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艺术碰撞哪些火花?同济大学教授:抛开物理法则,创造所有可能和不可能

2022-09-01 12:47:00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AI+艺术碰撞哪些火花?同济大学教授:抛开物理法则,创造所有可能和不可能

上世纪90年代初,ai概念已经萌发,大家都想借此复制现实世界,可是将已有的现实变成虚拟形态有何意义呢?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开幕式上,人工智能算法设计专家、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前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康思达(kostasterzidis)由这一疑问入手,率先将ai技术运用到了艺术领域,“我决定虚拟复制现实中不存在的世界,抛开物理的规则,‘进入’画作中的艺术世界。”

经过多年的技术进步,康思达又在思考:ai展现的是精神层面,元宇宙则是视觉层面的技术,两个层面如何相互融合?美学和视觉如何更加有趣地呈现?他的结论是“讲故事”,将各种场景转化成元宇宙中的情节,用排列组合的方式创造出所有的可能和不可能,比如同济大学一位同事通过改变参数和形状来创造家具,另一个同事改变竹子的不同形态来创造雕塑,“想象一下量子计算技术的加入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

最后,康思达还介绍了kidsaid(少年人工智能设计)工作坊,他与同济大学的同事们一起教5—10岁的孩子们理解人工智能,通过写代码、拼图、游戏等训练他们的思维方式,通过理解ai背后的逻辑,去理解希腊的神话、悖论和轶事等。在课上,孩子用ai技术创造出的艺术作品,可以映射在窗户上,这一形式在未来可应用在无人驾驶的汽车里,车窗外不再是沿途景色,而是孩子亲自参与的画作。

栏目主编:李晔

本文作者:查睿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今日热搜