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什么是我们的玄奘之路

2024-06-01 10:05:51 - 新浪财经头条

来源:写变量的何帆

编者按

在5月的最后一天,我们想介绍一位荣誉出品人——何帆教授。

何帆教授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发的“宏愿”:30年写30本《变量》,如同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在他看来,跑步和写书同样辛苦,也有着相似的频率。

“想让很累的事情变得不累,只有一个办法,习惯了,就不觉得累了。”

他是第120位玄奘之路院线电影的荣誉出品人,也是参加过3届戈赛、今年即将向戈19再次发起挑战的“老戈”。

这篇文章让我们来听何帆讲述,何为“我们的玄奘之路”。

1.

贞观三年,长安城中一位年轻的僧人跟随一群饥民趁乱逃过关卡,只身一人踏上了西行之路。这一年,玄奘法师26岁,正是理想主义绚丽绽放的年龄。玄奘法师的人生理想是到西天取回真经。

当时,大唐帝国的西部边境在凉州。大唐法令禁止子民私自出境。凉州太守李大亮听说来了个京城来的和尚,号称要去西天取经,马上派人把他找来,勒令他赶紧回去。玄奘不仅没有往东回到长安,还悄悄地继续西行。李大亮听说之后,发下通缉访牒,要捉拿玄奘。但他动手太晚了,玄奘此时已经收了一位当地胡人为徒,又买了一匹又老又瘦的赤色马,绕道过了疏勒河。他的胡人徒弟在此与他分手,玄奘一人继续西行。国界线上有四座烽火台,每个烽火台都有驻兵。玄奘刚到第一个烽火台,就被守军发现,差点没被乱箭射死。所幸,第一个烽火台的军官叫王祥,是个虔诚的佛教徒。王祥把玄奘放了,而且叮嘱他,下一站可以直奔第四个烽火台。第四烽的军官叫王伯陇,也是佛教徒,还是王祥的亲戚。王伯陇果然款待了玄奘,临行还送了他一个走戈壁最宝贵的水囊。

何帆:什么是我们的玄奘之路

再往前走就是莫贺延碛,方圆八百里,惊风狂沙,渺无人烟。玄奘在这里迷了路,又不小心打翻了水囊,在戈壁上像鬼打墙一样转不出去。他又渴又累,心生退意。刚刚掉头往回走,一个念头自他头脑中炸响,让他心中一惊。他想到:“我先发愿,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今何故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此念一生,就像一道闪电划破天幕,风云变色,但随后就是睛朗的夜空,一轮圆月,大漠如雪,上下一片澄澈明亮。

玄奘就这样又在戈壁上走了四夜五日。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匹又老又瘦的赤色马果然是老马识途,居然找到了一处清泉。玄奘死里逃生,继续踽踽前行。

虽然之后的旅途中还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奇遇,虽然还有更多预想不到的劳累辛苦,但在玄奘的眼里,那都算不得什么。因为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玄奘时刻”。在那一刻,他就已顿悟。

2.

玄奘很可能无法想象,自己的影响力会如此之大。他离开京城的时候是偷摸溜走的,回到长安之后受到隆重的礼遇。官员接待,皇上召见,万人空巷。由于盛况空前,要动用京师治安衙司维持秩序。取经之后是译经。唐太宗恩典玄奘入居长安城中条件最好的寺庙——弘福寺主持译经,并给予财力人力支持。玄奘在十九年间共翻译佛经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译经之后是讲经。玄奘和他的弟子们开创了法相唯识宗,主张“一切法唯识”,学佛者应修行唯识观行,以期转识成智。

大部分人都知道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但大家并不在意他取的是什么经,又创建了什么宗派。玄奘自认为学到的是真经,但他开创的宗派精深繁复,素有“唯识耐烦”之称,意思是说,学法相唯识宗的人要有耐烦之心。这一宗派并未成为东土佛教的主流,但这并不妨碍人们从玄奘身上获取巨大的精神力量。也就是说,玄奘不仅是一位有成就的人,他还是有成就的人中极为少有的一类:他的影响远大于其个人成就。

有成就的人很多。若论到西天取经,玄奘之前有法显和智严。玄奘萌生去西天取经的想法,就是受到了两位先驱的启发。法显在东晋时期和几位同学一起西度流沙,过葱岭,赴天竺,最终只有他一人归来。智严是晋、宋间的僧人,亦曾周游西域,广求经法。若论传播佛学,在玄奘之前有鸠摩罗什和真谛法师。鸠摩罗什是西域龟兹人,出身高贵,声名远扬。前秦苻坚派吕光攻打龟兹,就是为了俘虏鸠摩罗什。吕光后来割据凉州为王,鸠摩罗什困在凉州十七年,之后又到了长安,翻译佛经,开坛布道。真谛法师是西印度优禅尼婆罗门族,受到梁武帝的邀请北上建业,计划译经,但随后就出现了“侯景之乱”,山河破碎,动荡不安。即使在这么恶劣的情况下,真谛法师也不忘带着学生一起翻译佛经。

若论个人成就,这几个人都不亚于玄奘,那为什么我们今天只记住了玄奘?

因为重要的不是“玄奘时刻”,而是“玄奘时代”。

何帆:什么是我们的玄奘之路

中国历史上多次经历过统一与分裂的轮回。第一次实现大一统的是秦汉帝国,但到了东汉末年,就进入了漫长的黑暗时代,法显、智严、鸠摩罗什和真谛法师皆是在乱世中,身如漂萍,不知所终。等到再次实现大一统,要到隋唐时期,这才重新迎来了盛世。太平盛世不仅给译经这样的事业提供了更多的资源支持,也给玄奘事迹的流传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玄奘的故事里透露出了一种和前人不一样的气质,他的故事里同样有艰辛和挫折、坚韧和牺牲,但多了一种盛世才有的从容与笃定。

玄奘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坚持一个人的长期主义,然后,耐心地等待时代的加持。

3.

每年的十月初,也有几年是五月初,沉寂的戈壁就突然热闹起来了。来自各大商学院的队伍聚集在这里,参加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这个活动到今年,就是第19届了。

我参加过戈15、戈16和戈17,也算是老戈了。今年还要参加戈19,想了却一桩心愿:跑完A+。A+是戈赛中特有的一项活动,选手们需要在22个小时内跑完120公里,头一天下午四点开赛,到第二天下午两点之前完赛。我深知这项赛事对我极具挑战,所以一直在加紧训练,不敢懈怠。

何帆:什么是我们的玄奘之路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到戈壁跑步?对我来说,每一次上戈壁都是一次对心灵的重新整理,放空自我,从头再来。

尤其是,当我立誓要写30年《变量》系列报告之后,忽然发现,跑步和我的工作节奏太像了。跑步和写书都是很累的事情,要是想让很累的事情变得不累,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习惯了,就不觉得累了。跑长途和写书都是很浩大的工程,但你不能老是去想终点,而是要集中精力,关注当下。120公里怎么跑完?不知道。但你要先想好接下来的5公里如何配速,怎么控制心率。一边跑一边给自己找个小目标:前方的一棵树,一座小山包,先完成小目标再说。熬到最后,全程总能跑完的。写书也一样。有时候,清晨起床,坐在书桌前,毫无头绪,但我知道,这一天必须完成3000字的写作目标。你猜怎么着?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这3000字总能憋出来的。所以,以我的经验来看,写作真的不是靠灵感的,靠的是体力和deadline。

每个人上戈壁的感受都不一样。有人顿悟到了要挑战极限,有人顿悟到了要激发潜能。但不管如何,每个上戈壁的人都想找到自己的“玄奘时刻”。

4.

成长于高速经济增长时期的人们总是觉得,只要个人努力,就能出人头地。这是只有在高速经济增长时期成长起来的人们才会有的一种错觉。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永远保持高速增长,没有哪个企业能够永远赶在风口浪尖之上。最终,我们还是会看到,人是他所处的时代的产物,“玄奘时代”比“玄奘时刻”更重要。

当经济增速放缓之后,我们慢慢才察觉,这不只是天气的变化,这还是气候的变化。经济生态系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变。外部的生存环境改变了,物种的生存策略就要随之调整。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企业都想要做大做强。规模大的企业看起来利润更多,也更容易抵御外部的风险,但事实上,企业能够在高速增长时期扩大规模,就像地球上气候格外温暖潮湿的时候,才会出现体型巨大的物种:恐龙、恐鸟、甚至昆虫的体型都会更大。适合大树生长的环境消失了,就会演化出像青草这样的新生物种。在物种演化的历史中,草的出现比树更晚,草是为了适应新的、更加变化莫测的生存环境。从这个角度来看,草比树更为复杂。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中,不仅要有高大的乔木,也要有低矮的灌木和茂密的野草。经历了经济生态系统的变化,我们才领悟到:企业的目标不是做大做强,而是活下来。

何帆:什么是我们的玄奘之路

经济下行、贸易战、新冠疫情,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冲击。个人的生存策略也在发生变化。在高速经济增长时期,我们热衷于建立“弱联系”。一个“弱联系”的例子就是你在微信上加了几千个好友。虽然事后你可能都忘了加的是谁,但你会想,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啊。研究社会网络的学者发现,在“弱联系”网络中,信息的传播更为广泛、快捷。但是,我们相比之下忽视了“强联系”,我们总是会忘记关心自己、关心家人、关心身边的人、找到志同道合者。面对未来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强联系”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想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就要有共同的经历、共同的体验。谚语说,一同旅行之后才能知道是不是真正的朋友。“走过茫茫戈壁,都是姐妹兄弟”,这是参加过戈赛的人最喜欢说的话。在戈壁上的这几天“超现实”的生活能够迅速地打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隔阂。不是所有上过戈壁的人都能成为真正的好朋友,但是,当一群上过戈壁的人聚在一起,就会不约而同地交流起这段共同的经历,于是,旁边的人会觉得目瞪口呆,不可思议:这群人是不是疯了?

这时候,上过戈壁的人就会相视一笑,一切默契,尽在其中。

这种感觉真好。

何帆:什么是我们的玄奘之路

5.

我写这篇文章,是要给几个朋友助阵。

文涛是上海交大安泰的EMBA校友,已经上过11次戈壁。他是戈赛上的摄影师。我在出发的时候、跑不动的时候和到达终点的时候,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何老师,看这边,来一张!”每次在赛道上看到他,比补一个能量胶还要提神。

制片人蔡庆增和导演吴飞跃是上海交大本科校友,巧合的是,他们都是福建晋江人。明明都有经商赚钱的文化基因,但用他们的话说,因为选择了拍纪录片,他们成功地跳进一个大坑,错过了所有能够赚钱的风口。能把做纪录片这种事情坚持下来,真正的动力只有热爱。

何帆:什么是我们的玄奘之路

这部关于戈赛的故事片,是由文涛、庆增和飞跃发起,众多新老戈友们“一呼百应”。剧本已经写好,演员正在物色,拍摄马上进场。参加戈19的朋友会发现,赛道上还多了一支拍电影的队伍。这部电影将在明年10月的戈20前后上映。我相信,这部电影一定会打动无数戈友,把他们带回戈壁上的热血现场。我同样相信,这部电影会破圈,让更多的人理解戈壁情怀。说老实话,戈壁挑战赛基本上还是商学院学生们圈地自嗨的活动,圈子外面的人有不少冷嘲热讽的。一群企业家和企业高管,不去老老实实地赚钱,非要到个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跑步。他们再训练,再拼命,也跑不出基普乔格的成绩,破不了世界纪录啊——那他们到底图个啥?

看完这部电影,你大概就有答案了。你会看到,这个特殊的群体和你我一样,有血有肉,有焦虑有困惑。他们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压力,处处碰壁,事事不顺,外表光鲜,内心黯淡。但是,一场戈赛,能让他们找到迷失已久的自我,找到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做纪录片出身的人,在拍故事片的时候想的也不仅仅是娱乐。这部关于戈赛的电影,更关注的是对时代精神的回应。在高速经济增长时代,时代精神应该是:再强大的敌人,我们也能战胜。这种豪气依然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风格很像美国电影《麦克法兰》和日本电影《强风吹拂》。参加戈赛的选手和美国加州小镇麦克法兰上的拉丁裔穷苦学生一样,通过参加比赛拒绝沉沦;他们也像参加箱根接力长跑的日本青年一样,通过坚持跑步永葆青春。当经济增速放缓之后,时代精神会随之出现微妙的变化。人们会遇到更多的迷茫,但能静下心来探索内心世界的机会更多了,于是,电影的风格也会趋于更柔情细腻。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关于戈赛的电影超越了赛道,它很像《当幸福来敲门》,讲述的也是一个关于亲情和友情,人生的无奈和人性的温暖的故事。虽然整个世界都不好了,但没有关系,还有我和你在一起。有你就好。

这不仅是摄制组的电影,也是所有戈友们的电影。6位戈友发起人,21位戈友联合制片人,以及十几所院校戈友会举荐的120多位戈友代表应邀成为荣誉出品人。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员,我深感荣幸,更充满了期待。我把它视为一种使命。我们每个荣誉出品人都是一名玄奘之路“文化大使”。如同文涛所说,我们将致力于讲述一个故事:玄奘之路是创业者的必经之路,也是奋斗者的必经之路。在这条属于我们共同的玄奘之路上,泪与笑、奔跑与汗水、坚持与成败,都将映照出这个时代的脉动。这部影片必将与时代精神产生灵魂深处的激荡。

何帆:什么是我们的玄奘之路

我时常能回忆起在戈壁上最后一天的路程。出发的时候天还不亮,戈壁上一片昏暗。朦胧中能看到选手们戴的头灯,像萤火虫的微光,汇聚成一条长长的队伍。仰头看,天上繁星闪烁;朝前看,头灯忽明忽暗。天上和地下交相辉映,一如我们每个人的“玄奘时刻”和我们身处的这个宏大浩瀚的“玄奘时代”交相辉映。

何帆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11级校友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

上海市徐汇区工商联副主席

玄奘之路院线电影荣誉出品人

2024.05.30

何帆:什么是我们的玄奘之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