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仔楼,穿越时光的南洋旧梦

2024-08-01 07:48:31 - 福建日报

番仔楼,穿越时光的南洋旧梦

“提笔写着一张佫一张的批,毋敢讲出半句心酸的话”……7月20日,在漳州市芗城区糖仓艺术中心,一场以“南洋旧梦——番仔楼”为主题的讲座,在闽南语歌曲《番爿的批》中别开生面地拉开序幕。

芗城区是著名的侨乡,海外侨胞主要分布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芗城区委统战部指导下,讲座邀请了闽南古建筑保护的专家、侨批收藏家、建筑设计师等到场座谈,让听众聆听漳州人下南洋的历史,了解一座座番仔楼背后的乡愁故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海外华侨在南洋“探(赚)大钱”后,回乡起大厝便蔚然成风。那些被沙砾打磨得柔软的心愿,变成了一座座精心雕琢、别致的建筑。其中,番仔楼结合了闽南传统古民居与南洋建筑的优点,既保留了闽南红砖古厝的特色,又融入了欧式建筑元素,在闽南传统民居中独树一帜。

“番仔楼的建筑材料多从南洋直接运输而来,如钢筋、水泥等现代建材在当时较为罕见。”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会高级专家、漳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家郭永泉说,建筑工艺上,番仔楼既采用了闽南传统的木结构营造技艺,也引入了当时海外流行的钢筋混凝土的建造方式,这使得番仔楼在坚固性和耐用性上有了显著提升,许多番仔楼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屹立一方,经过妥善的修缮和维护,焕发出新的生命。

番仔楼的建造往往与华侨的落叶归根思想紧密相连。每一栋番仔楼背后都承载着一段下南洋、打拼创业的故事,蕴含着华侨在南洋打拼的辛酸血泪和爱国情怀,是华侨历史的活化石。

画家、建筑设计师柯毅说,番仔楼内的装饰艺术有其独特的中西融合的特点,既有欧式装饰,如拱门、彩色瓷砖等,又保留闽南传统装饰元素,如木雕、石雕、砖雕等。此外,番仔楼的屋顶常采用燕尾脊等闽南传统装饰,同时融入西式雕花或彩色琉璃瓦等元素,成为展示文化融合的重要部分。“这种融合不仅展现了建筑外观的独特美感,也反映了当时华侨对中西文化的认同和追求。”

讲座吸引了不少年轻的听众。“番仔楼以其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独特魅力,成为连接中西方文化的桥梁。我非常感兴趣,此次讲座令我受益匪浅。”来自漳州的新锐建筑设计师颜文树说,通过讲座,他更加理解番仔楼所蕴含的闽南美学。

“不少年轻的本地人和华侨新生代,包括我在内,对漳州侨史还不太了解,专家详细的介绍,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侨乡文化。”新加坡留学生杨阳说。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漳侨文化为基础,积极开展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具有‘侨’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动,用文化聚侨心、汇侨智,着力构建侨智侨力交流平台。”芗城区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