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报纸人民办

2024-08-01 08:00:13 - 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日报

人民的报纸人民办

人民的报纸人民办

人民的报纸人民办

韩冬红

在漫长的新闻历史长河中,从一开始报纸办报的定位就是要服务人民群众的,恐怕《人民日报》是首个。

早在七十八年前,《人民日报》就敢于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发出最强声音,这无疑是历史之幸,时代之幸。

我们就来讲一讲《人民日报》邯郸创刊记。

这一切皆因报纸的自带属性,《人民日报》创刊号1版左半版的《发刊词》中,一开头就作了概述,即:《人民日报》是晋冀鲁豫边区广大人民的。而结尾也昭示了办报方针和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此同时,在创刊号的1版、2版和3版分别刊登的晋冀鲁豫中央局首长为《人民日报》创刊的题词中,“人民”两字出现更是频繁,比如刘伯承题词:“力争和平民主团结,反对内战独裁分裂,乃人民呼声。”邓小平的题词:“为人民服务”。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签名的贺词:真正人民的报纸不仅是人民的喉舌,还应该是人民的司机和事业的组织者;在当前更应该成为边区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一颗原子弹……

要办一张我们自己的大报

我能够想象得到,1945年10月4日这天,被日伪盘踞八年之久的历史文化名城——邯郸,重新回到人民群众的怀抱中,作为为其浴血奋战的我党政军,是何等的自豪。资料可查邯郸是全国第二个解放的华北重镇。刘伯承、邓小平作出指示:“有了稳固的解放区,我们就要办一张自己的大报。是的,晋冀鲁豫解放区,应该有一张自己的报纸,就像晋冀鲁豫军区副政委张际春的手书题词那样,我们必须做人民的喉舌,真理的火把,和平的号角,民主的先声。”所以,当中央局确定宣传部副部长张磐石为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社长安岗为副总编辑后,一百多名的新闻工作者,紧张有序地投入到了《人民日报》筹备工作中。无疑,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就是为报纸起名,当时有人主张叫“滏阳日报”,理由是滏阳河虽然不大,但流经邯郸市,早在春秋战国就很有名气,有地方特点。反对的同志认为此名地域性太强,范围太窄,不如干脆叫“晋冀鲁豫日报”,这样一下子就亮出中央局机关报的身份。又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说六个字太长,念起来也拗口。当时采访部副主任李庄提出来叫“人民日报”,理由是我们党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张磐石还还阐述“人民”的涵义,他说音韵好,“人”“民”是平声,“日”“报”是仄声,多响亮!通过讨论、争议,大家一致同意用“人民日报”这个名字,报中央局后很快被批准通过。

报社办公地点在火磨街东口

人民日报的创刊地,就在现在的邯山大街与火磨街交叉口西南角。当时这里有一幢二层灰色小楼。与人民日报社同时在这里办公的还有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小楼外墙书写:人民日报馆,新华通讯社。整个火磨街,也就此建筑相对完整,其他建筑遭遇战争涂炭,面目全非,城市里的一切,正在有序的恢复中。“人民日报馆,新华通讯社”字体系先用水泥塑成,而后涂上了红色的油漆,凸出的字,镶嵌在灰色砖墙上,庄严、大方,成为了这条街里最靓丽的风景线。

我也能够想象,在这幢二层小楼内,确定了报纸名字后,这些报人又开始为采用什么字体,展开激烈讨论的画面。大家一致认为,毛主席的书法跌宕潇洒,自成一体,由毛主席题写,最合适不过。恰巧,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的薄一波正好去延安汇报工作,便决定由他去请毛主席写。然而,邯郸与延安相距遥远,在交通落后的年代,只能把希望交给充足的时间才能兑现。问题是中央局书记邓小平下达了死命令:必须在5月15日出版。显然等不来毛主席的题写,大家便想到了另一个办法——寻找毛主席手迹,先用集字方法做报头。就这样大家一阵忙活,取《共产党人》的“人”、“为人民服务”的“民”、“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日”、《新中华报》的“报”四个字,就这样集成了创刊号《人民日报》的报头。

没有硬件条件支持,难不住这些朝气蓬勃的报人。原本打算用投影法描摹,可在邯郸根本找不到透明薄纸,他们只好另辟蹊径,像小学生学字那样,先画格子,然后放大。尽管罗林和杜展潮两位同志拼尽全力,最终描成《人民日报》第一个报头,但大多数人认为一点不像毛主席手书。如今看来,像与不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报人的那种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足以让人动容。

1946年5月14日,在张磐石的指挥下报社职工全部提前上班,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代表人民意志,替老百姓说话”(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李达语)报纸要诞生了,绝不能出现闪失。采编人员进行最后一次编辑和校对,报头、领导人题词和大字标题,都是工人一刀一刀木刻而成的。

《人民日报》诞生了

5月15日,我们的报人何等的扬眉吐气。上午10时,人民日报馆在邯郸中学礼堂举行创刊发行大会,刘伯承、邓小平、杨秀峰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张磐石主持会议,报告了《人民日报》筹备经过及以后的发展计划,宣读了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人为报纸的题词。中央局、军区领导先后讲话,对《人民日报》创刊发行表示祝贺。

《人民日报》创刊号用红色道林纸印刷,这样的印刷方式在战争年代创刊的大型报纸中极为罕见。报纸对开四版,报头从右往左排列。其中1版、2版和3版分别刊登了晋冀鲁豫中央局首长为《人民日报》创刊的题词。1版版面中间刊登了刘伯承的题词:“力争和平民主团结,反对内战独裁分裂,乃人民呼声。”2版中部偏右刊登了邓小平的题词:“为人民服务”。还刊登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签名的贺词:人民日报发刊志祝:真正人民的报纸不仅是人民的喉舌,还应该是人民的司机和事业的组织者;在当前更应该成为边区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一颗原子弹。预祝胜利!

报纸头版头条就是《国民党当局破坏菏泽协议蓄意放水淹我解放区不顾七百万人民生命图逞内战阴谋中共中央发言人表示坚决反对》,发这个文章的目的是让解放区的人民认清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提高警惕。这篇文章旗帜鲜明地表示:“中共对千千万万人民生死存亡,决不能熟视无睹;对于国民党反动派,以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为牺牲品的恶毒计划,不能不表示坚决的反对!”

创刊号头版刊登的《发刊词》同样引人注意:标题上方特意印上了解放军战士策马飞奔的形象,并向读者明确了报纸的性质:“本报——人民日报,晋冀鲁豫边区广大人民的报纸出版了。”

《发刊词》最后郑重指出:“我们的口号是毛主席昭示我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就是本报的方针和宗旨。”

据资料记载,《人民日报》当日发行量就达到八千多份,成为当时华北解放区覆盖面最广的一份报纸。这一天,距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从武安迁至邯郸两个月余。1946年3月5日,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自4月1日起,邯郸市由中央局和边区政府直辖。从本月2日起,中央局、边区政府、军区等边区党、政、军机关陆续从武安迁入邯郸市。中央局驻庞村,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驻城内日伪县政府旧址,即现在邯山区委、区政府大院(陵西路与陵园路交叉口西北),军区驻陵园路西头(也就在现在的万浩家园)。而此时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管辖范围也由成立最初管辖的154个县,发展到(1944年)全边区所辖面积198个县,(1947年11月,边区又增设豫皖苏行署,该行署辖6个专署56个县)。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具体管辖范围:华北同蒲路以东(北起大同经太原至运城,继而在风陵渡过黄河,同蒲路以太原为界,分为北同蒲和南同蒲),津浦(天津至南京浦口)路以西,陇海(兰州至连云港)路以北,正太(石家庄至太原)、石德(石家庄至德州)路以南的广大地区。

报社迁武安西部

然而,终要与人民为敌的国民党,撕毁重庆和谈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决定将边区党政军首脑机关迁到武安西部,这里进可挥师平原,退可据守太行。在邯郸出版发行44期的人民日报馆随着迁移的队伍,到了武安的南文章村,后又搬到河西村。在河西村东北的沟崖下,打了5孔相连的窑洞,作为安装印刷机的地方。把相邻的田二庄村的旧庙打扫后,作为排字房和校对组。

只停刊三天的《人民日报》(6月28日-30日)于7月1日,恢复发行。新报头用了晋冀鲁豫边区中央局副书记薄一波从延安开会带来的毛主席题写的“人民日报”报头,报头从左到右排列,气派得很。当时条件也极为艰苦,印刷器材、油墨、纸张等非常缺乏,大家开动脑筋,搞了许多发明创造,自己动手制作铅字或重复使用,大部分标题是工人们用木条刻的,机器滚筒上的胶皮布是用九层道林纸加一层白布代替,机器靠人力摇动,照明用的是麻油灯。纸张是边区造纸厂用废纸、木屑、干草、芦苇和破鞋袜为原料制造的麻纸。就是这样,依然保证了《人民日报》每天出版一期。

他们不仅是报人,还是开展土改的工作队、动员群众的宣传员。根据晋冀鲁豫中央局安排,人民日报馆工作人员就近组成土改工作队,进驻十里店、赵庄等村开展土改工作,不但切实地帮助老百姓解决困难,还采写了大量报道。尤其是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介绍而来的国际观察员柯鲁克夫妇也来到了现场,他们在十里店村,用镜头记录下了土地改革给这座华北小山村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力推动了解放区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也因此,这个时期的《人民日报》版面丰富无比,有战场报道、战胜灾荒、发展生产、政权建设、土地改革等内容。

1947年胡宗南进犯延安,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和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停播,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停刊。继而,以《人民日报》人员为主,又抽调各方骨干力量,组织起新华社临时总社,并于邯郸新华广播电台,接替其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工作。他们《人民日报》与新华社临时总社紧密配合,保证了党中央声音的传播。

《人民日报》从1946年5月15日在邯郸出版发行,至1948年6月14日迁往西柏坡,历时两年一个月,共刊发746期。站在距离《人民日报》创刊七十八年的今天,我深信这段概述:《人民日报》的成长史,创刊于邯郸(出版44期),发展于武安河西村(出版702期),壮大于西柏坡,辉煌于北京,从北京走向世界,在发出中国新闻舆论最强音中,不乏实质性推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化解……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