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张丽莉:“玩泥巴”的女博士为黑土粮仓“把脉会诊”

2024-07-01 12:37:25 - 媒体滚动

转自: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张丽莉:“玩泥巴”的女博士为黑土粮仓“把脉会诊”

“主推技术11项、科研论文50余篇、专利20余件……”从2021年7月立项开始,历经3年时间,张丽莉带领团队在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项目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回想起这3年不分昼夜地科研攻关,张丽莉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成果梳理后,我们将确定接下来的攻关方向,并准备申报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张丽莉是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农业中心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在科研领域,她有一个形象的称谓——“玩泥巴”的女博士。从2004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工作以来,她二十年如一日,扎根黑土地,将“用好养好黑土地”作为矢志不渝的科研目标,用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情怀诠释了一名科技工作者创新报国、牢记使命的赤子之心。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张丽莉:“玩泥巴”的女博士为黑土粮仓“把脉会诊”

 情系黑土地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张丽莉:“玩泥巴”的女博士为黑土粮仓“把脉会诊”

张丽莉出生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从小就与黑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考大学填报志愿时,张丽莉毅然在所有志愿中都写下了“农业大学”。最终,她如愿考入东北农业大学土化系,圆了自己要破解土壤奥秘的梦想。

张丽莉目前从事的是土壤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研究与示范。她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东北黑土地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但目前土壤重用轻养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粮食产量逐年下滑,只能靠不断投入化肥来确保作物的产量。为此,养护黑土地和提升土壤有机质成为她和团队主要的科研攻关方向。

针对土壤养分保蓄能力差等问题,张丽莉带领团队,基于土壤养分供需平衡和土壤对养分的保供特性,以碳氮耦合原理为核心,系统开展绿色肥料研制和推广示范,该技术已推广至全国22个省,累计覆盖上亿亩土地,提升作物产量8%~10%。

扎根黑土地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张丽莉:“玩泥巴”的女博士为黑土粮仓“把脉会诊”

常年从事农业科学研究,扎根黑土地,张丽莉的皮肤颜色明显比其他同事深一个色号。“这是农技工作者的底色。”张丽莉打趣地说。从春种到秋收,张丽莉经常会同农民一起在土地里耕作,苗情调查、病虫害防治……作物的每一个生长细节张丽莉都了然于胸。

只有掌握了作物的生长情况,才能根据土壤因地制宜为农民提供产品配方。面对从城里来的女科学家,农民们起初半信半疑。“万一种不好,减产了怎么办?”为了打消农民的顾虑,张丽莉承诺:“如果减产了,减少的部分我来补偿!”

辽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张丽莉给当地的玉米种植户提供了一种具有抗旱保水功能的培肥。“张博士,别人家的叶子黄了,我家没黄!”连日的干旱,使作物极度缺水,看着自家的玉米长势喜人,农户给张丽莉打来电话表示感谢。秋收时,农户再次报喜,在其他作物减产的情况下,自家实现稳产。

“走到田间地头,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张丽莉说,她有很多农民朋友,即便科研工作再繁忙,农民的问题她也会第一时间解答。为了扩大农技推广面,她还与当地农业部门合作,将最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到基层,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奉献黑土地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张丽莉:“玩泥巴”的女博士为黑土粮仓“把脉会诊”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丽莉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在2021年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需要有年轻科学家承担项目时,她毫不犹豫地把“沈阳示范区”的任务担在肩上,与项目组的同事一起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农时不等人等种种困难,完成了沈阳示范区规划设计,确立了示范方案,建立了昌图、阜新、沈北3个示范基地。

“谦和、宽容、坦诚”是同行、同事和学生对张丽莉的一致评价。繁重的科研任务和事务性工作并没有影响她对学生的培养,相反,她把能利用的一切时间尽可能留给学生。她坚持每周五和学生开组会,即便工作到很晚,她也会去办公室指导学生。她经常把相关杂志和刊物的最新动态介绍给大家,遇到与组里研究方向有关的文章,她还会通过电子邮件及时发给大家。

“张老师记得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日。”在张丽莉指导的博士生心中,她既是一丝不苟的严师,又是亲密无间的长辈。张丽莉用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入党20多年来,张丽莉锲而不舍地钻研,用执着与奋斗实践着自己对科学事业的坚持。“作为共产党员,要不忘初心,用科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发挥带头人作用,做好人才梯队建设,用保护黑土地的情怀,践行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使命担当。”张丽莉说。

征途漫漫 

唯有奋斗 

致敬每一位奋斗者!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