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美丽高岭变身“绿色引擎”

2024-08-01 07:01:10 - 媒体滚动

转自:河北日报

塞罕坝:美丽高岭变身“绿色引擎”

塞罕坝:美丽高岭变身“绿色引擎”

本报记者李建成

夏日的塞罕坝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7月23日,记者陪同73岁的河北日报老记者陈根才重访塞罕坝机械林场。一路行来,但见柏油路旁鲜花盛开,两侧松树参天,天空白云朵朵,陈根才不禁称赞:“变化太大了,小树变大树,树林变森林,土路变油路。美丽的高岭,实至名归。”

1962年,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369名创业者来到这里,他们啃窝头、喝雪水、住窝棚、战风雪,开启了造林绿坝的艰苦征程。至1982年,成功在荒原沙地上造林96万亩,基本完成造林任务。

1983年7月底,省林业厅(现省林业和草原局)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召开会议,宣布完成造林任务。当时,陈根才作为河北日报农村组记者第一次来到塞罕坝,并于1983年8月4日在河北日报头版刊发消息《艰苦创业二十载荒山秃岭变绿洲——塞罕坝机械林场顺利完成造林任务》。

“那时的塞罕坝树不高,草不厚,花不多,还称不上美丽。”陈根才对记者说,但采访过程中林场干部职工以艰苦为光荣、在绿化中求乐趣的精神,让他感动、钦佩。

千层板分场天桥梁作业区曾给陈根才留下深刻印象。当时,那里是一片树龄近10年的落叶松林,大部分与他身高相当,他曾开玩笑说再过几年来比一比。41年过去了,当陈根才再次来到天桥梁作业区时,当年170多厘米高的落叶松已长成十几米高的大树。

换上长筒水靴,穿过沾满露水的没膝杂草,走进林子。阳光透进来,照在一片淡紫色的柳兰花上,陈根才感慨:自己老了,而塞罕坝正年轻。

“树好像比原来少多了?”陈根才拍了拍身边的一棵树问。

“当年1亩地有330棵树,经过7次抚育间伐,现在就剩15棵了。”正在这里做森林调查的千层板分场副场长张建东说。

“砍掉这么多,不会破坏生态吗?”陈根才有些疑惑。

“抚育间伐是开展森林经营的必要手段。”来塞罕坝采访次数多了,记者对森林经营颇为熟悉,便主动解释。树越大林子越密,不抚育间伐,阳光照不进来,林下植物就形不成光合作用,寸草难生。通过去次树留好树,塞罕坝的林子越砍越好。

“明白了,这就是我当年稿子里提到的由造林阶段转为经营期的工作成果。”陈根才猫下腰仔细辨认,有柳兰花、艾蒿、假鼠妇草、蘑菇……陈根才琢磨了几分钟,用两个字形容了这片林子:自然。

从人工纯林到近自然森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付出了几十年的努力。他们反复试验,通过林冠下栽植柞树、花楸等阔叶乔木,营建近自然异龄混交林,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目前,塞罕坝森林面积115.1万亩,森林覆盖率82%,活立木蓄积1036.8万立方米,森林湿地资产总价值231.2亿元。每年涵养水源2.84亿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155.9亿元。

“不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听完张建东的介绍,陈根才赞叹道。

“森林资源摸底调查,就是为了科学营林打基础。”张建东说,塞罕坝正奋力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

“通过开展生态系统提质、生物多样性保护、数字赋能绿色低碳经济、创新驱动科技支撑等7项工程,塞罕坝将成为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张建东信心十足。

塞罕坝计划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6%,森林湿地资产总价值达260亿元,打造全球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示范区。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陈根才反复咂摸塞罕坝精神,他说:“在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上,塞罕坝精神一定能续写新的绿色奇迹。”

记者手记

最好的文章在基层

本报记者李建成

“最好的文章在基层”,在驱车赶往塞罕坝的路上,陈根才反复给我讲了这句话。20年前,我考入河北日报成为一名记者时,陈根才时任记者部主任。在第一次青年记者培训班上,他讲课的题目就是《最好的文章在基层》。

当时,河北日报有一个专栏“一线写真”,专门刊发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在他的指导下,我从写现场新闻开始,逐渐成长为业务骨干。

聊起1983年那篇消息,短短900余字,如何做到信息量大且文字优美,陈根才说:“一定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扎实采访。”他说,这是党报记者的基本功。

为了写这篇并不长的消息,陈根才深入3个分场、5个营林区、多个作业区,跟林场建设者一起劳动、聊天、交心。他说,这样写出来的稿子才有历史、有细节、有感情。

到基层发现线索,到基层挖掘典型,到基层锻炼本领,到基层提升业务。一篇篇接地气、带露珠的稿件恰好印证了“最好的文章在基层”。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