知识。有一些基层干部从其他部门调来,专业背景和以往工作经历都与生态环境相去甚远,会面临需要立即做出决策但专业知识储备相对不足的情况。有的领导干部由于缺乏知识储备做出了失当的决策,例如规模化引入高颜值入侵植物、在不适宜的土地上种植耗水耗肥植物等。“茅台哥”的情况显然是相当极端了。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作为“十四五”时期实施的5项提升行动之一,提出要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的认识,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树立科学执政理念,增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领,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改草案)》第四十五条明确指出,要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履职能力。

生态环境是有科技含量的行业,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更为重要。具备较高生态环境科学素养的领导干部能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生态环境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案,了解生态环境科技的地域、区域、流域性,在了解科技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掌握科技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中的发展趋势,从而在政策制定和决策中更加科学地权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制定出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避免短视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可逆损害,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言行代表着所在单位和行业的形象,对公众有较大的影响,会形成示范效应,“茅台哥”就成了负面示范效应的典型。具备较高生态环境科学素养的领导干部会通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清晰生动的谈吐形成正面的示范效应、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解释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和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带动更多人关注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环保观念,促进全社会形成共同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共同推动生态环境绿色发展、共同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良好氛围。

加强基层干部与科技工作者的深度互动交流,是提升基层领导干部、公务员生态环境科学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中国科普研究所基于2022年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城乡和区域不平衡是制约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高质量发展的短板。研究也指出,教育培训和专题讲座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发挥重要作用。科技工作者能够帮助领导干部深入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影响及解决方案,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基层干部与科技工作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交流活动,例如座谈会、研讨会、定制化科普讲座等,邀请科技工作者分享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科技工作者在区域流域治理的驻点工作中要主动了解基层干部的科技知识储备情况及对科技工作的需求,也可以组织基层干部走进生态环境科研院所,亲身体验科技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实际应用。这些活动既能够增进基层干部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强化干部对自然与科技发展规律的尊重,也能够加深科技工作者对科技创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作用的思考,把论文更好地写在祖国大地上。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